大連化物所2.5億元先進光源項目落成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投資2.5億元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一期·極紫外相干光源項目」,在大連長興島經濟區竣工並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該項目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在100多米長的實驗室裡,安裝了電子注入器、直線加速器和自由電子雷射波蕩器等裝置,可產生世界上最亮的脈衝和波長可調的極紫外光源,時間尺度只有普通快門的萬億分之一。大連先進光源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首個超億元重大科學儀器研製項目,是我國科技基礎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利器,將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能源等領域的基礎實驗。(記者 王剛)

相關焦點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2018-08-16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市常務副市長盧林和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分別代表大連市政府和大連化物所籤訂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大連市政府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對「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予以支持。這標誌著「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進入正式啟動實施階段。  劉中民指出,「大連先進光源」是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和穩定高端科技人才來所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 大連先進光源一期項目主體完工
    日前,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投資2億5千萬元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一期·極紫外相干光源項目」,在長興島完成主體施工,這將為大連市科技基礎研究增添「世界級」的利器,助力大連市打造「催化產業之都」。  大連先進光源一期項目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共同建造,在100多米長的實驗室裡,科技人員正在組裝電子注入器、直線加速器和自由電子雷射波蕩器等裝置。這些設備投入使用後,實驗室可產生世界上最亮的脈衝和波長可調的極紫外光源。
  • 化物所助力大連「潔淨能源之都」建設
    圍繞推進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大連市政府已與大連化物所建立月度協商機制。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並將其納入重點領域布局。2018年4月,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大連化物所啟動實施「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總經費16億元,組織開展跨學科、大協作和高強度的協同創新,通過變革性關鍵技術突破與示範,實現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融合發展,為構建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同時為爭取建設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創造條件。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立項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立項 遼寧日報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啟動
    4月11日,「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通過了由大連市發展改革委與大連化物所共同組織的方案論證會,這標誌著「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啟動。此次論證的預研項目是「大連先進光源」的前期預製研究項目,主要目的是研製對於「大連先進光源」具有關鍵性核心作用的儀器設備,攻克電子槍、超導加速器等重要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以降低總體項目建設風險、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 大連化物所粗大事了,全世界羨慕嫉妒很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於1月15日終於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 世界最領先新一代光源「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啟動
    央廣網大連8月16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 通訊員孫洋)8月16日,作為大連市2018年市級重點前期項目之一的「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根據協議內容,大連市政府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予以支持。
  • 大連化物所發展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
    目前,離子團簇研究居多,而中性團簇由於缺乏電荷、難於探測,相關實驗研究甚少,其瓶頸主要在於缺乏合適的紫外光源。2017年建成的大連相干光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具有高亮度和脈衝時間特性,可以有效地實現單光子閾值電離,非常適合用於中性分子和團簇的高靈敏度和高時間分辨的探測和研究。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啟動 建成後將獨一無二
    8月16日,大連市政府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籤署「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大連市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對該項目予以支持。  「大連先進光源」全稱為「高重複頻率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屬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大連相干光源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江凌與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利用大連光源發現最小水滴
    然而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江凌研究員和楊學明院士團隊,以及清華大學李雋教授研究團隊在由五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中發現了三維立體結構的存在,證明最小的水滴是由五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上。
  •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 2021-01-0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大連光源」一期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簡稱「大連相干光源」或「大連光源」一期項目)通過了基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當時,由楊學明、趙振堂、王東領導的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物所聯合研發團隊,提出了在我國率先建設基於國際上新一代極紫外高增益自由電子雷射的綜合實驗裝置的計劃。經過中國科學院推薦申請和層層嚴格評審,該項目於2012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立項資助,專項經費1.033億元。項目啟動後,聯合研發團隊專家精誠合作,對國際上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開展了詳細調研,並於2013年12月確定了最終的技術方案。
  • 大連化物所等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光源」給分子原子「拍電影」
    作為我國最新一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即「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終於進入正式運行階段。近日,這個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項目一期通過專家驗收,標誌著該裝置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 大連化物所等觀測到電子激發態的OH超級轉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和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袁開軍團隊,與南京大學教授胡茜茜、謝代前合作,在水分子的光解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電子激發態的OH超級轉子。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點面結合銜接技術和市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沈春蕾 5月中下旬,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組織部分青年科研人員前往張家港保稅區考察學習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世界最亮光源 大連光源資料背景簡介(圖)
    【世界最亮光源】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經過三個多月卓有成效的調試之後,終於在2017年1月15日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 科學網—大連光源:探秘微觀世界
    為鼓勵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