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應用學習筆記-03——不可不知的基質效應

2021-01-08 冉盛網

我做了這麼多年的HPLC,接觸到MS/MS後,才發現一直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基質效應。(Matrix Effect)。顧名思義,就是基質的存在導致目標物響應產生變化的現象。

為毛在質譜分析中特意提到這個概念?這和質譜檢測器(離子源)機理有關,其次和質譜應用領域有關,一般而言,質譜應用特優勢的方向有兩:一是樣品成分極為複雜(血漿、生物樣品、組織液),二是待分析的物質含量極低(農藥殘留、植物激素、脂質、神經遞質等,一般在ng級或pg級,HPLC一般在mg、ug)。

基質效應可以用下圖簡單直觀的表達說明:

從圖中可以看出,同樣濃度的標準品,A是在純溶劑中的響應值,B是在樣品基質(Matrix)中的響應,信號強度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這種差異的不確定性,會導致定量分析的結果存在很大的偏差。(註:基質效應的影響程度,可以用信號響應的比值進行表徵:ME=B/A)

(再註:實際的圖是這樣的畫風:

一、基質效應產生的原理

質譜信號的產生,是樣品通過離子源進行電離,然後過質量選擇器得到專屬信號。基質效應的核心是:幹擾物質對電離效率的影響。

有專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影響方式:

基質阻止噴霧液滴有效氣化。基質成分改變噴霧液滴張力和粘度,導致離子化程度不同。非揮發性鹽、離子對試劑等有較強的離子抑制作用,幹擾電離。不同廠家儀器設備差異、離子源工作方式差異。那是什麼物質會引起基質效應呢?幹擾成分來自哪?

二、引起基質效應的物質來源

基質幹擾的物質可以簡單分為兩類

內源性雜質:各種有機物(脂類、色素、糖類、可溶性蛋白或多肽、胺類)、無機鹽、血漿中的磷脂(有明顯的離子抑制效應)。外源性雜質:無極離子、緩衝溶液、表面活性劑、離子對試劑、固相萃取材料及色譜柱固定相流失的成分那也就問了,這些幹擾成分的影響有多顯著?影響程度是什麼樣的?

三、基質效應的影響

有一些文章得到了以下經驗結論:

同樣條件下反相柱分析三種極性不同的化合物,極性越大,幹擾越嚴重。豬尿中克倫特羅濃度增加,基質效應減弱。有學者考察了不同樣品來源的ME(基質效應表徵值)值

也有學者考察了溶劑比例對ME值的影響。

通過這些文章,回過頭來看日常工作中發現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圖譜,例如異常響應、信號丟失,信號突變增強,多半和基質效應有一定的聯繫(排除其他原因後)。

那方法學建立中如何克服基質效應?

四、方法學中基質效應考察的必要性及解決方案

我特意查詢了下美國FDA的《生物分析方法建立的驗證/指導原則》,如下圖,其中有這麼一段

「實施者必須校準或進行質量考察來確保消除基質效應和其他幹擾。」(也不確定這樣翻譯對不對,我自己意譯的)

通過百度,在中國藥典的通則中,生物樣品定量定性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項目下,也找到了基質效應的相關要求,如下圖:

總之就是說這樣一個理兒:進行質譜方法學開發,必須考察基質效應!(但具體怎麼考察,自己定)

要消除基質幹擾,可以有這樣幾種方式(綜合一些資料整理得到,沒有多少實踐經驗,供參考)

預處理方法優化。(實際開發要兼顧效率和成本,如用特定的固相萃取柱,分子印記萃取MIP、分散固相萃取MSPD)改善色譜條件,促進分離優化。(同樣要考慮時間成本)流動相中添加有機酸,促進離子化。(一般都採用了,都添加了甲酸)採用APCI離子源或大氣壓離子源。(ESI更通用,特殊情況下應用)。採用空白基質校正(但一般生物樣本很難得到完全意義上的空白)採用內標法! 優化的方法有很多,內標法是最有效,也是文獻資料上大都採用或是嚴格來說,也是MS定量分析中必須採用的方法。內標的選擇有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或約定俗成的一些物質。同位素內標比較靠譜(但價格貴,也要注意避免有同位素遷移現象)。

認知了基質效應後,我貌似更理解了一些sci論文的表述方式了,還是那個觀點,以上都是入門級的一些知識,算一個學習筆記,還有很多的點我沒get到,例如標準曲線的計算、線性方程、定量優化等,繼續專研中。 作者: 餘馳

相關焦點

  • 質譜成像:MALDI技術在質譜成像中的應用
    與其他分子成像方法相比,如MRI,PET或免疫組織化學(IHC),成像質譜有一個獨特的特徵:它可以使化合物分子可視化而又無需標記,這可以實現其他技術所不能實現的對新化合物分布規律的研究。通常,它是在使用影響色差的常規染色劑(例如通常用於組織染色的蘇木精和曙紅(H&E)情況下,可以做化合物分子鑑定的唯一工具。它可以用於常規組織學染色劑不可實現的化合物分子分布規律的研究。
  •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中基質效應問題的探討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LC-MS/MS)以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分析速度快等特點,在獸殘、農殘檢測領域廣泛應用。但是,由於肉類、蔬菜等食用農產品樣品基質複雜,檢測中存在的基質效應成為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鍵因素,所以基質效應問題應受到食品分析工作者的重視。
  • 質譜在藥典中的解讀及相關應用——iCMS 2015第六屆質譜網絡會議
    在本次會議首日的質譜新技術專場之後,今日的報告主題為質譜在藥典中的解讀及相關應用。本屆質譜網絡會議自11月17日開幕,為期四天,開設了質譜新技術、質譜在新版藥典中的解讀及相關應用、質譜在臨床醫學的應用、質譜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的應用、質譜在環境檢測中的應用及質譜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共六個專場,共邀請了30位質譜研發和應用專家做出報告並與參會者進行現場和在線溝通。
  • HTX TM-Sprayer基質噴霧儀:MALDI質譜成像「好搭檔」
    在過去幾十年中,MALDI質譜成像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生物標誌物發現和藥物研發等多個領域。但是MALDI質譜成像的技術操作中,要獲得高質量、重複性好的質譜結果,並不容易。
  • 生命科學:質譜技術應用研究的主戰場
    在本次質譜會議中,多個質譜研究團隊都介紹了質譜技術在生命科領域的應用。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杭緯搭建了一套大氣壓雷射電離-電噴霧電離質譜用於金屬多肽的氣相相互作用研究。通過高功率雷射電離濺射金屬靶產生氣相金屬離子,通過電噴霧電離產生多肽離子,使其二者在大氣壓下反應生成金屬多肽,進入質譜得以分析。據介紹,相比於傳統的電噴霧電離方法,此法避免了高濃度金屬離子溶液帶來的信號抑制效應和稀釋效應,反應可控性大大提高。
  • 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現今,質譜分析的足跡已遍布各個學科的技術領域,在固體物理、冶金、電子、航天、原子能、地球和宇宙化學、生物化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均有著廣闊的應用。質譜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更為質譜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獨特的生物質譜技術。2 生物質譜技術電噴霧質譜技術和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附質譜技術是誕生於80年代末期的兩項軌電離技術。
  • 《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序
    臺灣質譜學會組織幾位學者撰寫了《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一書,我有幸先睹為快,讀後頗有收穫。這既是一本很好的質譜入門教科書,又是一本系統的專業著作。陣容強大的作者隊伍均來自科研第一線,而且是在質譜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知名學者。該書內容幾乎涵蓋了當今質譜發展的各個方面,既闡述了質譜技術的原理,又詳細介紹了各種質譜儀器的構造,還專門討論了質譜在諸多領域的應用。
  • 《質譜學報》"質譜技術在中草藥研究中的應用"專輯
    在現代分析技術中,質譜以其快速、高靈敏度、特異性和多信息以及能夠有效地與色譜分離手段聯用等特點備受科學家們重視。當今質譜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喜看各個中醫藥大學都添置了質譜儀器,中醫藥界學者逐漸接受和掌握質譜技術並靈活應用到這些組分極其複雜的藥材、炮製品、代謝產物的化學成分分析以及中醫藥科學研究中。
  • 高青松:不可不知的「翻倍效應」!
    「翻倍效應」,不可不知;求財路上,必備利器!今天銀行板塊的龍頭移位,廈門銀行結束連板,青島銀行以三連板成功上位,成為銀行板塊的新龍頭。因為機構操作的票具有顯著的特徵是:(1)均線思維,即沿著某些重要的均線上行,回踩有度,也是找均線為支撐;(2)偶爾有漲停板,但通常情況下連板不超過3個;(3)具有明顯的「翻倍效應」。由於廈門銀行為次新股,F10裡面的公開數據較少,因此無法憑藉數據來確認其金主就是機構。
  • 質譜儀分類及質譜技術的應用
    質譜儀種類非常多,工作原理和應用範圍也有很大的不同。從應用角度,質譜儀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有機質譜儀:  由於應用特點不同又分為:  ①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  ②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同樣,有液相色譜-四極質譜儀,液相色譜-離子阱質譜儀,液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以及各種各樣的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儀。  ③ 其他有機質譜儀,主要有:  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飛行時間質譜儀(MALDI-TOFMS);  富立葉變換質譜儀(FT-MS)。
  • 第二屆質譜論壇:質譜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
    質譜論壇將長期定期舉辦,每年1-2期,每期將圍繞當前質譜技術應用的熱點科學問題,邀請傑出的科學家做學術報告,並提供相互間充分的交流和溝通。  第二屆質譜論壇的主題是質譜技術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本期論壇合辦和贊助方為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分析測試百科網(www.antpedia.com) 將長期協助組織論壇,並進行宣傳和報導。
  • 沃特世質譜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三種臨床檢測中應用最多的質譜
    小編推薦會議  2019臨床質譜與高端醫學檢驗發展論壇 本文將介紹三種臨床檢測中應用最多的質譜:1.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在微生物鑑定中的應用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是一種軟電離質譜技術, 特別適用於分析蛋白質、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物質。
  • iCMS2017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食品、環境、藥物分析
    通過模擬實驗和田間監測取樣,應用串聯質譜技術對土壤和作物中農藥殘留進行精準定性定量分析,評價產地土壤殘留農藥對下茬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鎖定敏感作物和高風險農藥,為農藥管控政策提供數據支持和科學建議。劉倩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基於碳納米材料的質譜探針,能夠實現多種複雜環境與生物樣品中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質的高通量快速質譜篩查。這些方法主要基於表面增強或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SELDI- 或MALDI-TOF MS),通過設計合成一系列新型的碳納米基質材料,有效地抑制傳統基質在低質量區域的幹擾。
  • 2010年北京質譜年會勝利召開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馮峰博士報告題目:食品分析中的樣品處理和質量控制  馮峰博士介紹雖然目前擁有DAPCI、DART等樣品直接分析離子源,但隨著食品中有害物的最大殘留限量的不斷降低、食品樣品的基質效應的影響等
  • 質譜解析軟體_質譜數據分析軟體 質譜庫 - CSDN
    質譜及其相關技術發展較晚,相關市場在臨床質譜檢測應用方面僅有十年左右,類似基因測序的早期發展階段。但是憑藉其快速、準確、高通量的優勢,質譜技術發展迅猛,並且獲得了多個諾貝爾獎項。根據Kalorama Information的統計和預測,臨床應用質譜增速超過科研用質譜,未來有望持續保持 20%以上增長。
  • 化學所生物質譜成像研究獲重要進展
    碳納米材料因為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材料學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碳納米材料由於在藥物輸送、光動力學治療、組織工程以及生物成像等方面的重要價值,成為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熱點材料。質譜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同時獲取生物樣品形貌及其分子信息的檢測手段,各個種類分子可以在10微米及以下的空間解析度被獨立檢測出來。這種技術屬於內源性的「免標記」法,因為分子都有其固有質量,只要分子可以被離子化就可以被檢測出來。在質譜成像中最常用的分子離子化方法是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MALDI),但需要有機基質(通常為被測物的10000倍)與目標樣品共結晶並用雷射照射。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巨大的潛在臨床應用前景
    國內的質譜應用也和北美經過了同樣的歷程,最早應用於科研機構,隨著製藥的發展,質譜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接著是食品,環境及臨床應用領域。精確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前提,作為生物樣本內小分子分析的金標準方法,質譜技術是精準診斷實現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臨床檢驗技術重要的發展方向。
  • 蛋白分子質譜診斷先行者許洋:蛋白質譜目前有三種臨床應用
    有了紮實的基礎,必然能在更窄的蛋白質譜領域做的更好。  火石:蛋白質譜當前的臨床應用情況如何?  許洋博士:只有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才算進入臨床,蛋白質譜目前只有三種臨床應用:對腫瘤的篩查;對早期腎臟疾病的分析;在細菌上的鑑定應用。蛋白質譜在國內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且具有壟斷性,極少人能做且在做。
  • 質譜新技術專場報告——iCMS 2015第六屆質譜網絡會議勝利開幕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四天,開設了質譜新技術、質譜在新版藥典中的解讀及相關應用、質譜在臨床醫學的應用、質譜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的應用、質譜在環境檢測中的應用及質譜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共六個專場,共邀請了30位質譜研發和應用專家做出報告並與參會者進行現場和在線溝通。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質檢機構、企業分析測試中心、質譜儀器廠商等單位的專家和一線用戶參加了本次網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