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公布,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帶動上下遊產業納稅2581億元,並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中國人民大學報告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平臺創造就業機會4082萬個。截至2018年底,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佔GDP的三分之一。
從專家們熱議的阿里巴巴平臺社會價值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5個新趨勢:數字經濟創造綠色新稅基;數字平臺成吸納就業新渠道;賦能中小企業,信任經濟驅動信心經濟;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軟實力也是硬實力;平臺經濟助力強大國內市場。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指出,數字經濟是供需精準匹配的「低熵經濟」。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數字經濟平臺,供需匹配越精確,對社會的價值就越倍數放大。
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
馬雲認為,阿里巴巴現在正在致力於推動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 「到2036年,我們希望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為全世界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能夠服務20億的消費者,能夠為10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報告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平臺創造就業機會首超4000萬個。在創造數位化新職業的同時,也廣泛提供普惠型就業機會,是阿里巴巴平臺效應的體現。
賦能中小企業,減稅250億
2018年,阿里巴巴還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認為,在減稅降費背景下,小微企業納稅每降低1個百分點,盈利提高1.5個百分點。阿里巴巴平臺滿足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並通過減稅降費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整體盈利狀況較好,這令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樂觀。」
信任經濟驅動信心經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爸爸曾經說過:中國下一個紅利是「信任」。一旦中國建立一個強大的信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有了一個公共、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人人都在遵守這個規則的前提下去創新和競爭。未來的社會,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IP、獨立的經濟體,以信任為連結,重新構建社會的關係脈絡,這就好比打通了中國經濟的任督二脈,這恰恰就是下一輪經濟繁榮的基礎!
馬雲表示,阿里巴巴將賦能製造業,利用人工智慧、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幫助製造業變革,幫助千千萬萬的製造業企業應對未來的挑戰。 此外,阿里巴巴還在推進全網誠信通,將越來越多的企業信息在新浪微博、高德導航、UC瀏覽器等平臺上進行展示,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取訂單。他樂觀地寫道:「我覺得阿里巴巴正走在一條前所未有的發展道路上,我們需要的是更加堅定的相信未來,相信自己。」
生意難做之時,正是阿里巴巴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使命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