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近日,根據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於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管理辦法》的通知》(粵醫保規〔2020〕4號),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制定並發布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準入標準(試行),通知要求各地級以上市醫療保障局開始貫徹實行。
據悉,包括多發性硬化在內,五十二種疾病被納入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即一類門診)。這意味著廣東省包括多發性硬化在內的患者,在新的一年將開始享受更便利的醫保報銷待遇。
一些藥物進入了廣州市門診特定病種藥品目錄,給患者帶來福利 圖/視覺中國
多次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嚴重、終身、進行性、致殘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診治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出現癱瘓、失明等後果。該疾病好發於20歲-40歲的青壯年,女性約佔2/3。目前,我國約有超過3萬名患者。2018年5月,多發性硬化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多發性硬化的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和緩解期治療。急性期多採用短療程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衝擊來減輕急性發作症狀;緩解期以控制疾病進展,預防復發為主要目標,稱為疾病修正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科邱偉教授指出:「多發性硬化是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炎性脫髓鞘疾病,臨床表現為視力下降、肌無力等症狀,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最終發展至殘疾甚至死亡。疾病修正治療藥物可以有效減少復發,延緩疾病進展,但是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藥物,多數患者由於難以承受經濟壓力而放棄治療。如今,多發性硬化疾病能夠進入廣東門診特定病種目錄並且逐步開始在廣東地區落地執行,此外,疾病修正治療藥物特立氟胺片又進入了廣州市門診特定病種藥品目錄,極大程度上方便了患者,也讓他們看到了治療的希望。」
納入醫保大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疾病修正治療藥物作為緩解期治療多發性硬化的標準藥物,在我國的使用率僅有10%左右,且多數患者因經濟問題放棄治療。所以,將此類藥物納入醫保,減輕治療負擔是多發性硬化患者及其家庭共同的期盼。
中國首個口服一線治療多發性硬化的標準藥物特立氟胺片(奧巴捷)已於2019年11月28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通過一年餘政府及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準入標準正式出臺,意味著廣東省多發性硬化患者在門診即可獲得特立氟胺片的醫保報銷。
《通知》中指出多發性硬化門診報銷準入標準為:定點醫療機構按照多發性硬化臨床診療規範確診,如果參保人符合準入標準,自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辦理備案之日起,2年內無需辦理續期或重新申請。而依據《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管理辦法》第六條,門特不設起付線,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應不低於普通門診統籌標準,各市根據病種特點,合理設置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並納入統籌基金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計算。
「1月6日,我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門診通過醫保報銷順利買到特立氟胺片。」多發性硬化患者李女士說:「目前在廣州,特立氟胺屬於二類門特,城鎮醫保可報銷80%-86%,城鄉居民醫保可報銷70%-80%,且兩種醫保不設起付線,每個月報銷額度高達7100元。」醫保政策的福利使廣東省多發性硬化患者使用特立氟胺片治療,月均治療費用大幅降低,獲益更加持久。
邱偉教授表示:「特立氟胺片被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為患者提供了經濟上的保障,極大程度上幫助我國罕見病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助力其早日過上正常的生活。期待日後有更多的罕見病治療藥物能夠納入醫保,造福更多患者。」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題圖 | 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責編 | 王敏
審籤 | 陳婉允
實習生 | 翁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