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在錢塘江捕到「怪魚」 確認為「國寶」江豚後放生

2020-12-05 浙江新聞

漁民在錢塘江捕到「怪魚」 確認為「國寶」江豚後放生

2013年12月03日 22:08:16

  浙江在線杭州12月3日訊(見習記者劉永拓)今天6時許,杭州錢江4橋附近的繽紛農貿市場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因為,老漁民馮師傅從錢塘江裡捕到一條「怪魚」,所以,大家都湊上前來看個稀罕。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人說起他看過漁政工作人員發的宣傳資料,「怪魚」跟江豚很像。圍觀群眾趕緊打電話聯繫漁政部門。9時許,杭州漁政總站的工作人員趕到了農貿市場。杭州漁政漁業資源增殖科副科長童奇烈告訴記者,他們根據漁民發來的照片,就確認這是一條江豚。

  童奇烈說,馮師傅捕撈到的江豚跟長江江豚屬於同一個品種,非常稀有,全國大約只有千餘頭。在確認江豚身體沒有受傷,適合放生後,杭州漁政的工作人員將這條江豚帶到錢塘江9橋附近放入錢塘江中。

  據了解,馮師傅撈起的江豚約80公分長,重量大概有50斤。「今天這條江豚還沒成年,是我5年來見過最小的一頭!」童奇烈說,江豚是哺乳動物,時常會到水面換氣,根據近年來漁民的反映,錢塘江裡有著一定數量的江豚。

   新聞連結:江豚小檔案

  江豚,別名江豬、海豬,屬於鼠海豚科,江豚形似海豚而小,體長150釐米左右,體重100~200千克,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去年公布的洞庭湖江豚的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少於大熊貓,並以每年5%的幅度驟減,而人類活動則是造成江豚滅絕危機的重要原因。如果無法改善江豚的生長環境,江豚很可能會在15年內滅絕。

  

來源:浙江在線作者:

見習記者 劉永拓

編輯:

金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聞,關注浙江在線微信

相關閱讀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好奇小江豚鑽進漁民大網 岸上一日遊後被放歸錢塘江
    不過,前天晚上7點多,濱江區的漁民馮師傅和老婆在江上收網時,卻撈上了一條「怪魚」。昨天一早經過辨認,這正是已經多年沒有在江上現身的江豚。  昨天上午,杭州漁政部門及時找回了這頭小傢伙,並給它做了體檢。  中午時分,小江豚回到了錢塘江的懷抱中。  漁民江中網到「江豬」帶回了家  前天晚上7點多,天早已黑了。
  • 錢塘江退潮,江邊水坑魚群擱淺,釣魚人發現「怪魚」
    錢塘江作為江浙地區最重要的野生魚棲息地之一,這兩年也是開始採取禁漁措施。不知道是否是禁漁工作取得成效,野生魚種群恢復,竟然在江邊的水坑裡,退潮後都有不少野生魚擱淺,任人隨手撈取。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人在江邊水坑裡,發現一種「怪魚」,模樣奇怪,令人目瞪口呆……男子江邊釣魚,退潮後在江邊水坑發現「怪魚」杭州網友@黑葫蘆泛海 爆料,自己去錢塘江釣魚時,遭遇一件怪事——當日他剛開始調好線組、放好魚竿,在江邊「閒逛」時,發現一處小水坑裡,竟然有魚活動,仔細一看,竟是有幾條大魚擱淺在其中……驚喜之下,這位來釣魚的網友,也是馬上將它們紛紛抓起
  • 漁民出海捕魚,自稱捕到了「龍魚」,同伴卻讓他放生
    漁民出海捕魚,自稱捕到了「龍魚」,同伴卻讓他放生 海洋中生活的動物都是我們不經常見到的。所以我們對於某些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並不了解,一位小男孩跟隨的自己的父親到海上釣魚的時候。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從海洋中釣上了一條又長又大的魚。
  •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由於魚的肉質鮮美而且影響價值高,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一位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海洋上,會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這些人不但有著很好的水性,而且在捕魚方面也有著大量的經驗。一位漁民在出海捕魚的過程中,竟然捕到了一隻透明的魚,這讓他感到非常奇怪。這種魚類他也沒有見過,而且用手觸摸還能夠感受到魚的蠕動,於是決定將這隻魚帶回去。後來這件事在當地廣為傳播,人們都知道這位漁民捕捉到了一隻透明的魚,一位專家聽說後,就找到了漁民打問情況。
  • 寧波漁民捕到兩條虎鯨 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現在漁民的保護意識比較強,捕到活的保護魚類,會當場放生,如果捕上來的魚已經死了,則會聯繫相關部門前來接手。」寧波奉化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說。南京師範大學方面後來支付了運輸費和加冰的費用。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證實,去年5月6日,寧波的確有漁民也誤捕到一條鯨魚,也是奉化蓴湖鎮的漁民,那條鯨魚大約重1700公斤,有6米長,捕撈上來已死亡,被送往南京師範大學的科研團隊作研究。
  •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
    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由於魚的肉質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一位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海洋上,會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這些人不但有著很好的水性,一位漁民在出海捕魚的過程中,竟然捕到了一隻透明的魚,這讓他感到非常奇怪。
  • 漁民捕到「龍魚」,偷偷養了3年,專家一看大吃一驚:趕緊放生
    這不,就有一漁民捕到「龍魚」,偷偷養了3年,專家一看大吃一驚:趕緊放生!這是發現了什麼?據了解,這漁民是在一次出海捕撈時偶然捕到這條魚的這魚全身鮮紅,張開嘴巴是有一大口獠牙。漁民出於好奇,也就將其帶回家偷偷養著。而這一養,是3年過去了。只見這魚是越長越大,有著長長的尾巴,很快這消息是傳到了專家的耳朵裡。
  • 杭州灣海塗發現江豚漁民老施埋了它 心情蠻沉重·都市快報
    慈谿西山碼頭地處慈谿餘姚交界,北鄰杭州灣海域,過去漁民出海,常會捕到江豚。江豚在慈谿被叫做「海江豬」,漁民捕到江豚時,有的拿去賣,有的自己熬油,用江豚的脂肪熬油,是治療燙傷的良藥。  老施說,十多年前,西山碼頭市場常有人賣江豚,他會買下來,放回到海裡。「最早的時候一條100塊上下,後來漲到兩三百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海邊看到江豚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 老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
    老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一些漁民在出海捕魚時,經常會捕撈到一些並不常見的海洋生物,一位老漁民就在出海捕魚時捕到了一條「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一直去捕白鰭豚沒有捕到,所以後面就是來保護江豚。白鰭豚是很漂亮的一個哺乳動物,但是很不幸的是,白鰭豚離我們而去了。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終究成為長江的悲傷記憶和養護場永遠的遺憾。相繼消逝的,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被稱為「長江魚王」的白鱘。
  • 晉江漁民在海裡捕到一條怪魚 長著鋒利的牙齒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3月2日訊(泉州晚報記者 王麗虹 謝宜萱 通訊員 林華楠 文/圖)3月2日上午,晉江仙石邊防派出所接到轄區漁民陳先生報警稱,他在海裡抓到一條怪魚。民警接警後趕到其家中,發現該怪魚身體呈長筒形,身上密布青灰色菱形鱗片,魚嘴扁平且長著鋒利的牙齒。邊防民警詢問漁業專家以及網上查詢,確定該魚叫雀鱔,產於北美等地,屬於外來物種,主要棲於淡水,但有些種類也可以進入半鹹水。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和「食人魚」一樣,屬於臭名昭著的「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該魚作為外來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系統。
  • 漁民捕獲3米長「怪魚」後連忙放生:名字不吉利!
    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粘性,沾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船老大陳宏江一眼就認出這條翻車魚,「看還活著,沒多想,直接把它放生了。」翻車魚體形龐大形狀奇特,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
  • 泉港漁民捕到150公斤怪魚 「沒尾巴」常常翻跟鬥
    眼睛大大,嘟著嘴,樣子醜萌;水產專家鑑定為「翻車魚」   漁民捕獲的「翻車魚」重逾150公斤 (王先生供圖)   重逾150公斤,長超過1米,碩大無比的魚頭,身體又圓又扁,尾鰭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嘟嘟嘴,萌態十足。
  • 「尖頭魚」頻現錢塘江流域,肉質細嫩但性情兇猛,外來物種?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也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其中的野生魚資源十分豐富,備受釣魚愛好者青睞。然而近日,許多杭州釣魚人反映,在錢塘江水域垂釣時,碰到一種罕見怪魚:其相貌極醜、滿嘴尖牙,長得有些像黑魚,但體型更小,並且肉質細嫩,非常的鮮美.....
  • 廈門漁民捕到怪魚 周邊餐館嫌醜紛紛不願收(圖)
    昨日清晨,討小海的小嶝「夫妻檔」一起網,撈起這隻長相奇特的怪魚。  醜魚被飯館嫌棄  ——老漁民那麼多年也只抓到過兩三次,個頭這麼大頭一回見  「這麼醜的魚,不敢吃!」年輕人圍著怪魚,小心翼翼地撐開它那「地包天」的大嘴,看著滿是細齒的大口,還有像「舌頭」的東西及嘴裡奇形怪狀的構造,打趣地說,誰吃誰變醜,但一旁的老漁民們卻笑而不語。71歲的漁民老李說,當地年紀大點的漁民管它叫「向天龜」(閩南語諧音),喜歡往沙裡鑽。  昨日上午10點多,小嶝前堡裡一對打魚夫婦從靠近金門的海域,捕上了這頭怪魚。
  • 誤捕300斤大海龜一米多長稜皮龜被漁民放生
    原標題:漁民誤捕300斤重大海龜果斷放歸大海 龜背形似楊桃漁民視為吉祥物近日,南澳漁民出海時意外捕獲了一隻大海龜,不過,他們並沒將大海龜帶回,而是把大海龜放歸大海,還其自由。經查,這隻大海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稜皮龜,潮汕人稱之為「楊桃龜」。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西湖撈起長嘴怪魚 為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圖)
    顏石斌攝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西湖漁亭這裡抓了一條很古怪的魚,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昨天(25日),讀者周先生打進本報熱線。  「怪魚」被放在大塑料盆中,長約40釐米,通體青黑色的花紋,很像黑魚,最「怪」的是嘴又細又長,嘴的長度佔了全身總長的四分之一。「怪魚」不安分地遊來遊去,盆中幾條鯽魚看到它立即躲開。  「24日晚上8點,我們在三潭印月抓到這條魚。」漁亭老闆葛師傅說,「怪魚」相比其他淡水魚,魚鱗比較硬。
  • 1斤多「怪魚」128元 經辨認是條中華鱘[圖]
    本報泰和訊 梁生斌、江南都市報記者王文攝影報導:1月20日,泰和縣澄江鎮農民溫建榮從市場上花128元將重0.8公斤的「怪魚」買回了自己餐館。這條身上多處受傷的「怪魚」來自贛江泰和段,是一漁民打撈上來的。當天,一些前來就餐的客人指出這條「怪魚」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聽這麼一說,溫建榮立即託朋友請專家來鑑定。
  • 佛山近年"怪魚"頻頻入侵 市民違規放生
    但是,佛山這些年頻遭「怪魚」們肆虐,千燈湖公園的工作人員為了捕獲前後三條雀鱔,更是花了一年時間研究其習性,幾乎成了雀鱔的「專家」。  那麼,這些「怪魚」究竟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當街被銷售?為何這些被「遺棄」的怪魚中,基本都是雀鱔魚?對於怪魚們的「入侵」該如何監管,是否又能找到明確的出路?目前僅湖南專門為防止外來物種入侵立法,而在其他地方雖然有眾多法律法規交叉,卻又近乎無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