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是一種樂趣,但同時也是一種負擔,因為開車意味著要燒機油,如果短途出行還好,可能也就幾十塊錢的油費,如果是出遠門,跑一趟下來,光是油費可能就要幾百塊了,還不包括高速費和停車費,甚至還可能面臨的各種違章罰款。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汽車已經成為一種標配,有的人由於上下班原因,經常需要開車外出,而有些人因為當初買車是為了興趣或者面子,買回來後,開的次數也很少,有時停放著一個月都不開。
最近,很多車主朋友都在想這個問題,他們知道我是做汽車銷售的,曾經問過我,將車停放一個月,和每天開5公裡,哪一種行為更傷車。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是多面性的,沒有絕對說哪一種行為更傷車,但是有幾點看法可以和各位車主說一下,可供參考。
01長時間停放車輛的行為更傷車
首先得說一下到底多長時間才上長時間停放?平時大家在買車時都知道,只要超過生產日期半年以上的新車就算庫存車,所以大部分都會覺得哪怕將車停在一個地方半年不開都沒事,半年後再去開,它還和新車一樣。
其實這種想法很不好,這個和你從4S店買車不一樣,因為在4S店的新車從生產地到庫房,再到經銷商,都是由拖車運載的,除了做下線基礎零部件測試以外,汽車的其他部位基本不會啟動。
這樣的車等於一種未開封的車,哪怕放在新車庫房裡一年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已經提車的私家車就不一樣了。
只要提車了,汽車的各個零部件就會全部被激活,哪怕你只是跑了幾十米,也算是「激活」車輛了。尤其是發動機,一旦加入機油啟動後就會變成一種慣性存在,必須定時啟動,否則發動機長時間不運轉,機油很容易殘漏在發動機內部,時間長了會造成內部零件老化。
車輛電池會自動放電,造成電池損壞
汽車長時間停放最容易毀壞的是內部的電瓶,如果車輛停在一個地方一個月都不曾開動,電瓶本來是有餘電的,但一直得不到外部的新電量補充,很容易造成虧電現象。電瓶的壽命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如果是一些比較老舊的車輛,電瓶虧電幾次就會徹底壞掉,汽車一個電瓶雖然只有幾百塊,但更換電瓶,畢竟不是原配的,對車的損害還是存在的。所以無論是新車,還是舊車,長時間停放不開,是很容易造成電瓶損壞。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純電新能源車,說白了就是電動車的電池,一塊電池至少要5萬元左右。
內行人表示,一般新能源車電池的壽命都是在七八年左右,目前國內量產的新能源電池使用八年左右容量衰減在30%內均是屬於正常。但其實很多電動車的電池還沒有用到這個年限就不行了!這種情況除了車輛正常損耗以外,與長時間停放車輛不開也有一定關係。
很多車主並不知道,即便車輛不開,汽車的防盜系統和中控鎖,行車電腦、汽車時鐘等配置,都是始終處在通電開機狀態,只不過車輛停放時,它們等於進入待機狀態,但仍然處於通電狀態,只要再度發動汽車,這些配置系統將會重新進入工作狀態。
注意,燃油車的電瓶和新能源車的電池是兩種動力的供給,雖然都可以稱為電池,但性格是不一樣的。燃油車的電瓶相對便宜些,如果是新能源車的電池,價格就比較貴。新能源車的電池一旦壞掉,要更換就很麻煩,買電池的費用基本夠買一輛國產自主品牌的入門級緊湊車型了。
即便車停著不開,在不拆掉電源負極情況下,每天也會有少量的電流在向外自動釋放,這種情況不屬於正常放電,電流對車輛的其他零部件會產生一定影響。
所以,為讓車輛內的電瓶或電池正常工作,不管買的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不要停放著幾個月不開,哪怕沒什麼事也要開出去轉幾圈,讓車輛活動一下。
長時間停放車輛,會導致輪胎局部鼓包,甚至漏氣
長時間停放車輛,其次會受到影響的,是汽車的輪胎,輪胎是汽車唯一接觸地面的,如果停車的地方凹凸不平,會導致輪胎因受力不均造成氣壓不穩,還會造成輪胎鼓包。或者環境過於乾燥或潮溼也會導致輪胎乾裂,甚至爆胎。
本來輪胎開在路上,每天都要遭受風吹日曬雨淋,這也大大縮短了輪胎的使用壽命。如果一個輪胎可以正常行駛8萬公裡,停放一個月,輪胎只能行駛5萬多公裡了。
其次,不知道各位車主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地方一些廢棄車輛,通常停放在那裡幾年都沒有人動過的車,輪胎會自動癟掉。
這是因為汽車長時間停放,輪胎長期單一方向受力,容易發生老化變形,甚至損壞。
02每天開10公裡不僅耗油,對發動機的磨損也很嚴重
即便5公裡的路程不算遠,充其量只能算一個極短距離行車,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多少路程才算是短距離,一般很多人認為50公裡以下都算是短距離行駛。
不管什麼季節,開車之前,都需要一定的熱車時間,這個熱車時間並不是說車輛原地怠速多長,而是指勻速行駛的距離。
5公裡的路程,汽車的各個部位還沒被「喚醒」,還沒進入熱身狀態,或者剛剛進入熱身狀態,馬上又被人為熄火停下了。在這種無形的發動和熄火中會影響汽車的使用壽命。
如果是一兩次還好,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如果經常這樣做,是非常不好的,因為短距離行車,發動機內會產生積碳,這種短距離行車,會導致積碳的產生數量比正常行駛還要多,因為剛啟動車輛時,發動機內會產生很大的噴油量。這樣的話,對發動機的損耗也是很大的。
還會對剎車盤產生很大的磨損,本來剎車盤就是一個消耗部件,在斷斷續續的剎車當中,會磨損剎車盤,造成剎車盤不斷變薄,最後變得越來越光滑,會行車安全產生影響。
雖然很多車的剎車盤做得很結實,甚至還進行了耐磨設計,但是剎車盤畢竟也是一個圓盤貼片,哪怕再厚,也會在不斷剎車當中逐漸被磨損變薄。
另外,還會造成機油乳化。在冬天,發動汽車時,發動機會碰出濃度很大的汽油,遇到低溫缸壁液化的汽油和生成的水蒸氣會沿著缸壁,通過活塞環缺口進入曲軸箱。
由於機油溫度過低,進入曲軸箱內的水蒸氣無法正常揮發出來,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機油乳化,從而讓機油失去潤滑效果。豐田混動車型的發動機就曾出現過類似問題,廠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多跑高速,讓車子進入勻速行駛狀態,並保持一定的行駛時間。
本來汽車就是買來開的,但是有些人當初買車是為了面子,或者一時衝動才買的車,但是買了車之後才發現養車成本比較高,所以平時車輛總是一直停放著,儘量做到能坐公交地鐵出門,就不開車。
因此,很多汽車就成了擺設,變成了長時間停放的工具,除非是遇到需要接送什麼人,或者出遠門才需要開車。可能一個月就開那麼幾回。
對於汽車長時間停放和短距離行車這個問題,其實兩種行為對汽車都是有損害的,如果非要選擇一種減少傷車的行為的話,那麼每天開5公裡對車的傷害更小一些。
長時間停車不僅會造成車內電池損壞,還會造成輪胎漏氣,各個部件在空氣中生鏽老化,可以說好好一輛車長時間停著不開都會變成一堆廢鐵。
但是每天開5公裡的話,最起碼能讓車的內部零件運行起來,但是由於行駛路程太短,容易產生積碳,長期下去對汽車也是一種很大的損耗。
車子是買來正常開的,開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好,長時間停放更不好,如果你實際用車的地方不多,可以不用買車,出門坐公交地鐵即可;如果經常需要接送客戶,出遠門,建議還是要入手一輛車。
綜上所述,車輛長時間停放會對車輛易損件造成損傷,換新費用不高,再看短距離行車,會直接傷害到發動機,這種損傷的直接性的,所以既不能長期停車,也不能經常短距離開車。車輛只要正常開,基本上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