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下稱《珠峰計劃》),用以推動高等學校加強基礎研究,實現創新引領。教育部在《珠峰計劃》中表示,要重視基本理論和學科建設,對數學、物理等重點或薄弱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並提出2020年,高等學校基礎研究整體水平顯著提升,支撐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的目標。
《珠峰計劃》中提到,與新時代建設世界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高等學校基礎研究重大原創成果和領軍人才偏少,條件能力建設仍需提升,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因此該計劃的核心任務是圍繞高等學校展開,這其中包括在高等院校布局建設前沿科學中心、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基礎研究重大項目,並在此基礎上產出一流原創成果。
為了實現這一系列目標,在政策方面,《珠峰計劃》提出的一個重點要求是夯實基礎,充分認識基礎學科的基石作用,全面加強基礎學科建設,推動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均衡協調發展。重視基本理論和學科建設,對數學、物理等重點或薄弱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在基地建設、招生指標等資源配置上加強布局。
同時,《珠峰計劃》還注重基礎與應用的銜接,促進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並強調發揮基礎學科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鼓勵多學科交叉聯合培養。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此外,《珠峰計劃》還提出會建立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優化科研環境並加大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傾斜支持力度。
根據《珠峰計劃》所制定的目標,到2020年,高等學校基礎研究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一批前沿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支撐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到2035年,高等學校基礎研究水平大幅躍升,建成若干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學術高地,在一些重點領域實現學術引領,培養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國際眼光的戰略科學家群體,一批學科領域躋身世界一流前列,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學成果。
到本世紀中葉,在高等學校建成一批引領世界學術發展的創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領域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