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板子,一支槳,充氣幾分鐘就能漂浮在水中,輕輕一划就順水漂走,這就是最近才傳入我國的槳板運動。在重慶就有牛人靠著這樣簡單的漿板專門救人,還有人靠它從朝天門順水劃到了萬州。
不會遊泳也能划水衝浪
和皮划艇比起來,板槳更簡單,入門門檻低,甚至不需要會遊泳,就能划水衝浪,感受水上樂趣,更有愛好者開始了槳板瑜伽、槳板足球等另類玩法。
目前這門運動還很小眾,會玩還能玩得轉的人並不多。陳洋是槳板運動狂熱的愛好者,也是重慶「城市英雄」槳板運動俱樂部的創始人之一。也許是名字裡帶著一個「洋」,他從小喜歡水,小學時就加入了區遊泳隊。因為愛探險的性格,陳洋洞穴探險、繩降等戶外探險樣樣在行。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接觸槳板運動,便被這樣一塊板子深深吸引。
救人後萌生專業水上安全救援想法
2016年冬天,正在烏江冬泳的陳洋救起一位溺水者。「我當時在遊泳,看到水中有一個人在掙扎,無力地揮手,我叫了他幾聲,他沒法回答,我就知道他溺水了。」談起那次救援經歷。陳洋為我們普及了一些安全救援知識。「不能直接去救,直接去拉他,由於溺水者很慌亂,容易把自己也帶進去。」在第一次成功救援溺水者之後,陳洋萌生了利用槳板從事專業水上安全救援的想法。
於是他成立了重慶巔峰救助城市安全教育機構,一支由槳板運動愛好者組成的團隊。2016年夏天,他們成功用槳板實施了救援。當時一名市民因漲水被困在啞巴洞的灘涂上。救援隊兩分鐘將槳板充氣完畢,十分鐘之內就下水實施營救,辛虧救得及時,避免遊泳者被湍急的江水衝走。在多次與時間賽跑的救援工作中,槳板是最佳選擇。
9歲女兒也會划槳板
陳洋最開始從事這項工作並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認為太危險。有一次參加洞穴救援,整個洞穴都垮了。現在想想仍覺得心有餘悸,所以他希望更多人能夠擁有自救逃生技能。「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救逃生意識,很多緊急的情況下,只有自己才能更快的救自己。」
陳洋9歲的女兒去年就開始嘗試學習,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在江面划行。這不僅培養了女兒的膽量,還讓她掌握了面對危機時的應對意識。陳洋和普通家長的觀念不同,他認為應該儘早的把自救意識教給孩子。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級小,不能做危險運動,但這種觀念是錯的,孩子年級小,領悟能力強,身體靈活協調能力也比成年人好很多,而且孩子學到這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讓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重慶牛人五天從朝天門劃到萬州
在槳板愛好者中,還有一位牛人譚明華。今年四月他就從重慶朝天門碼頭出發,沿著長江順水而下,憑藉槳板劃到萬州,這是國內槳板划行首次超過300公裡。說到這次瘋狂之舉的動機,譚明華給出的答案十分簡單:「我只是想挑戰一下看看能不能完成。」
實際上,完成這個挑戰並不輕鬆,第一天就遇到了強對流,並且還是逆風。除了晚上的時候會上岸休息以外,他整整五天都在水上划行,連吃飯都在水上完成。等到五天的長途挑戰結束後,他手上被磨出大大小小十幾個水泡。
譚明華一直想要挑戰長江,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從宜賓劃到宜昌,總長1040公裡。陳洋與譚明華一樣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更多人能通過槳板體驗不一樣水上運動!」上遊新聞記者 鄒飛 實習生 林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