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連續降雨,塌方引起火車側翻,分析:降雨過多需要高度警惕

2021-01-08 我不是閒人

根據中鐵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鐵路集團)官方微博(3月30日13:12),2020年3月30日11:40的統計,從 濟南發往廣州客運火車脫軌,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根據官方報告,出脫軌事故發生在京廣線從馬田墟到位於湖南郴州永興縣棲鳳渡站的下降段。 那時,線路的此部分發生了滑坡。 火車T179的司機發現後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但還是撞上了山體滑坡,導致火車脫軌。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要視官方結論而定。 但是毫無疑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氣。 沒有這次滑坡,事故就不會發生。 造成滑坡的原因是最近幾天湖南持續降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連陰雨。 每年的三月至四月,長江以南容易出現連續降雨,這在浙江江西被稱為「桃花洪水」,這意味著每年三月至四月會下雨。 但是今年的連續降雨太多了,這是不正常的。

多到什麼程度?數據說明了一切。 以湖南省永興縣為例。 3月1日至29日,該縣的降雨量到達313毫米。 今明兩日仍在下雨。3月的總降雨量將接近年均勻降雨量。雙倍以上(依據氣候數據,3月永興縣的均勻降雨量為158毫米)。 這是降水方面。 從降雨日數據來看,狀況愈加可怕:3月1日至29日,永興縣29天,有25天有雨,只要4天沒有雨。 基本月底都在下雨,因而永興的3月雨天總數將到達27天,而雨天的比例高達87.1%。

更重要的是,在事故發作前,永興縣連續四天下雨,3月26日降雨為10.6毫米,中雨。 3月27日的降雨量為15.4毫米,中雨; 3月28日有1毫米的降雨,小雨; 3 29日的39.9毫米降雨量是大雨。 3月30日,永興有小雨。 截至下午,總降雨量約為1毫米。 換句話說,在滑坡發作之前,永興連續降雨了四天半。 其中,3月29日晚,在滑坡發作前約10小時,永興發作大雨,最大降雨量為每小時4.6毫米。 長時間的高強度降雨軟化了路基,使邊坡塌陷,直接引發了事故。

雨遠沒有結束。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測,未來十天中國的主要降雨區仍將在長江以南,而湖南-江西-浙江北部-福建南部將仍然是重點。 權威的中期預報指出,江南南部南部,華中中部和北部在十天內的累計降水量為110至150毫米,局部面積超過200毫米,即50 比去年同期增加80%,在某些地區增加了一倍以上。 看來即使雨水過多,時間太長也會造成災難,而且該地區主要交通線的預防態度不能放鬆。

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T179次列車在湖南側翻 t179火車時刻表沿途停靠站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事因線路塌方,目前,受傷的鐵路員工和旅客已送醫得到治療。現場視頻顯示,一輛列車停在鐵軌上,其中兩節脫離軌道,稍遠處有車廂起火,現場有明火和濃煙冒出。新京報記者查詢到,從濟南開往廣州的客運火車車次中,T179次列車於12時11分時正好途經郴州。
  • T179次列車側翻事故遇難濟南民警年僅26歲
    湖南交通頻道官方微博、央視新聞等消息,3月30日中午12時許,一列客運火車(濟南-廣州)在郴州永興縣高崗司鎮境內(一廢舊車站)發生側翻,3-4節車廂脫軌,機頭著火。有媒體確認,該列車為濟南開往廣州的T179次客運火車。記者了解到,T179列車始發站為山東省濟南市,在山東省內途徑濟南、泰安、兗州、濟寧、菏澤5站,終點站為廣州站。
  • 南京中電頤和家園小區臨河道路突然塌方,疑似因連日降雨導致
    7月21日凌晨南京棲霞區中電頤和家園小區內一處臨近河堤的道路發生塌方附近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影響塌方的道路長約20米,在一期10棟一單元的北側,緊鄰著十裡長溝的河堤。目前,10棟一、二兩個單元的居民出行只能通過小區的地下車庫繞行。據居民反映,有幾輛電瓶車被坍塌的土層掩埋,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小區所在的社區和街道工作人員隨後趕到現場。
  • 2億多年前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再次出現,人類要警惕
    雖然雨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不停地降雨,這雨水也將成為地球的「噩夢」。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降雨持續最久的時期是在2.34億年前,那一次的持續降雨不僅引發了第三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 乾旱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多大的降雨才能使水位恢復?
    從5月份全國的氣溫和降雨情況看,我國中部、東部和南部絕大部分省份與往年相比,都有著明顯的氣溫偏高、降雨偏少的情況,特別是河南省大部、海南省大部、湖南省南部等區域表現尤為明顯,比如河南省70%以上的地區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2-4攝氏度,近1/6的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少100%、超過一半的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少60%。
  • 連日降雨導致山體滑坡事故連發,遭遇滑坡該怎麼辦?
    3月30日11時40分,受連日降雨影響,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間發生線路塌方,T179次(濟南至廣州)列車運行至該區段時,火車司機發現後立即採取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撞上塌方體,導致機後第一節發電車起火,第二至六節車廂脫線傾覆。
  • 水火本不相容,降雨為何會引起火山噴發
    我們都知道,降雨有助於撲滅火災,那為什麼極端降雨反而可能引起火山噴發呢?大量雨水可削弱火山結構基拉韋厄火山海拔1247米,頂部的噴火口是一個橢圓形窪地,最大直徑為4024米。「基拉韋厄火山是現今世界上最為活躍的火山之一。
  • 記者對話T179次列車側翻事故親歷者
    2020年3月30日11時40分,濟南至廣州的T179次列車運行至湖南郴州境內時發生脫軌。初步排查,脫軌原因為列車撞上受連日降雨引發的塌方山體。一名郴州市民告訴記者,「郴州是林邑之城,山多,很多線路都是在山間,事發地距離郴州市中心不遠,開車半個多小時。」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南方強降雨天氣特點及防禦
    記者:本輪南方降雨情況如何,重點影響哪些區域,有何特點?蔡薌寧:6月22日夜間以來,西南地區東部至江南一帶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雲南東部、貴州中部和東北部、廣西西部、湖南中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累計雨量有150~300毫米,湖南常德、嶽陽、益陽、婁底,江西上饒、九江等地局地達350~470毫米。50毫米和100毫米以上降雨覆蓋面積分別為60.6萬和25.5萬平方公裡。
  • 河北山東降雨可能快了,南方或再現大範圍降雨,哈羅德降低到16級
    2020年,天氣可以說是「冷熱交替」的模式明顯,雖然如今我國南方的降雨進入到了「停歇」狀態,但是新一輪的降雨也快了。而對於北方地區來說,華北會迎來一波小範圍的降雨過程,主要是集中在華北中南部地區,同時還有冷空氣的影響。
  • 人工降雨需要什麼條件?穿越者能在古代實現人工降雨嗎?
    人工降雨的有什麼目的?解決乾旱問題。人工降水已從初期的試驗研究,逐步轉為有嚴格設計、多種探測手段及作業技術現代化與通訊等相結合的試驗應用技術,成為目前我國及不少國家的抗旱減災的措施之一。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
  • 【氣象科普】看雷達圖,預測降雨,你也來試試!
    雷達圖裡哪裡在下雨、哪裡降雨最大,雨什麼時候才能停?帶著這些問題,小編採訪了湖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氣象臺臺長廖春花,讓氣象專家給大家答疑解惑。  "藉助雷達圖,可了解降雨系統的強度、大概位置和移動方向,有助於公眾從容躲避雨水的侵襲。"廖春花說。    上圖是湖南氣象網上的雷達圖,是湖南全省氣象雷達組網拼圖。
  • 主汛期即將來臨 湖南未來連續一周都是雨
    紅網時刻5月30日訊(記者 楊朝文 通訊員 易知之 王琳)6月1日開始,湖南就將進入長達3個月的主汛期,這段時間內,降雨也將更加集中。今天下午,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未來一周內,湖南省將出現連續降雨過程,四水幹流主要控制站可能迎來警戒水位以下的洪峰。
  • 第10號颱風「海神」降雨預報
    第10號颱風「海神」降雨預報 2020-09-04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2020年梅雨汛期南方降雨這麼強?專家分析
    每年6月,隨著梅雨季的開始,我國南方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夏汛情尤為特別,不僅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發,南方地區還出現多輪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累積雨量大、極端性強、災害影響重。截至目前,由南方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今年梅汛期南方降雨究竟有多強?雨水為啥這麼多?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強降雨襲向黑龍江!颱風「巴威」一路向北
    未來幾天,北方大部降雨偏多,尤其是東北地區、四川盆地有較強降雨。另外,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加強為颱風級,它的移動路徑仍有不確定性,後期將給山東半島和東北地區帶來風雨。中央氣象臺繼續針對「巴威」發布颱風預警。
  • 2.34億年前,發生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讓人類警惕
    所謂的卡尼期洪積事件就是一場持續達200萬年之久的持續降雨。對於降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年雨季到來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降雨,尤其是南方降雨量非常大,經常會造成一系列的洪水災害。如果降雨持續數天,就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如果持續一個月的連續降雨,那將是一場不小的災難。
  • 人工降雨會產生雷電嗎?
    可他們後來聽說,那次降雨是當地氣象局組織的人工降雨,如果那樣的話,降雨中出現的雷擊,也就同樣不是簡單的自然天象,而是有人為因素參與其中了。他們將氣象局告上法庭。他們認為,造成兒子死亡、妻女受傷的雷電,是氣象局進行人工增雨引起的,氣象局實施的增雨行為屬高度危險作業,是造成家庭一死兩傷的直接原因,對此氣象局應法承擔責任,賠償損失。
  • 南方將迎連續陰雨天,新晴天氣雷達雲圖預測分鐘級降雨!
    冷空氣南下,南方部分地區將迎連續陰雨天氣,新晴天氣上線雷達雲圖功能,精準預測未來幾分鐘街道降雨情況,防範次生災害一步到位。11月是秋冬轉換季節,影響我國天氣系統的主要是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和溫帶氣旋。根據中央氣象臺預測,11月初,受冷空氣影響,我國華北、東北不少地方氣溫將會創出下半年來新低,同時,隨著冷空氣逐漸南下,我國西南地區也將迎來連續的陰雨天氣,而受「天鵝」等秋季颱風的影響,我國海南等地區也將迎來降雨天氣。為防範連續陰雨天氣的不利影響,謹防次生災害的發生,新晴天氣上線的全國降雨雲圖可查看全國任意經緯度未來兩小時的降雨情況、大風、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