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全面分析(二):六大分類,制儲運加,洋蔥模式

2020-11-22 蓋世汽車網

本文為燃料電池全面分析系列,共分三篇,本篇是技術分析。

燃料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質三部分組成,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實質是燃料和氧氣發生反應生水或者其他產物。

1. 分類:6 大類,PEMFC 質子交換膜為主 

根據工作溫度、電池內載流子和前端燃料的不同,燃料電池分為以下 6 大類。

 

按照使用溫度分類如下

受益交通應用拉動,PEMFC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出現跨越式發展。

 

PEMFC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高比功率、可快速啟動、無腐蝕性、反應溫度低、氧化劑需求低等優勢,是當前燃料電池汽車的首選。

AFC 鹼性燃料電池:成本偏高,主要應用於航天領域

PAFC 磷酸燃料電池:效率較低(40%),小型電站應用

MCFC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運行溫度高(600度),大型電站應用

SOFC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運行溫度高(800度),未來潛力較大 

PEMFC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低溫運行(80度),主要應用於交通領域

DMFC 甲醇燃料電池:運行溫度適中(60~130度),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

2. 產業鏈:上遊氫氣製備運輸儲存,中遊燃料電池,下遊應用


3. 技術路線圖:功率密度 > 2kW/kg,耐久性 > 5000h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電堆的比功率和壽命是主要的技術參數目標,全產業鏈均有技術創新需求。 

實施路徑圖:系統→發動機→電堆→膜電極→催化劑&質子交換膜

採取「剝洋蔥模式」,層層深入,將技術鏈逐環解耦

第一個層次,研發燃料電池的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外協;

第二個層次,研發了燃料電池發動機,燃料電池的電堆外協;

第三個層次,研發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膜電極外協;

第四個層次,研發燃料電池膜電極,核心是質子交換膜和催化劑。

4. 5 種制氫方法:煤氣化/焦爐氣副產成本最低 10 元/Kg,電解水環保 30 元/Kg

制氫主要分為 5 種技術路線

全球來看,目前主要的制氫原料 96% 以上來源於傳統能源的化學重整,日本鹽水電解的產能佔所有制氫產能的 63%


各種制氫方式成本如下

5. 儲氫:高壓氣態為主,固態合金是未來方向

儲氫方式有三種,分別是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固態儲氫。 

各種儲氫方式對比如下 

6. 運氫:大量氣態管道運輸,小量固液車船運輸

常見的運輸方式有液化汽車運輸、高壓氣體汽車運輸和管道運輸(方法一、二、三),目前各國正在研發氫載體方式運輸氫(方法四),採用各種基本運輸方式的組合運輸形式。

7. 加氫站:三站合一,站內製氫為主,中央制氫補充

加氫站的技術路線有站內製氫技術(電解水制氫、天然氣重整制氫)和外供氫技術,我們看好站內製氫加氫方案發展前景


加氫站、加油站、加氣站三站合建,解決城市用地難和安全管理問題。



氫氣壓縮機、高壓儲氫罐、氫氣加注機是加氫站系統的三大核心裝備。 

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共有 328 座正在運營的加氫站

到 2020 年,中國規劃建成 100 座加氫站。 

8. 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系統/發動機+輔助電池系統+儲氫瓶+電機+電控

9. 燃料電池系統/發動機:電堆、DC/DC、空氣系統、氫氣系統

10. 燃料電池堆:佔系統成本 50%,核心是膜電極、雙極板 

原理:利用質子交換膜技術,使氫氣在覆蓋有催化劑的質子交換膜作用下,在陽極將氫氣催化分解成為質子,這些質子通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在氫氣的分解過程中釋放出電子,電子通過負載被引出到陰極,這樣就產生了電能。 

燃料電池堆是電池系統的心臟,成本佔電池系統一半以上 

單體燃料電池由雙極板、膜電極組件(MEA)、密封圈等部件組成,其中膜電極組件成本佔燃料電池堆的 60%,主要是由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層、氣體擴散層組成。

11. MEA 膜電極:催化劑、質子交換膜、氣體擴散層

膜電極(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場所,是傳遞電子和質子的介質,為反應氣體、尾氣和液態水的進出提供通道,膜電極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心臟。膜電極通常由 5 部分組成,即中間的質子交換膜、兩側的陽極催化層和陰極催化層,最外側的陽極氣體擴散層和陰極氣體擴散層。

催化劑:單車鉑用量 < 10g,國內可小規模生產

催化劑作用於氫氣,使電子離開氫原子。目前 Pt/C  載體型催化劑是 PEMFC  最常用的催化劑 劑,由納米級的 Pt 顆粒(3~5nm)和支撐這些 Pt 顆粒的大比表面積活性炭構成。 

質子交換膜:全氟磺酸膜是主流,國內具備量產能力

質子交換膜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方面為電解質提供氫離子通道,一方面作為隔膜隔離兩極反應氣體。此外,質子交換膜還需要對催化劑層起到支撐作用。

質子交換膜類型主要包括全氟磺酸質子交換膜、非全氟化質子交換膜、無氟化質子交換膜、複合膜以及高溫膜。 

全氟磺酸膜成型工藝可分為三類:PESIM擠出成型工藝、溶液澆鑄成型工藝和複合成型工藝。

GDL 氣體擴散層:核心是碳紙,國內小規模生產

氣體擴散層通常由基底層和微孔層組成,基底層通常使用多孔的碳纖維紙、碳纖維織布、 碳纖維非紡材料及碳黑紙,主要起到支撐微孔層的催化層的作用,微孔層主要是改善基底層孔隙結構的一層碳粉,目的是降低催化層和基底層之間的接觸電阻,使得流道氣體以及產生水均布分配。

12. 雙極板:石墨板應用廣泛,金屬板能量密度高,國內小規模生產

雙極板是電堆的核心結構零部件,起到均勻分配氣體、排水、導熱、導電的作用,佔整個燃料電池 60% 的重量和 20% 的成本。 

雙極板材料主要包括石墨、金屬以及複合材料三類。 

13. 空氣循環系統:核心是渦輪/螺杆空氣壓縮機

空氣循環系統主要由空氣壓縮機、膨脹機、電機、連接管道等組成,總成本佔燃料電池系統的 22%,工作能耗佔燃料電池輸出功率的 20~30%。 

工作原理:空氣通過壓縮機增壓之後,經過加溼處理送入到燃料電池反應堆,在那裡和來自於氫源的氫氣發生電化學反應,輸出電能用於動力輸出。輸入氣體在消耗了部分氧氣之後,排出反應堆,通過分水,去霧之後,通過膨脹器從壓力氣體中回收部分壓力能,將其轉化為機械能反饋到空氣壓縮機,從而節省供氣單元所需要的電能。 

14. 氫氣供給系統:核心是儲氫瓶

車載供氫系統包括壓力流量調整元件、氫氣洩漏傳感器、供氫管路、控制系統、 氫氣再循環系統等,核心是儲氫瓶。

儲氫瓶:70 MPa 是未來趨勢,國內已有樣品

儲氫瓶是車輛續航裡程的決定因素,常用的儲氫瓶分為 5 種類型。 

70 MPa 儲氫瓶 是未來趨勢 

15. 專利

專利技術經歷高速增長後的回落過程中 

日本引領技術發展,中國國際排名第三

 

車企掌握產業技術話語權,豐田、日產、本田、松下、東芝居前


最後奉上豐田燃料電池系統視頻。

相關焦點

  • 燃料電池三部曲:市場分析、產業分析、玩家...
    導言:氫燃料電池車是未來汽車產業技術競爭的制高點。按照相關規劃,我國到2030年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保有量200萬輛,這是否意味著氫燃料電池車已經迎來「新風口」?本文從市場、產業、玩家全面分析燃料電池。市場分析涵蓋四大優勢、三大應用、產業元年等,產業分析涵蓋六大分類、制儲運加、洋蔥模式等,玩家分析涵蓋歐美四龍頭、日韓三巨頭、國內兩超爭霸等。
  • 燃料電池行業:氫氣儲運有望引起變革(附股)
    摘要 【燃料電池行業:氫氣儲運有望引起變革(附股)】未來隨著儲氫技術的愈加完善,氫氣制、儲、運的商業模式愈加健全後,預計將加速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建議關注:大洋電機、富瑞特裝,另外建議關注美股: BLDP、 PLUG、 FCEL。
  • 研究周報 | 從氫的獲取和儲運看,燃料電池離我們還有多遠?
    日本一直將氫能視作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在固定領域、運輸領域和可攜式領域都進行了積極的研發,車企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的開發更是走在前列,並已經樹立了相當堅固的技術壁壘。氫燃料電池上遊包含電池組件和氫能兩大類,氫燃料電池的開發離不開制氫和氫的儲運,從燃料電池的「基礎材料」——氫能的獲得角度看,其產業鏈可分為三大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和技術難點,目前上遊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中遊的化學儲氫技術和下遊的燃料電池在車輛和分布式發電中的應用被廣泛看好。本期周報先對上遊和中遊的技術進展進行梳理,後續將對下遊應用以及技術開發和市場競爭格局進行分析。
  • 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研發...
    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研發(附政策全文) 2020年11月20日 23:50 氫雲鏈
  • 中科院士李燦:太陽能燃料甲醇可解氫能「制儲運加」難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在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及液體太陽燃料合成進展與展望」的演講。他指出,氫能發展初衷就是要解決低碳、生態等問題,可再生能源制氫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而太陽燃料甲醇技術是儲能技術,應用中具有多重優勢。
  • 【燃料電池周報】氫能概念股市值兩極分化 液態儲運是趨勢
    【編者按】燃料電池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電池上市公司——雄韜股份(微號:vision002733,股票代碼:002733)聯合推出燃料電池資訊類周報(每周三推出,歸屬「電池智庫」欄目),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製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
  • 上海:2023年燃料電池汽車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的總體目標
    技術創新,自主可控1、突破燃料電池整車技術;2、攻克系統核心部件技術;3、掌握氫氣制儲運加技術;產品創新,打響品牌4、推出自主品牌產品;5、培育頭部創新企業;6、研發智能專用裝備;應用創新,擴大規模7、擴大示範應用規模;8、創新應用商業模式;9、加強長三角應用聯動;環境創新,構建生態10、提速加氫站建設;11、完善氫氣供應保障;12、強化服務平臺建設;13、健全標準規範體系;14、創建特色產業園區
  • 上海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
    「一環」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沿「外環」一個環形區域形成燃料電池汽車整車集成製造、電池系統及電堆等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多場景車輛商業運營、氫氣「制、儲、運、加」設施配套、檢測認證服務的全產業鏈環節;「四創」自主能力大幅提升,技術、產品、應用、環境四位一體創新體系高質量發展;「六帶」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嘉定、青浦、金山、臨港新片區、浦東、寶山等區域形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地帶。
  •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計劃:培育10家以上知名企業和獨角獸
    「一環」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沿「外環」一個環形區域形成燃料電池汽車整車集成製造、電池系統及電堆等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多場景車輛商業運營、氫氣「制、儲、運、加」設施配套、檢測認證服務的全產業鏈環節;「四創」自主能力大幅提升,技術、產品、應用、環境四位一體創新體系高質量發展;「六帶」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嘉定、青浦、金山、臨港新片區、浦東、寶山等區域形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地帶。
  • 上海: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製造龍頭企業
    自主掌握耐高溫質子交換膜、低鉑載量催化劑、高性能碳紙等基礎材料製備技術,高功率密度電堆等零部件研發製造技術,長續航商用車、乘用車等整車集成設計技術,低成本氫氣制儲運加技術等全部核心技術,實現卡脖子技術基本清零,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關鍵產品產業化。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截至2018年1月,日本燃料電池乘用車保有量約2000臺,燃料電池大巴預計2020年增加到100臺。從目前的燃料電池汽車價格、保有量和加注站數量來看,日本尚處於燃料電池汽車社會的搖籃期,預計2050年將是日本燃油汽車全面向燃料電池汽車過渡之年。   3、歐洲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現狀   近期,歐洲燃料電池和氫能事業聯合組織(FCH JU)發布了「歐洲氫能路線圖」(圖1)。
  • 固體燃料電池如何進行產品分類的
    固體燃料電池如何進行產品分類的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固體燃料電池,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長城2023年推出氫燃料電池量產車
    長城氫能技術中心於2018年6月開始初期運行,是目前世界領先、國內首座大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試驗、試製中心,包含溫溼度實驗室、儲氫瓶材料和試製實驗室、環境振動實驗室、氫氣循環及滲透實驗室、液壓疲勞和爆破實驗室以及燃料電池測試試驗室等氫能技術相關實驗室。
  • 燃料電池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本月26日至27日將舉辦「2019氫能製備、儲運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交流大會」。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峰會召開後3個月,氫能燃料電池板塊迎來巨幅上漲機會,多股股價翻番。一機會事件為促進氫能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突破,推動產業標準、安全檢測、監管體系完善和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新能源與節能汽車委員和中國電池工業網將於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聯合舉辦「2019氫能製備、儲運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交流大會」。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詳細請見2020年中國氫能行業一級市場投融資分析:31起融資事件,26起是產業投資人。抑或說,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2020年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融資超過100億元(86.15+15=101.15)。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牽頭)(四)依託廣州開發區、佛山南海高新區、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產業園區推進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支持茂名發展以氫源供應、氫氣儲運及設備等為特色的氫能產業,培育形成錯位競爭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
  • 國辦:探索建設氫燃料運輸管道 推進先進適用儲氫材料產業化
    成本,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
  •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打開APP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4 09:08:43   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按氫燃料電池的運行機理分。
  • 甲醇燃料電池制氫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目前的氫氣運用還存在幾大痛點:一是氫氣能量密度低,儲罐及管路均需要特殊材料防止氫氣的侵蝕滲透,因此儲氫運氫成本高;二是加氫站佔地面積大,基礎設施投資高昂;三是安全隱患大。」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在日前於重慶召開的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上表示,將甲醇即時轉化為氫能的車載甲醇制氫技術,或能很好地解決以上痛點。
  • 燃料電池試驗幾種分類介紹
    燃料電池試驗幾種分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