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4日電 (彭婧如)成都、武漢、九江瑞昌…… 中國眾多城市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這種人間的煙火氣,可能是早起的一碗豆漿,是深夜的十個羊肉串。這讓「地攤經濟」相關話題成熱搜專業戶,刷爆了朋友圈。
地攤美食車隊排隊入場、城管主動來喊擺攤……地攤比消費券還管用,刺激了大家的味蕾。
人間煙火,從地攤、夜市嫋嫋升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濟南、南寧、鄭州、南京、成都、合肥、廈門、長春、杭州、長沙、石家莊、青島、宜昌、黃岡、德陽、攀枝花、廣安、南充、資陽、遂寧、彭州等城市,以及上海、陝西、遼寧、江西、甘肅等省份先後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
上海將地攤玩出國際範,讓人逛夜市時沒準忍不住「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畫一道彩虹。」6月3日,上海市政府宣布,上海將在6月6日-6月30日舉辦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打造具有煙火氣、上海味、時尚潮、國際範的夜上海新形象。
山東濟南則喊出「夜間經濟IP」的口號,給地攤安上文化符號。6月2日,濟南市商務局局長劉豔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濟南將合理釋放地攤經濟,並通過提升夜間經濟IP品牌、培育夜間經濟主題街區、舉辦夜間經濟特色活動、打造夜間經濟文化品牌等。
6月3日,市民在武漢保成路夜市消費休閒。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武漢傳統的街頭夜市熱鬧起來,不少市民前來消費休閒。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不僅如此,還有城管親自上陣,主動來喊擺攤。日前,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販接到了城管隊員打來的電話,主動動員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不少攤販主接到電話後非常驚訝,驚呼「還有這麼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來擺」。
據了解,為釋放「地攤經濟」活力,讓城市更有煙火氣,江西九江瑞昌市城市管理局在城區設置了流動攤販臨時擺放點,為市民提供靈活多樣化的便民服務。
「這麼賺錢?我也要去擺地攤!」
隨著「地攤經濟」興起,「大排檔業主每天收入三萬元」的消息讓人忍不住咂舌:「不說了,我去擺地攤了!」「一天三萬?認真的嗎?真這麼賺錢?」
「3萬是營業額不是利潤。」有網友解釋:「在夏天旺季,大排檔燒烤,一天2、3萬營業額是很正常的。」
「據統計,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間。促進夜間消費,可快速釋放消費潛力,推進消費升級。」劉豔秋介紹,夜間經濟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資料圖:山東濟南環聯夜市。 孫宏瑗 攝
這些信息,讓「假如你目前的職業去擺地攤」「如果去擺地攤該做什麼生意,菜煎餅、烤冷麵、螺螄粉、炸串、烤生蠔、烤腦花,還是麻辣燙……」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
還真有人說幹就幹,擺起地攤賺外快。有鄭州市民近日下班開私家車擺攤,打開後備箱直接變攤位。其中一位女攤主對媒體說,自己是上班族,本來就喜歡逛夜市,現在利用業餘時間來擺攤,增加點額外收入,每天營業額差不多有1千元。真的是「小攤日入千元,撐起一片天!」
「中國改革開放就是從地攤經濟起步的,當年廣州的『高第街』,武漢的『漢正街』就是地攤經濟。」著名統計教育家與經濟計量學家賀鏗認為,允許擺地攤,既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又能方便居民生活。既緩解了就業壓力,又能促進居民消費,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那麼問題來了,交房租費的門面房是不是要哭了?」「會影響商戶嗎?」有人問。
「商鋪和地攤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同時也是互相競爭關係,而不是『抵禦』關係。」賀鏗認為,如果商鋪本身經營不佳,地攤發展起來了,消費者肯定不會去這個商鋪。這是公平競爭。
6月3日,市民在武漢保成路夜市消費休閒。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什麼是擺地攤兒的正確方式?
地攤經濟火了,擔憂也紛至沓來。
「擺完攤之後一片狼藉,周圍環境又髒又臭。」「真的很擾民啊,怎麼辦?」「路邊攤的飲食符合衛生標準嗎?」「建議考慮給環衛工人加工資,畢竟工作量肯定也翻倍了。」
這不,地攤經濟剛火,就有夜市出現問題被停業。6月2日,有網友稱,大連一夜市開放後,附近出現交通堵塞、衛生「一片狼藉」等情況。目前,該夜市被停業整改。
多地政策顯示:「別太擔心,我們有地攤政策2.0版本解決問題。」
如,成都5月28日發文回答了「臨時佔道擺攤可在哪擺?何時可擺?」等問題。明確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機制,明確可以從事佔道經營的街道、路段、時段以及每條街道商販最大容量,實行一街一策、一點一策;建立商販攤區擇優拓展機制,每個攤區推選一至兩名商販代表,及時收集和反饋攤區商販意見和建議,保留既無投訴又不擾民的攤區等內容。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近日還對媒體表示,正謀劃更加精細精準的政策2.0版本。
資料圖:成都天府三街路邊的小吃攤。 安源 攝
廈門則早早就試行了「攤規點」,已建成各類「攤規點」共50處,提供攤位1150個。廈門市城管執法局表示,將進一步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充分利用空閒場地、車少路段、沙灘等,採取限時經營的方式,建立跳蚤市場、美食一條街、水果市場等,將更多的流動攤販納入到有序管理中。
另外,「要求商販攤主在經營活動結束後,及時恢復攤區環境衛生;從事食品銷售的,必須實行『一桌一垃圾桶』,確保地面無白色垃圾、餐廚垃圾;指導佔道經營者安全用氣、用電,開展經營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隱患排查和處置」等要求出現在多地的政策中。
面對「別擔心這些,放著我來」的政策,你選擇擺地攤,還是逛夜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