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學計算在反應機理確證中的應用

2020-12-04 中大唯信

反應機理在有機化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反應機理,可以(1)尋找有機反應的規律,以優化反應效率,提高反應產率;(2)設計新的反應,以擴展反應的使用範圍等等。完整的反應機理通常需要考慮鍵的斷裂和生成以及對應的過渡態的形成,有時還需要考慮到催化劑、反應的立體化學等。目前,實驗上雖然可以對反應機理進行一定的確證,但卻很難確證反應過程中的過渡態結構。近年來,隨著量子化學計算的發展,密度泛函理論DFT技術已經成為確證有機反應機理的一種有力手段。接下來,本文將選取兩個實例來說明量子化學計算在反應機理確證中的應用。

1

量子化學計算確證安息香縮合反應的反應機理

安息香縮合反應的催化循環中包含兩步親核加成過程(如圖1所示),即卡賓加成和碳-碳鍵形成過程。在此過程中,親核試劑轉移部分電子給親電試劑,使得親核試劑帶部分正電荷,而親電試劑帶部分負電荷。因此原位產生的酸就能通過氫鍵與親電試劑(苯甲醛)的氧作用,就能中和親電試劑所帶的負電荷,從而降低活化能壘。

圖1. 安息香縮合反應的機理

圖片來源於J. Am. Chem. Soc.

DFT計算方法被用於計算上述反應機理。圖2給出了以自由卡賓2為起點的安息香縮合反應的勢能曲線。以三甲胺為鹼的計算結果與Leeper對噻唑鹽和三乙胺催化的安息香縮合的動力學實驗在定性上相符合。去質子化和碳-碳鍵加成的能壘分別為23.9和20.1 kcal/mol,這也與實驗上估計這兩步都是部分的決速步驟相一致;質子化的中間體4TMA在勢能面上以勢井存在,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實驗上能檢測到質子化的中間體;中間體4TMA的自由能比Breslow中間體5要低10.4 kcal/mol,這也與實驗上估計的6 kcal/mol接近。

對勢能曲線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酸和鹼在催化過程中起到了質子傳遞的作用,可以把酸對反應勢能面的影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2→5,即卡賓與苯甲醛加成形成Breslow 中間體的過程(卡賓加成),該過程適用於任何氮雜環卡賓催化的極性反轉反應。在此過程中,酸降低了卡賓與苯甲醛加成的過渡態的能量,同時還通過質子化-去質子化的過程降低了質子遷移的能壘。第二個階段為5→7,即Breslow中間體與另一分子苯甲醛加成形成產物的過程(碳-碳鍵形成)。在此過程中,酸起到了相似的作用,但由於Breslow中間體本來就含有較活潑的質子,酸的影響弱於第一個階段。這裡所給的例子是分子間的反應,碳-碳鍵形成的反應能壘高於卡賓加成,酸對整體勢能面的總能壘的影響不是很明顯,所以對於這類反應,強鹼和弱鹼條件沒有明顯差別。而對於碳-碳鍵形成的反應能壘低於卡賓加成的反應,如分子內的反應或強親電試劑的反應,酸對整體勢能面的總能壘的影響較大,該類反應更趨向於在弱鹼條件(對應於強的共軛酸)下發生。

圖2. 安息香縮合反應的勢能圖。所給能量為相對自由能(kcal/mol)和電子能量(括號中,kcal/mol)

圖片來源於J. Am. Chem. Soc.

2

量子化學計算確證鋅催化的炔烴氧化/碳-氫官能團化的反應機理

金屬卡賓是一種多功能的活性中間體,廣泛涉及於各種合成轉化。傳統製備金屬卡賓的方法往往依賴於重氮化合物或相關衍生物的分解。然而,重氮化合物通常具有危險性和潛在的爆炸性。近年來,人們發現,金催化分子內或分子間的炔烴氧化可以獲得α-羰基金屬卡賓。其中,分子間氧化策略顯然更為靈便具有更高的合成學意義。2010年,L. M. Zhang實驗室以吡啶氮氧化物為氧化劑, 率先實現金催化下炔烴分子間氧化製備α-羰基金卡賓中間體,並成功地應用於氧-氫/氮-氫插入、1, 2-氫遷移合成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碳-氫插入、烯烴的環丙烷化和從溶劑分子提取滷素等一系列金卡賓有機反應。然而,該策略有一個難以避免的缺陷,就是強親電活性的金卡賓中間體更易與吡啶氮氧化物氧化劑反應而時常導致過度氧化副反應。新近,葉龍武課題組發現非貴金屬鋅不僅能高效催化此類分子間炔烴氧化,實現金屬卡賓對分子內苯基的碳-氫官能團化,同時亦有效地抑制過度氧化副反應(如圖3所示)。

圖3. 金屬Zn催化炔烴氧化/碳-氫鍵官能團化

圖片來源於Angew. Chem., Int. Ed.

基於DFT計算方法,上述的鋅催化的炔烴氧化/碳-氫官能團化的反應機理被描述。計算的反應機理如圖4所示,首先,氮氧化物3a選擇性地親核進攻鋅活化的炔醯胺複合物A的C1位形成鋅取代的烯烴B,而2,6-二溴吡啶很容易離去給出被苯基穩定的碳正離子中間體C。接下來,分子內的N-苄基而不分子間的氮氧化物3a對碳正離子位點的親核進攻是動力學有利的過程,進而形成中間體D。最後,中間體D厲經芳構化、烯醇化、質子化和配體交換給出最終產物2a,這些步驟幾乎沒有能壘且高度放熱。

圖4. 以2,6-二溴吡啶氮氧化物為氧化劑的鋅催化的炔烴氧化/碳-氫官能團化合過度氧化在室溫下的自由能變化圖

圖片來源於Angew. Chem., Int. Ed.

參考文獻:

(1) Generation of α-Imino Gold Carbenes through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Reaction of Azides with Ynamides. J. Am. Chem. Soc. 2015, 137, 9567–9570.

(2) Zinc-Catalyzed Alkyne Oxidation/C-H Functionalization: Highly Site-Selective Synthesis of Versatile Isoquinolones and β-Carbolines.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8245-8249.

相關焦點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在跟隨唐敖慶教授進行科學研究時,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上,並形成將已有理論應用於實際例子以說明或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劉若莊將化學鍵作用能的近似計算公式和理論方法應用計算氫鍵鍵作用,以量子力學原理出發得到水分子模型,計算水分子中氫鍵的鍵能,從而說明了形成氫鍵的主要作用力。這種創造性地利用電子云的概念解釋氫鍵本質的方法遠優於當時國際上流行的點電荷模型。這也意味著劉若莊在獨立學術研究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
    劉若莊在跟隨唐敖慶教授進行科學研究時,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上,並形成將已有理論應用於實際例子以說明或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逝世,曾開創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在跟隨唐敖慶教授進行科學研究時,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上,並形成將已有理論應用於實際例子以說明或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這也為中國量子化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用量子化學。劉若莊將化學鍵作用能的近似計算公式和理論方法應用計算氫鍵鍵作用,以量子力學原理出發得到水分子模型,計算水分子中氫鍵的鍵能,從而說明了形成氫鍵的主要作用力。這種創造性地利用電子云的概念解釋氫鍵本質的方法遠優於當時國際上流行的點電荷模型。這也意味著劉若莊在獨立學術研究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圖解有機反應機理
    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及有機物質的結構、性質、反應的學科,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而其中有機化學反應是有機化學的核心,也是有機合成的基礎。那一個有機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呢,中間有經歷了哪些複雜的變化?帶著這些疑問,化學家開始研究反應過程中的變化,並提出了有機反應機理的概念。
  • 劉若莊: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劉若莊開創了中國電子結構計算,並持續推動中國計算量子化學的發展。他還是國際上最早進行電子結構計算的學者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望。  他長期從事分子間相互作用、化學鍵和化學反應理論的研究,先後在氫鍵、配位場理論方法、有機導體和半導體理論計算、激發態勢能面和光化學反應機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 追憶劉若莊院士: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追憶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  留聲機  10月8日,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Gaussian 為您打造量子化學計算的「超級大腦」
    Gaussian是一個功能強大的量子化學綜合軟體包,它的執行程序可以在深圳超算中心配置的這臺超級計算機上運行。它能用於研究不同條件下的分子和反應,包括穩定的粒子和實驗上難以觀測的化合物,例如瞬時的反應中間物和過渡結構。Gaussian能夠讓高性能計算中複雜難測的量子化學轉化為可分析的基本結構,預測周期體系的能量,結構和分子軌道。
  • 量子計算在化學應用領域取得突破
    量子計算有望解決現有經典計算方法無法解決的計算問題。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量子計算機將大大推進的第一個學科是量子化學。問題在於大多數感興趣的分子包含數百個電子,而這些電子在量子力學中與其他電子相互作用——導致了數百萬個相互作用,即使是強大的計算機也無法處理。為了克服方程的量子性質,費曼提出量子計算機作為最終答案,它基於量子物理定律進行計算。不幸的是,這樣精確地操縱單個量子物體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過去35年的一個笑話是,量子計算總是在10年後才出現。在過去的幾年裡,曾經遙遠的夢想已經慢慢成為現實。
  • 德國《應用化學》封面報導化學所光催化機理研究方面進展
    分子氧參與的半導體光催化反應在環境汙染物降解、化學品綠色合成等領域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其微觀機理很不清楚,尤其是分子氧的作用及其歸屬一直存在爭議,這就限制了半導體光催化反應量子效率偏低和反應選擇性難控制等瓶頸問題的解決。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在光催化機理研究方面有了新進展。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ian理論與實戰培訓班
    、熱力學性質、反應路徑等越來越多的問題困擾著廣大科研人員,Gaussian軟體是目前計算化學領域內流行、應用範圍廣的綜合性量子化學計算程序包,廣泛的被全世界各地的化學家、化學工程師、生物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們使用。
  • 有機反應機理研究綜述發表
    有機反應機理研究,尤其是催化反應的機理研究已經成為計算有機化學最重要和活躍的領域之一。
  • 科學網—陳世穭:計算化學「綻放」中國
    走過許多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科學殿堂,在多位恩師的潤澤下,陳世穭自由地吸取著人生精華。在瑞典期間,FahmiHimo教授曾邀請他的好友——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瓦謝爾到瑞典皇家工學院做了一個月的講學,陳世穭作為學生有幸聆聽了瓦謝爾這一個月的課程,其間在怎樣應用理論化學去研究一些生物酶方面受到很大啟發,從此,運用理論計算化學研究生物酶的興趣大門徐徐向他開啟。
  • 機器學習加快了量子化學計算的速度
    模擬,從而可以實時操縱程序中的分子。但是,儘管量子化學本身顯示出強大的功能,但它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精確的計算需要大量資源和時間,並且常規化學研究涉及數天或更長時間的計算。現在,得益於使用機器學習的新型量子化學工具,量子化學計算的執行速度比以前快了1,000倍,從而使精確的量子化學研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 專注量子計算應用研發,本源先行一步
    該成果已發表於《自然物理學》雜誌上的論文中。 日本科學家基於量子化學計算 合成了胺基酸衍生物 專注量子計算應用研發,本源量子化學應用軟體ChemiQ已於2019年9月正式發布
  • 谷歌量子計算登Science封面,首次對化學反應進行量子模擬
    只需更少的運算量和信息,就能計算出化學物質的性質。量子計算機模擬化學分子用處巨大。除了谷歌外,其他擁有量子計算技術的公司也在也研究,微軟就是其中一員。上個月,微軟發表了一篇文章,用量子計算幫助化學家尋找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醛。展示了量子計算與化學結合的應用前景。
  • 科學家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量子化學現已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揮發性有機物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分子機理
    由於實驗的種種困難和限制,一些重要的微觀反應信息,比如過渡態和中間體的電子和幾何結構很難通過實驗測量,同時實驗測量大氣條件下的光化學反應以及隨壓力變化的化學反應速率常數也面臨挑戰。因此,僅僅依靠外場檢測和煙霧腔實驗等,很難在分子水平上理解汙染物的形成機制以及反應的動力學過程,必須依靠高精度的量子化學和化學反應動力學計算。在這方面,量子化學計算體現出了「價值」。
  • 揭示雙分子碰撞反應中新的漫遊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傅碧娜、中科院
  • 量子計算如何實現化學突破
    在過去的幾年中,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逐漸變為現實。現在不僅存在量子計算機,而且通過雲執行了數百萬個程序,並且有用的應用程式開始出現。量子計算機的能力可以通過量子位或量子位的數量來粗略估算:每個量子位可以同時表示1和0狀態。
  • 「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深圳)Workshop」主題活動圓滿落幕
    「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Workshop暨Turbomole理論與實戰課程」於4月13日在南方科技大學順利落幕。為期兩天的活動,關於「量子化學計算理論與應用」的討論高潮迭起,所有參會人員就量子化學的應用領域進行了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