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是大氣的重要組成成分,影響大氣能見度和人體健康,並通過輻射和與雲、降水的相互作用影響氣候。近年來,中國的區域性氣溶膠汙染事件頻發,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空氣汙染的預警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隨著數值模式的不斷發展,空氣品質模式在汙染物的分析與預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模式化學初始場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使得預報結果仍存在一定的誤差。資料同化是一種為數值模式提供初值的技術,通過資料同化可以將觀測信息和模式背景場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理論上最優的分析場,有效改善模式的初始場,從而提高大氣化學成分模擬及大氣環境預報的準確性。目前汙染物的資料同化研究多集中在單獨針對離線空氣品質模式氣態汙染物或顆粒物PM2.5、PM10總量的順序同化,以及美國開發的針對沙塵氣溶膠化學方案氣溶膠三維變分同化系統(GSI)。
近日,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的汪代春碩士、尤偉博士(通訊作者)和臧增亮副教授等人利用三維變分同化方法,設計了能控制、分析氣溶膠化學成分黑碳、有機碳、硫酸鹽、硝酸鹽、氯化物、鈉鹽、銨鹽、無機物和顆粒物PM2.5、PM10以及氣態汙染物SO2、NO2、CO、O3質量濃度的協同同化系統,並利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PM2.5、PM10、SO2、NO2、CO和O3觀測數據進行了一個月的模擬預報試驗,結果顯示設計的同化系統有效提高了氣溶膠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濃度分析和預報水平。該研究成果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英文版第9期上發表。
DOI:10.1007/s11430-019-9601-4
研究發現,同化對不同汙染物預報產生的改善效果有所差異(圖1)。同化對PM2.5、PM10和CO預報的改善效果顯著,產生的正效應能持續到48小時以上。對SO2和O3的預報, 同化的正效應持續8小時左右。NO2的同化效果較差,僅提高了3小時內的預報。經分析,汙染物的同化效果與其生命周期有一定的關係。對於生命周期長的汙染物,同化對改進預報時效相對於壽命短的汙染物要好。
各汙染物預報的驗證指標曲線
同時,作者還分析了汙染物同化效果的空間分布情況(圖2)。從空間來看, 除個別地區外, 同化對全國範圍內的氣溶膠48小時預報都有改善效果。同化對華北地區SO2的48小時預報有明顯的改進。NO2的同化效果較差, 沒有大範圍的改進。除華北、華東以及四川盆地外, 同化對其他地區48小時內的CO預報有改善效果。除西南和西北地區外, 同化對全國48小時內的O3預報改善效果明顯, 而且華南地區的改進幅度高於其他地區。
這一研究結果豐富了氣溶膠和氣態汙染物的研究。它不僅對於空氣汙染物的監測、預報以及控制具有參考價值,而且對於我國應對汙染天氣、大氣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文章源自:科學A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