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發現,米諾斯王宮的規劃確實很像一座迷宮,它有著複雜的廊道和一重重的院落,千門萬戶,鱗次櫛比。往事越千年,或許真的有陌生來客陷身於此,一時找不到歸路。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在湮滅的克諾索斯王宮之畔,今日的伊拉克利翁仍然是克裡特島的首府所在,然而若論島上最美的城市,則非哈尼亞莫屬。乘坐小巴,在舊港附近的舊城區裡穿行,窄仄的道路上車流如織,兩旁飛逝而過的是宛如阿拉丁神話中的建築。陽光西斜,昏黃地照在斑駁的牆上,這樣的景色足以令人迷醉。往上推幾千年,哈尼亞曾經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如今舊日宮牆變作尋常巷陌。此地遍布飯館和咖啡廳,市內市集的雜貨店裡商品琳琅滿目,早已迎來無數遊人,賞見它尋常的美麗。
看遍了人間煙火,不妨到帕特莫斯島一遊,它孤懸於佐澤卡尼索斯群島的最北側。在這座荒僻的小島上有一座修道院,迴蕩著歲月的晨鐘暮鼓。在羅馬時代,這裡曾經是罪徒的流放地。相傳,耶穌的使徒聖約翰就是被流放到這裡,從而有《啟示錄》傳世。今天的帕特莫斯島因地處偏遠而古風猶存。每到傍晚,聖約翰修道院便點亮一把藍色的十字架,在逐漸變得漆黑的大海上,將上帝的光芒薪火相傳。
從這裡繼續向北,薩摩斯島上的赫拉神廟在遠方揭起面紗。這裡已經靠近土耳其,前數千年,曾經是愛奧尼亞文化的中心。除了天后赫拉的神廟,薩默斯島也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出生地。據說希羅多德的名篇《歷史》也在這裡
談及中醫的始祖,人們往往憶起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而若論西醫鼻祖,則非希波克拉底莫屬。無出其外,他也是來自希臘,其出生地就在愛琴海東端,一座名為科斯的小島上。這一帶的島嶼皆以盛產葡萄、油橄欖等經濟作物聞名於世,在突出海面的狹小土地上,有著幕天席地的油綠色。或許酒神狄俄尼索斯獨愛這片愛琴海邊緣的島嶼,使它在美酒與稻粱之間富饒如斯。而歷史仍然沒有忘記這裡,科斯島上有一處公元前4世紀的醫療中心,島上至今仍有優良的礦泉可供人洗浴療養。
愛琴海上另一處聞名遐邇的島嶼,要數羅得島了。公元前3世紀的羅得島海面上曾經佇立著一座巨型的太陽神雕像,當時來往船隻從它腿間穿梭而過,饒有趣味。不過這座名列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雕像很快毀於地震,如今只能在遐想中遇見它的巍峨。
羅得島上老城的鵝卵石路多以古希臘名人命名,比如蘇格拉底街、亞里斯多德路。徜徉在喧鬧的街市當中,不禁想起蘇格拉底的一句箴言,「街上竟有那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途窮守志,古之人誠不我欺。
在敘寫特洛伊之戰的史詩《伊利亞特》之中,海神波塞冬就是在薩莫色雷斯島上觀看戰役的。這座小島位於愛琴海北疆,島上的芬加裡峰是愛琴海上的制高點。當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世界時,薩莫色雷斯曾經是馬其頓王國的重要城市。就是在這裡,出土了堪稱希臘劃時代的最重要的雕塑之一的勝利女神像。女神高昂的身姿和張起的雙翼由於有勝利的眷顧,即使頭顱殘斷,只剩軀幹,也仍然能從她曼妙的肢體上感受到戰陣風華。不過這座雕像如今藏於巴黎羅浮宮,在薩莫色雷斯島上反而無緣一見。
希臘小島散布在神話般的愛琴海上,大都有著茂盛的橄欖樹林,展現著地中海氣候下祖母綠一般的植被色彩。這些破碎的海岸線曾經有過無數神話,讓人不禁唏噓於它的過往。18世紀時,法國文學家夏多布裡昂曾經寫到,「我在阿提刻看見的橄欖樹,您連一片葉子也看不見了;我在阿提刻看見的葡萄,您連一粒也看不見了。連我那個時代的一棵草,我都感到惋惜。我那時連讓一棵歐石南活下來的力量都沒有。」此景雖然在阿提卡半島上,但希臘小島同樣有著這樣亮耀得刺眼的陽光、瀚海,和美麗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