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恐怕不再是問題,未來3D列印或將決定了人的壽命寬度

2020-09-09 月光和曙光

3D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恐怕就是電影,但是你知道3D技術在我們生活中最有效的作用之一是什麼嗎?我們人的一生無外乎是生老病死,醫療健康是我們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有關生物醫療的3D技術。

3D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到合適的材料,毫不誇張的說基本可以達到萬物皆可列印。

3D技術的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與傳統的3D列印相同,主要是應用在體外使用的醫學模設備上,這一階段的大大有利於降低醫療設備的製造成本和增加設備的緊密度,同時對列印時所使用的材料在與生物相容性上沒有實質性的要求

第一階段的是3D列印成果


第二階段:處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已經把3D列印技術的材料做升級,所使用的材料標準為不被人體排斥且產生副作用,這個階段的產品進入人體一般屬於永久性的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卻不能被降解,類似的有假耳移植物、下頜骨移植物。

假耳移植物


第三階段:這個階段在材料上有非常大的進步。不僅解決了被排斥的問題同時可以被人體所降解。該產品植入人體後,可以促進人體中各組織的相互關係同時可以促進組織的再生。例如:仿生的組織工程支架,在這個階段上我國清華大學處在世界頂尖階段。


列印出組織生長並替換缺損組織的一個過程


第四階段:這個階段是最徹底的一種突破,在利用有效的材料基礎上,把整個技術的應用達到一個微觀研究中,類似中國的古話所說的由治本來治標,這個階段作用在最基礎的的生命單位上,使用活細胞、蛋白及其他細胞外基質作為材料,列印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產品,最終目標是製造出組織、器官。這個階段被稱為「細胞列印」或「器官列印」。基本標誌著3D列印進入成熟階段。


「細胞列印」或「器官列印」


目前的3D列印的生物工程技術有哪些呢?

一、人造骨骼

我們正常成人身上總共有206塊骨頭,其中包括了中軸骨和附肢骨骼。個性化定製人工骨骼在臨床應用中需求量特別大,是由於人體骨骼形態不規則,個體形態差異較大。


人造骨骼


二、人造血管

日本國立循環器官疾病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中心研究人員成功研製出直徑僅為0.6毫米的人造血管。人造血管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為人類的血管類疾病有實質性的幫助。


人造血管

三、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具有天然器官組織的功能或天然器官部件功能的材料。人體中的五臟六腑是最容易得疾病的部位了,目前在醫院等器官移植的人往往是賭運氣的。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有獲得器官的機會,未來人造器官的發展,我們基本可以實現哪裡壞了換哪裡的情況。按照這個發展情況長生不老恐怕不再是問題了。


人造器官

四、皮膚修復

列印皮膚組織是該領域最有前景的應用之一,皮膚組織的修復未來將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的行業之一,無論是愛美的女性還是天生有缺陷的人,將會擁有一個嬰兒般的肌膚,恐怕未來很多美容院要倒閉了。

完美皮膚

3D列印的在生物領域的發展,理論上我們真的有可能成為一個不死之身的人。

相關焦點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將研究如何在月球上建房。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如果能夠利用月球自有的材料,利用自動化系統建造結構,在月球上通過3d列印建造房屋,有可能成為現實。在3d列印(增材製造)生產過程中材料是重要的制勝因素,測定材料特性,篩選原材料,是獲取高質量產品的必要條件。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列印住宅不再是「紙上談兵」 華商陸海用3D建築列印技術蓋出一幢...
    3D列印住宅不再是「紙上談兵」 華商陸海用3D建築列印技術蓋出一幢城堡  自 1986 年,全球第一臺商業3D印表機問世以來的 32 年時間裡,3D列印技術已經逐步走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其中的問題在於,需要器官的人比能夠捐獻器官的人多。全世界等著換腎或心臟的老年人排起了長隊,但必須找到完全匹配的器官。因為能夠獲得捐贈,又同時能匹配的器官更像是一種概率事件。未來,3D列印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再生醫學的難題。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文/陳根長生不老,是人們對於超自然的一種渴望與願景。千百年來,人類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從未停止。前有秦始皇大興土木,迷信長生不老之術,甚至派遣徐福和五百對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藥而耗費萬金。後有漢武帝派人求仙問藥,修建高臺承接所謂仙露,連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也不能避免對長生不老的追求。
  • 3D列印肉不再是假設
    有沒有想過未來3D列印出來的肉會出現在你的餐桌上。人造肉這個想法不再是假設,而是真實存在哦,而且在國外已經開始有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肯德基已經在和俄羅斯一家名叫「3D生物列印解決方案」的企業合作,沒多久將推行世界上首塊3D列印雞柳。
  • 3D列印筆「壞了」是什麼原因?魔法貓告訴您如何避免再出現問題?
    3D立體列印筆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但是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屬於新鮮事物。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多的鍛鍊機會,或者吧3d列印筆當做贈送兒童的禮品玩具,讓他們的成長過程更開心,會買三D列印筆只給孩子玩耍。經常,在收到筆沒多久的時候,3d立體列印筆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此外,3d列印技術的進步使得針對患者的可植入結構的設計更具可擴展性,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在醫院現場生產。因此,組裝這些複雜的組織不再需要專門的設備,這反過來減少了與種植生產有關的準備時間。 然而,一個理想的支持系統的開發已經被證明是難以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該技術在醫院環境中沒有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
  • 中國3D列印以及3D列印+的現狀與未來
    南極熊注意到,在「中國(長沙)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分論壇」上,盧秉恆院士做了一個非常全面的3D列印演講分享。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主任,中國增材製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高端醫療器械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盧秉恆院士,在本次論壇上做主題是《中國3D列印現狀與未來》的演講文字實錄。
  • 當代人最大的悲劇,為你送終的人都將長生不老!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巴風指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它完成生長期的5~7倍。比如,馬的生長期為6年,其最高壽命為30~40年;人的生長期一般都在20~25歲之間完成,按這樣推算,人的最高壽命應該是100~175歲之間。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因此3d列印的高價格是導致其面世以來廣受阻礙的原因。但是3d列印的高價格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以下我將分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說明為什麼3d列印的價格如此高。3d列印的材料有些在自然界中是很少存在的,有些即使存在,也很少運用到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更不可能大規模的運用到3d列印中。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人類個體的壽命早就被決定了,科學家:你無法決定自己活多久!
    如果有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人類成為最強大的宇宙文明,或者你自己長生不老。我想大部人人會選擇後者。所以說,生死問題,才是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但是長生不老註定只是一個夢,永垂不朽註定是天方夜譚,只有死神才能永生。在生命科學技術看上去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無法保證任何東西的永垂不朽,就算是旅行者1號身上攜帶的黃金唱片,也只有幾億年的保質期。
  • 新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人類頭髮寬度千分之一的軟凝膠物體
    據外媒報導,或許大家眼中的3D列印物品都是硬的,但實際上它們往往是由軟凝膠製成,就像生物列印身體部位的情況一樣。現在,一種新系統可以讓列印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小得多的物體。 通常情況下,3D列印凝膠材料的過程始於一個充滿水、光敏分子和長鏈聚合物的混合物的腔室。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01懸浮介質標誌著基於擠出的3D生物列印的新時代懸浮介質具有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懸浮和完全封裝印刷材料的能力。首先,懸浮液介質在沒有外加應力或非常低的應力(如重力引起的應力)時表現出固體狀特徵。應用一種應力來克服臨界應力,即屈服應力,將引發流動並使介質呈液體狀。
  • 長生不老不再是夢想,長生不老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一位日本國寶級科學家,山中伸彌他發現了生物界的時空逆轉未來的重大發現。有望走出人類長生不老第一步,長生不老不在是傳說中不可實現的。長生不老可以成為現在!山中伸彌在日本科學界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了,而神奇的是他所研究的領域也是一個聽起來非常神奇的領域。那就是有關長生不老的不可能實現的生物理之領域,山中伸彌對長生不老術還是決定堅持不懈的研究中去。
  • 3D列印出人類頭髮寬度千分之一的軟凝膠物體
    或許大家眼中的3D列印物品都是硬的,但實際上它們往往是由軟凝膠製成,就像生物列印身體部位的情況一樣。現在,一種新系統可以讓列印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小得多的物體。通常情況下,3D列印凝膠材料的過程始於一個充滿水、光敏分子和長鏈聚合物的混合物的腔室。當溶液區域選擇性地暴露在紫外線或可見光下時,光敏分子將聚合物分子鏈結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一種類似腳手架的「蓬鬆」結構。這種結構是一層一層地建立起來的,然後再從它周圍的水中移除,這就是凝膠物體。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