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男嬰患上「貓叫症候群」,這個原因是禍首

2021-01-14 母嬰參考

文|母嬰參考(201700101期)

案情回顧:李芳(化名)結婚一年,老公婚後不久便去外地打工了,留下她和年邁的公公婆婆住在農村,前幾天誕下一男嬰,婆婆十分開心,誰家兒媳婦生了娃,自然是農婦婆婆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就在大家都沉浸於喜悅之中時,發現孩子的哭聲很怪異,像野貓的叫聲,這事就在全村沸騰了起來。

有人說這是野貓轉世,是不祥的徵兆,會給家裡帶來災難,十分迷信的婆婆嚇得不行,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孫子,李芳萬般無奈下就帶著兒子回了娘家,她也很好奇好好的兒子怎麼得了這種怪病,就去醫院尋個究竟。

其實,這是一種出生缺陷,是由於5號染色體缺失導致的,醫學上叫「貓叫症候群」,是比較常見的染色體缺失症候群,由於嬰兒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

貓叫症候群發病率約為五萬分之一,什麼原因會導致貓叫症候群?

1、物理因素:接觸X射線、電離輻射等。2、化學因素:接觸農藥、毒物如苯、甲苯、砷等。3、生物因素:感染如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的感染。

患上貓叫症候群嬰兒除了哭聲像貓叫,還有什麼危害呢?

新生兒的神經系統會遭受損害,智力低下、生長發育遲緩,如2歲後才能坐穩,4歲後才能獨立走路等出現一種痙攣性步態,這種新生兒有50%患心臟病的概率,還會出現一些表象特徵如掌骨短、並指、斜視、鼻梁寬,小下頜、耳位低等。

醫生說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手段,主要對症支持治療和良好的護理,因此對患兒的雙親進行染色體檢查很重要,及時預測風險的可能,減少或者杜絕患兒出生。

面對這樣的結果,李芳心如絞痛,思前想後應該是孕期幹農活期間接觸了農藥所致。(圖片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

相關焦點

  • 嬰兒哭起來像貓叫 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經醫生診斷,是患上了世上罕見的貓叫症候群。該病全世界只有200例,我國僅20例左右,目前尚無治癒方法。更奇怪的是,女兒比普通新生兒愛哭,且哭聲像貓叫,聽得人心裡瘮得慌。於是陳氏夫婦將女兒帶到中山博愛醫院就診。醫生發現,女孩面容特殊,臉呈圓形滿月狀,兩眼距離過寬,外眼角向下傾斜。一聽孩子的哭聲,醫生建議患兒立即作染色體核型檢測。結果顯示,女孩得了世上罕見的染色體疾病——貓叫症候群。【什麼是「貓叫綜合症」?】
  • 上海男孩患罕見病 貓叫綜合症
    你聽說過貓叫症候群嗎?上海一名11歲男童說話聲音如貓叫,害怕光和聲音,只能說10個字之內的短句,沒有吮吸能力,經醫生診斷,男孩患上了罕見的貓叫症候群,這是一種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疾病。  據了解,患者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症候群,為最常見的缺失症候群,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1/50000,女患者多於男患者。貓叫症候群患者通常頭小,圓月臉不對稱,呈驚恐狀;眼距增寬,內眥贅皮,眼角下斜,斜視,白內障,視神經萎縮;鼻梁寬,小下頜,偶見唇顎裂,錯咬合,耳位低,發育不良,頸短。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貓叫症候群是什麼鬼? 貓叫綜合症有什麼症狀?
    8月26日,一則新聞讓許多人忽然聽說了這個怪病。一名11歲的上海男孩,至今無法正常交流,只能說十   原標題:貓叫症候群是什麼鬼? 貓叫綜合症有什麼症狀?     有些疾病,有個看似「很萌」的名字,背後卻承載著無數沉痛與折磨。
  • 一男童患「貓叫綜合症」疑似母親懷孕出問題
    一男童患「貓叫綜合症」疑似母親懷孕出問題 哭聲像貓叫 2011-05-22 10:07:49   來源
  • 貓叫症候群,一種先天性染色體疾病,和孕婦接觸電離輻射有關
    01貓叫綜合症發病率並不算低,同時除了遺傳以外,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貓叫症候群1、流行病學同時貓叫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疾病,所以進行相應的產前診斷就能有效的避免貓叫綜合症的產生。這也就導致了實際上現在貓叫症候群發病率,並不算非常的高,約為5萬分之一。
  • 本市發現罕見「貓叫症候群」
    本報訊(記者顧盈華)近日,本市出現一例罕見的「貓叫症候群」。5號染色體異常,倘若孩子出生,他的哭聲就像貓叫!醫生的一紙診斷,猶如晴天霹靂,讓懷孕6個月的趙女士不知所措。不得已,她選擇了流產手術。趙女士懷疑環境汙染導致染色體異常,但目前尚無定論。  「貓叫症候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
  • 11歲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母親稱最怕他攻擊孕婦
    上海的一對年輕父母的孩子得了貓叫症候群,這一疾病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11年了,孩子僅能說10個字以內短句,不能表示大小便,甚至對其他人攻擊。昨天,一位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醫生和一位兒童醫學中心的醫生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首次對其進行國際會診。
  • 嬰兒哭聲像貓叫 什麼是貓叫綜合症
    「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  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發現一名「貓叫症候群」患兒,兒保科醫生曹卓慧提醒,寶寶有異常,家長要正視,早期幹預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錯過康復黃金時間才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威斯先·詞條] 醫學129-cri du chat syndrome貓叫症候群
    中文:貓叫症候群的臨床症狀通常包括高亢的貓叫聲、智力低下、發育遲緩、面部特徵明顯、小頭畸形、眼距寬大(眼距過寬)、出生體重低、嬰兒期肌張力弱(肌張力低下)。中文:少數兒童在出生時就有嚴重的器官缺陷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不過大多數貓叫症候群患者都有正常的預期壽命。
  • 滬一11歲男孩患罕見"貓叫症候群" 全世界僅200例
    東方網8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的一對年輕父母的孩子得了貓叫症候群,這一疾病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11年了,孩子僅能說10個字以內短句,不能表示大小便,甚至對其他人攻擊。昨天,一位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醫生和一位兒童醫學中心的醫生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首次對其進行國際會診。
  • 11歲男孩患罕見貓叫症候群,在滬接受中美國際會診
    澎湃新聞 孫湛 圖        8月25日,一名11歲的「貓叫症候群」患者,通過上海國際醫學中心(SIMC)的國際多學科聯合會診平臺,得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學遺傳學專家的共同會診。患兒出生時哭聲似貓叫        8月25日9時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門診大樓的二樓診療室,兩名專家正對11歲的「貓叫症候群」男孩及其家長作面對面會診。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
  • 男童得怪病哭聲像貓叫 疑懷孕時母親基因突變
    後經西京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檢查,孩子的病被確診為罕見的貓叫症候群。除了哭聲奇怪外,家人還發現孩子雙眼間距較寬,經常患肺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醫院除了消炎外,還給補充丙種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孩子經過3次住院後,醫生最後也表示束手無策。不過說起孩子最近的表現,任先生又萌生了一絲希望。因為孩子的貓叫聲已消失,身高也和同齡兒童一樣。
  • 新生「男嬰」滿月後變成了女嬰!咋回事?
    新生「男嬰」滿月後變成了女嬰!咋回事?   剛出生時  因較為明顯的生理特徵  福建泉州的寶寶小雅(化名)  被所有人認為是「男嬰」  但是一個月後  卻被醫院確診為「女嬰」
  • 上海環境汙染致胎兒染色體異常 出生後會像貓叫
    上海一女士要求中集遠東貨櫃有限公司停止汙染環境  據新華社上海6月20日電(記者葉國標嚴劍漪)廣受關注的上海浦東「貓叫症候群」案終於有了答案。  胎兒出生後可能患上「貓叫症候群」  今年27歲的趙女士居住在浦東「金橋一景」小區,被告貨櫃公司的生產車間距該小區僅90餘米。  趙女士訴稱,被告系從事製造、修理貨櫃的公司,被告在噴塗貨櫃過程中,未採取任何有效防護措施,甚至進行露天噴塗,散發出大量的油漆揮發物,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令人無法忍受。
  • 新加坡一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
    新加坡一新生男嬰自帶新冠抗體,其母今年3月感染新冠 2020-11-3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什麼是小兒「貓叫綜合症」
    陽陽已5個月仍豎頭不穩,檢查時發現患兒一般狀態及反應差,哭聲細弱似貓叫樣,頭小而圓,兩眼眶距離過寬,下頜小、頸偏短,耳廓低位,雙手呈「斷掌」掌紋。詢問媽媽獲悉:母親孕早期有先兆流產史。新生兒期餵養困難,吐奶明顯,有黃疸遷延史,出生到現在一直喜哭吵,易激惹,哭聲低微。經血染色體分析,確診為5p-症候群,即「貓叫症候群」。
  • 2020鼠寶寶起名取名:新生小孩出生男嬰起名大全
    說到為新生小孩名字,很多朋友都在問,新生兒男嬰該如何起名?大家都知道一個吉祥瑞氣的名字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且能提升孩子的整體運勢。父母在為新生兒男嬰起名的時候,首先要關注名字的喜用神,其次要去注意名字的音義形,這樣的名字才更適合寶寶本身。
  • 8歲女孩患上特納氏症候群 生育能力喪失
    張永斌帶著女兒來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檢查發現,小佳身材之所以矮小,是因為患上特納氏症候群。更因為這個病,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因為特納氏症候群,小佳性染色體缺失了1條,以後都不會有生育能力。」  延伸閱讀:特納氏症候群  也叫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是由Turner在1938年首先描述,也稱Turner症候群。發生率為新生嬰兒的10.7/10萬或女嬰的22.2/10萬,佔胚胎死亡的6.5%。臨床特點為身矮、生殖器與第二性徵不發育和一組軀體的發育異常。智力發育程度不一。壽命與正常人相同。
  • 毒殺「兔唇男嬰」折射優生優育心態畸變
    據報導,7月17日,上海崇明一名剛出生兩天的男嬰,因唇裂遭家人注射氯化鉀致死。男嬰非正常死亡後,醫院報案,男嬰爺爺之後向當地派出所自首供述,在醫院婦產科某醫生「協助」下,以注射化學試劑方式將嬰兒毒殺。目前二人因涉嫌故意殺人被刑拘。  都說人有護犢之心,虎毒也不食子,可一名出生僅兩天的男嬰,居然被親人毒殺,這無疑突破了人倫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