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歡故意傷害一案,因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一文的橫空出世,一周內引爆了全中國。
當刑事個案演變成為社會公共事件時,它所帶來的討論,無疑具有啟發民智的意義,甚至關乎對未來的信心。於歡刺死辱母者,引發了全網千千萬萬條評論,群情激昂的背後,透露的不止是公眾對於歡個人生死的掛懷,更是國人對法治高度關切的生動註腳。
那麼,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裡,於歡案是怎麼引爆全網傳播的?全網十幾億網民的態度又是如何變化的?事件本身又為社會帶來了怎樣的思考?
於歡案的百度指數走勢
讓我們梳理下整個事件的傳播路徑、幾個關鍵的引爆點、以及網民們的態度是如何變化的--
第一推手:南方周末及微信公號
3月25日周六10時43分開始,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陸續開始被《刺死辱母者》一文刷屏。但卻很少人知道,《南方周末》首發,其實是在2天前,3月23日的南方周末官網infozm.com上,僅僅引發了54條評論,也並未引起其他媒體的太多關注。看起來,這仿佛是一篇尋常的案件特寫。
直到兩天後的10:43分,南方周末的微信公眾號運營人員才在微信上推送了這篇文章。然而,社交傳播的先機早已被敏銳的後起者拾起。第二棒的接棒手,是網易和鳳凰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已經被唱衰多年,但傳統媒體,尤其是像南方周末、新京報、都市快報等大報大刊,仍然有最優質的內容和公信力。他們遇到的挑戰是,因為缺乏用戶與移動網際網路運營經驗,往往不能精準地把握移動時代的傳播節奏和調性,只能依靠採編和運營團隊的經驗來判斷一個內容的傳播價值和是否要跟進,卻往往來不及做出最快的反應。
關鍵推手:網易門戶+網易新聞客戶端
從百度指數上可以看到,於歡和於歡案兩個關鍵詞的關注峰值起點是3月24日,這正是網易與鳳凰兩大門戶轉載該文的時間。
3月24日下午,鳳凰網某位編輯發現此稿,並迅速將原先的標題《刺死辱母者》,改為《山東:11名涉黑人員當兒子面侮辱其母1人被刺死》,14:51進行了發布。
幾乎是同時,網易的新聞編輯也發現了此稿。無獨有偶,編輯顯然也對南周原標題不滿意,於是將標題改為《女子借高利貸遭控制侮辱 兒子目睹刺死對方獲無期》,15:13發布。
在這裡可以看出,南方周末原來的標題很有格調,也符合媒體調性;但從網友閱讀量、跟貼量與互動量來看,網媒的標題顯然更受讀者的歡迎。
但正如我們大多數人早就習慣了在手機和pad上看新聞看綜藝看美劇,真正的爆發,出現在移動端。
源於網易門戶與網易新聞app兩端內容的統一,網易新聞客戶端在同一時間節點同步轉載此稿,標題變成了簡潔直接的《母親欠債遭11人凌辱 兒子目睹後刺死1人被判無期》。
值得關注的是,移動端標題與PC端標題之間的差異:"女子"變為"母親",並突出具體數字11人及死亡人數1人--而且這個標題最終也覆蓋了原PC端標題。更重要的是,網易新聞客戶端根據用戶跟貼的產生速度做出了正確判斷,將此稿從普通信息流提到首頁。
儘管幾乎都在第一時間轉載,並對原標題做了修改,但網易之後的傳播勢能卻異乎尋常地驚人,將其他媒體遠遠甩出身後。目前在上,涉及該事件的報導中,沒有任何一條報導的用戶評論數超越網易。截止3月30日12時,網易上的跟貼互動量高達239萬,超出其他媒體和社交平臺至少一個數量級。
從網易跟貼看輿情變化
在一周的時間裡,對所有網民的評論進行統計和語義分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妨從網易239萬跟貼窺得部分現象與細節--
去掉一些純情緒發洩(如傻逼、去死等)且無明確觀點的跟貼之後,發現網易用戶的觀點大致主要有四大類:
(一)負面情緒首先爆發
3月26日前受謠言和不實報導誤導,唱衰司法公平,對聊城司法機關,特別是辦案法官和民警進行語言暴力攻擊的,比如"警察"、"死"、"噩夢"、"侮辱"、"不作為"等高頻詞的出現。但隨著各級公檢法機關的澄清和應對及時,以及知乎、微博上公知和專業人士的知識和觀點普及,在3月27日之後基本不再增長。
(二)感性主張成主流
從人倫和情感角度或同情,乃至力挺於歡,呼籲法院作無罪判決等觀點佔到總跟貼量的三分之一,相關熱詞以"這社會"、"正當防衛"、"良知"、"平安"、"正義"等為主,而大量網民的呼喚,還直接引發了新京報、人民日報的兩篇重量級文章--"《辱母刺死案》法院未認定正當防衛,值得商榷"以及"辱母殺人案:法立如何回應倫理困局"。
(三)呼籲治理高利貸
以"警察"、"高利貸"、"黑社會"、"法律"等為主、呼籲嚴厲打擊治理黑社會和高利貸的聲音。而這一熱門話題也同樣出現在知乎上,其中最熱門的一個回答就獲得了1.6萬個贊同,引發了1305個評論。
(四)後期理性成主流
在中後期看到各級公檢法機關披露的,以及大量媒體後續報導後,越來越多人贊同專家、學者、律師及部分政法專業人士的觀點,從法理角度分析,認為法院判決罪名正確,但應認定為防衛過當,對於歡作減輕處罰的,這一類觀點從3月27日之後增長最為快速,相應的高頻詞為"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正義"、"法律"、等。
整體來看,這次跟貼裡雖然少不了千奇百怪的觀點,但與以往類似公共事件輿論相比,大多數網民都保持了相對理性克制的態度,不懂法的從情理、人倫、道德角度表達個人訴求,懂法的從事實證據、法律條文、犯罪構成、防衛限度進行法理解析。
當然,這一輿情的轉變,不可能是網易新聞客戶端的獨家功勞,這離不開另外幾個大平臺--微博、微信和知乎。
理性討論區:知乎
和之前若干熱點事件從知乎發起不同,這一次知乎上關於"於歡案"和"山東辱母案"的相關話題,大多是專業人士之間的觀點碰撞,從法律、金融、輿論等專業角度進行多方探討,內容以對案件的反思、案件涉及的法律、金融等專業知識科普討論為主,整體內容趨於理性。
知乎上的討論時間大多集中於3月26日-3月30日,30日後熱度下降。
閱讀量大,評論和回答數量多的大多數為知乎上的公知分子,他們由於關注者較多,在事件傳播中成為重要KOL,他們的意見影響了沉默的大多數。
微博:公開發言姿勢最重要
微博平臺在這一事件的傳播中,主要發揮作用的是四類主體:各級政府及公檢法的官微、媒體官微(尤其是黨媒)、公知分子、普通用戶。
這裡可以學習到的是,永遠不要和豬隊友一起幹活……比如,濟南公安的官微。
3月25日,事件剛剛開始發酵,濟南公安聲援同僚本無可厚非,可這種言論實在沒有考慮到民眾的情緒,擺起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說教,引起大量微博用戶的不滿。
這還不夠,3月26日,在民聲鼎沸時再次發聲,疑似指責民眾與法律對抗,自不量力,直接將民眾情緒引爆到對立面。
以上兩條微博,雖然已全部被刪除,但其微博評論區還是能看到大多數為負面評價,如"感謝你們執政為驢,為驢請命,保驢平安,驢民警察。來,再讀一遍宣誓,'我宣誓,我志願成為一名中華驢民共和國驢民警察,我保證忠於驢民,忠於高利貸;要帳可以,打人不行,絕不出警;秉黑執法;恪盡職守,堅決貪腐;全心全意為驢民服務。我願獻身於崇高的驢民公安事業,為實現自己的富裕而奮鬥!'"
相比而言,媒體官微的發聲最多也比較專業,內容大多為事件報導,以及進一步事實披露。
公知分子與自媒體人大多數從自身專業領域對事件作出評論:
微信:傳統媒體評析多
3月26日,"刺死辱母者"事件傳播在微信進入輿論高峰期,出現眾多"山東辱母"、"於歡案"公眾號解讀文章,多篇文章閱讀量達10w+,此時更度出現的是事實披露及事件進展。可以看出,傳統媒體和權威媒體在此類事件中的公信力,仍然遠超自媒體和新媒體。
顧盼:靜待理性和法制花開
最後挑選最有公信力和權威性的媒體文章,以及公檢法體系對於歡案的回應時間表,作為這次梳理的結尾。儘管戾氣仍在,暴力餘波尚存,但看起來,我們有理由去期待更好的未來。
【3月26日10:43】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時間通報於歡故意傷害案進展,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7年3月24日受理此案,已依法組成由資深法官吳靖為審判長,審判員王文興、助理審判員劉振會為成員的合議庭。現合議庭正在全面審查案卷,將於近日通知上訴人於歡的辯護律師及附帶民事訴訟上訴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的代理律師閱卷,聽取意見。
【3月26日11:16】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赴山東閱卷並聽取山東省檢察機關匯報,正在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審查。並強調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有權予以撤銷或變更;發現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有錯誤的,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糾正。
【3月26日11:37】最高人民法院:及時轉發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案件進程的通報。
【3月26日12:50】山東省公安廳:26日上午已派出工作組,赴當地對民警處警和案件辦理情況進行核查。
【3月26日16:27】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對"於歡故意傷害案"依法啟動審查調查,第一時間抽調公訴精幹力量全面審查案件,對社會公眾關注的於歡的行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等,將依法予以審查認定;成立由反瀆、公訴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對媒體反映的警察在此案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失職瀆職行為等問題,依法調查處理。
【3月26日17:27】山東省聊城市:立即成立了由市紀委、市委政法委牽頭的工作小組,針對案件涉及的警察不作為、高利貸、涉黑犯罪等問題,已經全面開展調查。下一步,聊城市將全力配合上級司法機關的工作,並依法依紀進行查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3月29日15:02】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於歡故意傷害一案的再次通報情況,合議庭已於3月28日通知於歡的辯護人,被害人杜志浩的近親屬、被害人郭彥剛的訴訟代理人到我院查閱案卷。
【3月29日15:14】最高人民法院:再次跟進轉發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案件的情況通報。
【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又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
【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辯論中凝聚著法治共識》
【3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於歡案"熱評:靜待花開是相信它一定會開》
本文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 黃家第_NNB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