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谷的哈拉帕文化遺址

2021-02-07 雅昌藝術網論壇

印度河谷文明,先看看這裡的珠子  再敘述印度河谷的哈拉帕(harappa)文化遺址,可能大家都覺得這些珠子似曾相識  以前我們都把它們籠統的歸在西亞

其實它們最早就出現在印度河谷 而且延續了上千年時間 並廣泛影響了周邊和遙遠的地域


這是公元前2500年  哈拉帕文化的滑石小印章  
這樣的小東西一般不會超過2釐米的直徑  國外的裝飾品研究也把這類小東西歸在珠子(beads)
哈拉帕已經有文字  只是我們不能釋讀  印章上的符號就是他們的字型


這粒雙面的滑石印章直徑大概只有1.5
也是印度河谷公元前2400年_ 前2200年的作品
圖案和工藝都很了得  如果碰到這樣的珠子一定買下
國外的售價高達700美圓



原來我們以為費昂斯只是埃及的工藝
哈拉帕的發掘證明印度河谷在公元前2000年也大量生產費昂斯(faience)
如果說中原的費昂斯有西方技術的淵源 
恐怕從印度河谷經阿富汗和中亞過來更有可能



這麼好的工藝以為是新的 原來是印度河谷4000年前的東西



貼兩張線圖  願意深入研究的喜歡這種圖  一目了然




看看下面那張雞骨白小管的圖片
我一直疑惑雞骨白是一種後期加工工藝
這樣的珠子以前的眼界是夏家店 甘肅一帶 川西北這一線所謂"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出 年代在戰國或者更早
現在看來 這條所謂傳播帶應該極大地擴展
如果留心一下這種珠子的分布點 就會發現正好是費孝通先生定義過的"民族走廊"




前面說過 印度河谷的珠子對周邊和遙遠地區的影響長達千年
他們主要是得這一地區豐富的寶石 半寶石和貴重金屬資源所賜
這一傳統直到今天仍舊是印度 阿富汗等地的強項
珠寶的手工藝在這裡是無以復加的精緻
款式設計是無以復加的繁複和華美




美品是耐心和技藝的結晶






相關焦點

  • 古印度文明:為什麼興起於印度河,而不是自然條件更好的恆河?
    ,接著在印度河下遊的荒漠中,挖掘出一座佛塔的廢墟,繼而發現了古老的摩亨佐·達羅遺址,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遺址,城市的規劃與建築水平都讓人驚嘆。哈拉帕文化遺址二、森林系統與草原系統的交匯地帶,有利於農耕文明的誕生如果說氣候條件為印度河文明的誕生創造了外部條件
  • 印度河不屬於印度?古巴基斯坦可以算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按說印度河,顧名思義應該是在印度境內,可為何在巴基斯坦國內?打開世界地圖,找到印度河,你會發現:原來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整條河流經地、入海口幾乎都在巴基斯坦境內,跟印度這個國家幾乎沒什麼地理位置關係。那為什麼這條河還叫印度河呢,其實河的名字用了千年沒變,只是它從來不屬於印度這個國家。印度真正以一個國家為概念的劃分還是在1947年,從公元2600年開始,到近代宣布成為一個國家,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以一個地域概念、一個文化範圍概念、一個宗教概念而存在於這個世界。
  •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5個有趣事實
    印度河流域文明,也被稱為哈拉帕文明,它持續了至少1600年。
  • 北緯30度集結號:良渚古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巴比倫遺址
    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江蘇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一處文化遺址、一處自然遺址近日雙雙入列《世界遺產名錄》。瀏覽相關新聞報導,當筆者看到位於伊拉克的巴比倫古城遺址也在本次世界遺產大會上入選世界遺產時,也不禁唏噓感嘆。
  • 從地理,氣候和人文看印度文化中別樣的精神世界
    今天分享印度文明,也就是玄奘不辭辛苦去取經的地方。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還不一樣。在地理上古印度指代的是南亞次大陸,該板塊分為三部分:印度河,德幹高原(Deccan Plateau)以及印度半島最南端。範圍比今天大很多。
  • 滇文化瘤牛形象研究
    雖然很難說哈拉帕文化對滇文化產生過影響,但不排除公元前4世紀左右,雲南由印度引進瘤牛後與當地普通牛雜交的可能。根據考古學、文獻資料以及遺傳學以mtDNA 的研究成果,雲南很可能就是中國最早引進瘤牛的地方。瘤牛傳入中國的路線不大可能從北方傳入,但有可能從印度、東南亞進入雲南。由於橫斷山區高山深谷的阻礙,儘管蜀身毒道是古代雲南赴印度的最短行程,但通行的可能性較小。
  • 錢塘江上遊的「上山遺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2000年9月,他們來到了浦陽江的源頭浦江縣,先在黃宅鎮發掘了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遺址,在錢塘江南岸首次發現了良渚文化遺址——「良渚人」跨過錢塘江了,大家都很興奮。  在發現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遺址之後,考古隊員又在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了夾炭陶片、大口盆、石磨盤、石球。蔣樂平根據附近的「上山堰」老地名,稱它為上山遺址。
  • 衛星地圖看加勒萬河谷屬於我國境內,為何印度要越界挑釁?
    根據新聞報導,中國和印度軍人在加勒萬河谷爆發嚴重肢體衝突,印度軍方稱印軍有3人死亡,根據知情人士,中方也有人傷亡。根據衛星地圖看到加勒萬河谷屬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山區,是中國領土,當地管控情況十分清楚,這次印度為何要越界挑釁?
  • 《新華每日電訊》:「上山遺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2000年9月,他們來到了浦陽江的源頭浦江縣,先在黃宅鎮發掘了��(��字為上不下直,讀作kuò,意為不直)塘山背遺址,在錢塘江南岸首次發現了良渚文化遺址——「良渚人」跨過錢塘江了,大家都很興奮。在發現��(��字為上不下直,讀作kuò,意為不直)塘山背遺址之後,考古隊員又在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了夾炭陶片、大口盆、石磨盤、石球。
  • 青藏高原的戰略要地及重要門戶:加勒萬河谷口
    這次中印邊界衝突就是因為印度士兵非法越界,從拉達克地區跑到我國阿克賽欽西部前沿的加勒萬河谷口而引起的。印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因為加勒萬河谷口是青藏高原的戰略要地及重要門戶。加勒萬河谷呈東西走向,向西與呈南北走向的印度控制的什約克河谷垂直,兩個河谷呈T字型分布,所以,加勒萬河谷口直接對著什約克河谷,就是T字兩條線的交接點。
  • 印度的象徵動物為什麼是虎不是牛?歷史有淵源,英國有「功勞」
    由於歷史和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牛(尤其是白色瘤牛)在印度人心目中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不能被隨意宰殺和食用。早在5000多年前,也就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亞次大陸以前,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就已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歷史上一般會稱之為「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
  • 神奇的印度民族:黑皮膚的是白種人,黃皮膚的也是印度人
    印度神像比如美國,美國是移民國家所以他是白種人為主但夾在了黑人和黃種人。巴西也是混血國家,白人和黑人混雜造就了超強的足球帝國。然而全球人種最雜國家不是美國也不是巴西,而是南亞第一大國:印度。印度的人種情況有多複雜?讓米君細細道來。印度的少數民族(即部落民族)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現有400多個少數民族,約有5900萬土著部落民。
  • 話說印度歷史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包括:阿拉伯大半島,印度大半島,中南大半島。印度大半島,或稱次大陸,包括三大區域:北印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印的德幹高原,和印度半島南端。印度新石器時代總體來說晚於兩河流域。3、哈拉帕部落,前2300年至前1750年: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三千年代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所在地哈拉帕(在今旁遮普)命名,達羅毗荼人的哈拉帕部落,處於青銅時期。
  • 古DNA證據顯示:熱帶印度野牛、犀牛曾活躍在青藏高原
    5200年前,青藏高原東北部馬家窯文化先民狩獵印度野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的場景復原圖。(本圖由董廣輝設計、張馬家窯文化的狩獵資源長期是個謎山那樹扎遺址,坐落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甘肅省岷縣縣城以北10公裡茶埠鎮洮河西岸的一級臺地上。
  • 印度在加勒萬河谷找事兒?哪裡來的自信?一起回看當年那場戰鬥!
    印度又在邊境找事兒?我們一起回憶當年加勒萬河谷那場戰鬥!洞朗地區的衝突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沒想到全球疫情正在爆發之際,印度又不老實了,竟然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試圖單方面改變管控現狀!加勒萬河谷地區,英武在部隊的時候,因為涉及到所屬部隊曾經在1962年10月痛擊過印度軍隊,比較熟悉,在這裡將相關的一場戰鬥分享出來,讓大家也領略一下當年部隊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