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原住民從公元前3000~前2000年就在世代居住美洲大陸,我們熟悉的稱呼「印第安人」,在英文裡和亞洲的印度人是同一個詞彙「Indians」。
原因可能很簡單,就是因為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率船隊從西班牙向正西方揚帆出海。他的目的地是印度和中國。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他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其實他發現的是一個新的大陸,位於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以為到達陸地時接觸到的人是印度人(Indians)。
儘管人們不久就意識到了這個錯誤,但Indians名字仍然被使用至今,只不過我們的翻譯將它和印度人區別開來,叫做「印第安人」。
同樣,中美洲的島嶼也被稱為「西印度群島」,而不是哥倫布最初想到達的「東印度群島」。
在20世紀70年代,學界開始宣傳「Native Americans」(美洲土著居民)一詞,有些人認為它更準確地表達那些世世代代在美洲繁衍生息的原住民,而且沒有歧視。然而,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任何在美洲出生的人,不管是不是土著人,都可以被視為是美洲本地人「Native Americans」,而且「Native Americans」現在還包括夏威夷或阿拉斯加的原住民。
從學術角度看"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Americas" (美洲土著人民,indigenous本地的,當地的,土生土長的)是最準確的術語,但在日常交流中不夠朗朗上口。
現在Native American在媒體上比較流行,但是印第安人(Indians)這個詞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美國,印第安人的官方法律術語是American Indians(美國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尤其是那些老一輩的人繼續稱自己為Indians。
對於如何稱呼新大陸發現之前的美洲原住民,爭論可能繼續下去,但Indians這個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詞,卻根深蒂固,在美國,乃至南北美洲都還在廣泛使用。
這是不是一種精神上的殖民?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