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是咱們華夏的後裔?研究表明,夸父追日可能追到了美洲

2020-12-06 筱凡凡情感

夸父追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耳熟能詳的民間神話,夸父的精神也一直被後世人讚揚。可夸父追日僅僅是一個神話,夸父的存在不能根據這樣一個荒誕的神話來進行考究。那麼,夸父是誰?他到底又是為什麼會「追日」。

「夸父追日」的故事出自於《山海經》,但《山海經》中關於夸父卻有兩種記載,一種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段故事就是我們常說的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為了追日,喝光了黃河和渭水的水,他本想著去北方的大澤飲水,卻在路上渴死了。

而另一個故事則出自《山海經·大荒北經》,「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與第一個故事不同的是,第二個故事中的夸父被應龍所殺,而夸父全族同樣被皇帝的應龍所殺,血濺之處,化為桃林。

這兩個故事描述的是完全不同的,但第一個故事的重點是追日,第二個故事則主要側重於「應龍殺夸父」的傳說。其實仔細分析,這兩個故事之間是有聯繫的。

上古時期,部落之間爭鋒不斷。當時最大的兩大部落黃帝部落與蚩尤部落爆發了戰爭,而夸父所在的部落,極有可能是支持蚩尤的。

神話傳說中的應龍是黃帝座下,掌管著水,而「將飲河而不足也」則是應龍與夸父仇恨爆發的原因。最終,蚩尤敗落,夸父一族只能撤離領地,開始逃亡。

所以所謂的夸父逐日,其實是被動的逐日,因為太陽在西方,所以夸父是在一路西撤,在撤退過程中,部落中不少人都因饑渴而死,並且還要應對應龍的追殺,這讓部落承受了滅頂之災。

但最終,夸父一族憑藉堅持不懈地精神,到達了新的陸地。而他們最終的歸途,應該就是美洲。

很多人表示難以置信,但不少證據表明,華夏一族早就踏足美洲大陸。1993年,一名名叫亨莉埃特·默茨的美國女律師,出版了一部名為《幾近褪色的記錄》

她按照《山海經》的指引,自己用腳像古人一樣去丈量了書上記錄的山水,結果發現,《山海經·東山經》中記載的四道大山,正是現在美洲的山川地形。在2200英裡全程中,誤差僅在20英裡內,這在幾千年前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了。

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慧深的和尚,聲稱自己來自扶桑國。所謂的扶桑,並不是今天的日本,而據說是距大寒以東兩萬裡的地方。翻閱現在地圖可以得出,從中國向東一萬公裡,已經到了美國西海岸了。

在後來的《梁書》中,有著關於扶桑國的詳細記載,就是根據慧深的描述寫的。根據書中記載,扶桑國人頭頂長有羽毛,臉上畫有白色的花紋,而這正是印第安人的傳統扮相。

很多年以後,在對印第安文明的勘察期間,考古人員在墨西哥和美洲一些古老印第安部落遺址裡發現了坐佛雕像,證明了慧深確實到過美洲,而且安全地回來了。

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中,流傳著很多類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如月宮中有月兔,十個太陽以及龜負大地等。專家們也通過測定印第安人的基因,發現其基因結構與華夏人極為相似,確定了印第安人與華夏人有著難以名狀的聯繫。

如此看來,夸父追日可能最後真的到了美洲,而後來的印第安人就是夸父部落的後代。

其實,《山海經》中還有很多神奇的東西,值得我們去閱讀,去研究。但是由於《山海經》成書時間太早,因而現在人閱讀起來會感覺十分費勁。

為此,我為大家推薦這一套《山海經》全集。該套書籍不僅收錄了《山海經》足本原文,而且帶有相關的翻譯和註解,部分場景還帶有相關附圖,以方便讀者閱讀。

均採用全自動裝訂工藝,經久耐用,無論怎麼翻頁,都不會掉頁。

另外該書採用書盒包裝,以保證長期存放不易磨損。

該書全套目前僅售49元,非常實惠。

大家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的故鄉來自俄羅斯?研究發現美洲原住民來自西伯利亞
    包括印第安人和俄羅斯人在內的現代民族具有這一共同祖先的DNA。關於北美地區和南美地區居民具有西伯利亞起源假設的遺傳學證據於2015年出現。一個科學家團隊分析並對比了31個來自美洲、西伯利亞和大洋洲原住民的基因組。研究人員還將獲得的數據與從遺骸化石—骨骼和木乃伊中提取的古代DNA解碼結果進行了比較。
  • 愛斯基摩人到底是不是華夏後裔,這幾點論據證明了一切
    一直以來,人類就對於自己的起源來自於哪裡很好奇,印第安人一直都被我國認為是我們在海外流散的華夏後裔,雖然目前有一些證據證明可能有聯繫單無法確實說明,如今還有一個種族也是因為外貌和他們的文化和我們相似,所以被認為可能是華夏後裔之一,這個民族就是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
  • 發現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文明的開拓者
    發現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文明的開拓者到底是誰最先發現了美洲?長期以來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打開美洲發現史,我們常常看到「美洲最初是由哥倫布發現的」,這是已經寫進世界探險史中的內容,這個結論也有問題嗎?是的,這只是西方關於世界的「發現史」,並不是全球認同的發現史。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美洲是美洲人發現的。這樣的答案當然最接近真實。哥倫布所見到的美洲印第安人,並不是土生土長的,他們的祖先是從遙遠的地方遷移而來的。美洲大陸並不是他們的形成和演化的故鄉。
  • 美洲殖民者到底殺害了多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後代去哪了?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幾乎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據說哥倫布一直堅信地球是圓的,所以一直往西也可以到達東方,而他踏上今天的西印度群島時,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加勒比土著,他覺得這些肯定不是中國人,應該是處於熱帶的印度人,就把他們叫印第安人,意為印度人,西班牙文叫indios,英文叫Indian,即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
  • 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山海經》有記載,專家:你看看印第安啥意思
    可是在遠隔重洋的美洲,印第安人一直保持著祖先的傳統,過著最原始自然的生活。印第安人可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民族之一,他們不但有自己的歷史與文化,而且還具備自己獨特的生存智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範圍內獨特的風景線。可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印第安人居然與中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聽起來讓人目瞪口呆。
  • 印第安人的糧食——美洲野牛,一種直接影響印第安人命運的動物
    北美野牛 美洲野牛的天敵很少,雖然灰狼、毒蛇、美洲獅、棕熊和郊狼等野獸都會攻擊野牛 對北美大平原上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野牛是一種神聖的動物,它在平原印第安人的文化、精神和經濟生活中扮演完整而全面的角色,它幾乎能為當地的印第安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
  • Indians還是Native Americans,美洲原住民為什麼叫印第安人?
    美洲原住民從公元前3000~前2000年就在世代居住美洲大陸,我們熟悉的稱呼「印第安人」,在英文裡和亞洲的印度人是同一個詞彙「Indians」。原因可能很簡單,就是因為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率船隊從西班牙向正西方揚帆出海。他的目的地是印度和中國。
  • 瑪雅人極有可能是中國人後裔?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整個瑪雅文明,事實上瑪雅文明一直是歷史學家研究的熱點之一。瑪雅文明指的是古代印第安文明,存在於如今的北美地區,其在天文、數學、藝術等多個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甚至還有人說,瑪雅文明是意外闖入地球的外星人遺留下來的產物。
  • 瑪雅人是中國人後裔?北美專家研究《山海經》後,給出驚人答案
    在上個世紀,《山海經》曾得到美國專家的熱捧,許多專家試圖通過《山海經》來研究太平洋兩岸的文化關係。一個"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論題",也引起了美國學術界的方法關注,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探討。其中,就有美國專家提出,山海經實際上是記載了美洲大陸的地理和物產特徵。特別是《東慌經》中,非常精確的描寫了內達華州的黑色石、金塊,以及舊金山地區的海報和會裝死的美洲負鼠等。
  • 印第安人的祖先 曾在白令海峽大陸橋上滯留上萬年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康妮·穆裡根(Connie Mulligan)說:「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就是白令海陸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他們與亞洲人變得不同,並開始成為美洲土著人。」自從那以來,其他遺傳學發現也進一步支持停滯假說。伊利亞斯及其同事們甚至提出,人們可能在白令海陸橋上停留了長達上萬年時間。
  • 《食史百味》印第安人的生命之源:美洲野牛
    對印第安人來說,平原上奔跑著的野牛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甚至是製作生活必須的衣物和住所的重要資源,野牛和平原上的印第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一起共存亡。參與這場收購案的人中,沒有一個人想到要了解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的想法,徵求這些居民的意見。可是,這就是西部開拓的開始,在僅不到100年的時間裡,美洲野牛文化就迎來了它的終結。
  • DNA證據顯示:800年前玻里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曾經混血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玻里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之間的史前接觸。一些線索表明,玻里尼西亞島民和美洲原住民在某些時候聯繫在一起,例如,在玻里尼西亞人的考古記錄中發現了美洲大陸的作物,包括紅薯和葫蘆。相反,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表明,到1150年時,玻里尼西亞-美洲原住民已經到達南馬爾克斯群島,距離拉帕努伊島超過3500公裡。從那裡開始,這些古人繼續前進,到1200年到達北馬爾克斯群島,1230年到達帕利澤和曼加雷瓦,最後到1380年到達拉帕努伊。
  • 如果您是這個姓氏,那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波斯」人後裔
    在古文當中,「華夏」這一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尚書》當中,裡面提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人認為,「夏」取自於夏水(即漢水),而「華」以華山得名,因此古籍當中以「華」和「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蠻夷。
  • 病毒和戰爭:歐洲人藉助天花徵服美洲,印第安人死亡多達幾千萬
    這個時代,歐洲人通過航海運動發現了非洲南部,美洲以及到達亞洲的海上路線。然而,發現就是一場災難。在此之前,美洲幾乎和亞洲是隔絕的,美洲的土著居民在這裡建立了相對落後的文明,如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等。當1492年哥倫布的船隻到來之後,一切都變化了。
  • 毛利人為臺灣人後裔?最新研究表明確實如此
    昨日,英國每日郵報發表重要研究報告, 科學家們提取了778具在大洋洲及東亞地區的屍體頭骨,經過最新的DNA比對研究,紐西蘭毛利人以及大多數大洋洲島民都是中國臺灣居民的後裔。研究表明,在4萬年前,當時的人類就已經從東南亞擴展到了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有澳大利亞。那時候這些地方都有人生活。但是大洋洲的這些島嶼卻沒有人生活。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印第安人喜歡把定居點建在山脈上的山谷間,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超過7千萬,但南北美洲加起來超過4200萬平方公裡。
  •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對此加以概括,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華夏論,也就是說,它代表了整個華夏地區,即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第二是地域論,就是中國的某個局部地區。第三是世界論。華夏論毋庸多言,但我以為有必要介紹一下地域論。地域論認為,《山海經》所描述的只是古代中國的局部區域。
  • 美洲不是德國的殖民地,為什麼德國人後裔遍布美洲各地
    由於當時德國尚未統一,所以德國走在了這次殖民擴張的後面,德國人僅僅在小威尼斯(委內瑞拉)獲得了一些有限的特權。不過儘管德國人在美洲沒有什麼殖民地,也沒有什麼勢力,但德國人後裔遍布美洲各地,德裔是美國第一大族群,人口高達數千萬,巴西的德國人數量超過500萬,阿根廷、智利等地德國人數量也非常龐大。既然美洲不是德國的殖民地,為何德國人會遍布美洲各地?這就要從大航海時代說起。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咱們一起用最接地氣的風格品讀美國歷史,話說咱們所熟悉的美利堅合眾國,他是在1776年有一堆來自歐洲的白人所建立,但今天要說的故事,要遠遠早於這個時間,關於人類是從什麼時候,走的什麼路徑第1次踏上了美洲大陸這個事,一直比較有爭議。
  • 初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有多狠?看看他們怎麼禍害印第安人就知道了
    引言每次翻閱歐洲人剛殖民美洲的歷史資料時,我都會為西班牙人的種種做法感到不齒,因為那些西班牙殖民者為了財富,竟如此殘酷對待無辜的印第安人,以至於將許多地方的印第安人都推向滅種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