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不再「安」與「防」 國內機器視覺市場步入洗牌期

2020-12-06 科技今朝

「自從小區今年安裝使用了華為好望高空拋物智能預警解決方案後,對高空拋物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對於高空拋物行為的追溯也做到了有據可依,同時,社區內加強宣傳引導,對文明社區的建成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水清木華園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水清木華園小區這樣的案例並非個案,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高空拋物事件頻頻發生,一旦造成人身傷亡和重大財物損失等嚴重後果,需對肇事者追求法律責任,然而在高空拋物的行為產生嚴重後果時,往往因為樓層太高看不清,難以追溯到責任人。

為了解決小區內的高空拋物行為,據水清木華園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也找過一些三星和索尼的品牌代理商,但這些大公司並沒有高空拋物這類產品。同時,他們也測試過一些國內的品牌產品,功能性上不如華為的完善,像高空拋物的軌跡等等,普通方案因缺少實時性,定位樓層難,回查十分繁瑣。因此他們最終選擇了華為好望高空拋物智能預警解決方案。

水清木華園小區的高空拋物案例也讓機器視覺這個新領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據了解,機器視覺是人工智慧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其通過使用光學非接觸式感應設備,自動接收大量真實場景圖像數據並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獲得信息以控制機器或流程。

記者了解到,國內機器視覺雖然起步晚,但卻發展迅速。GGII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65.5億元(不包含計算機視覺市場),同比增長21.8%。2014-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8.4%,並預測到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155.6億元。

「到了2025年,人類將進入『超級視野』時代,我們將看見以前看不見的,感知以前感知不到的。同時,隨著『人機協創』,97%的企業將用智能來武裝。因此,我們預判到2025年全球14%的家庭將擁有家用智慧機器人;智能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華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在全球機器視覺領域巨頭林立,但在中國市場,更多呈現出公司數量多、規模小、業務壁壘複雜的狀況,很多傳統的安防企業,有端無雲。今年2月,華為智能安防正式更名為「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並成為國內唯一具有「端、邊、雲」全產業鏈技術的廠家,市場也終於迎來了破局者。

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表示,華為智能安防發布HoloSens全新品牌,主要是詮釋全息感知的全新定位。同時在加速進入「5G+AI」的時代背景下,以「視頻+AI」為核心的華為智能安防也不再局限於「安」與「防」,華為希望可以承擔更多,用「機器視覺」,助力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據了解,機器視覺應用目前正從工業領域延展到非工業領域,以實現對事物的定位、檢測、測量、識別和判斷。機器視覺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安防、消費電子、工業視覺、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GV(自動引導車)、機器人等。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作為一個未來多場景的解決方案,機器視覺從「看清」到「看懂」再到「應用」,中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和不確定性。此外,機器視覺並非是單一技術,而是一個聚合多學科與應用技術的完整綜合解決方案,需要企業兼顧核心技術縱深與布局寬度,並且不允許存在短板,因此對企業的實力是一個綜合性的大閱兵。

「雖然人工智慧備受期待,但是算力昂貴,算法成本高,生態封閉。華為的目標是做老百姓都用得起的人工智慧,正如千元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與普及,標誌著AI走進千家萬戶。通過AI的落地,華為智能抓拍和識別攝像機已經做到百元級,我們將真正用AI實現普惠,讓普通功能機退出歷史舞臺。同時,華為機器視覺將用『端、邊、雲』協同的方式,引領智能化的進程。」段愛國說。

洪仕斌認為,華為等科技巨頭的入局,推動了國內機器視覺行業的重新洗牌,在優勝劣汰的趨勢下,不管是國內外企業競爭,還是國內企業競爭都會加速白熱化,強強聯合、強弱兼併的事件也將不斷上演,只有真正實力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安防領域機器視覺發展回顧與展望
    一、機器視覺技術發展與應用遠超規劃預期 「十三五」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提出「深入研究和應用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前沿技術並取得若干突破」;在措施與建議中提出要推動「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生物特徵識別、安保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提升智能技術在安防各領域的實戰應用和效能」和視頻結構化等智能化應用。
  • 三維視覺全棧技術賦能 的盧深視榮獲2020中國安防新基建創新品牌獎
    數據統計顯示,當前我國已有500餘座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參與企業、科研院所達數十萬家,預計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的盧深視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千萬級甚至億級人口城市不斷湧現,而同時,「新基建」安防不再局限於傳統大安防產業,促使機器視覺技術應用到更深入、更碎片化的應用場景,如智慧社區、智慧樓宇等。
  • 機器視覺概念股有哪些?機器視覺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實際上,華為機器視覺產品線的前身是華為智能安防業務,今年2月才更名為華為機器視覺。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名稱變化,而是體現了華為公司對這塊業務全新的戰略定位。因為機器視覺不僅是數據基礎設施重要的一環,也與多個行業場景有結合的可能。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指出,機器視覺與生活、娛樂、通信、生產、安全的深度結合,將是一個千億美元的巨型市場。
  • 機器視覺和智能圖像處理技術之間的關係
    9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和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視覺的理論和應用得到進一步發展。 進入21世紀後,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速度更快,已經大規模地應用於多個領域,如智能製造、智能交通、醫療衛生、安防監控等領域。目前,隨著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機器視覺技術正處於不斷突破、走向成熟的新階段。 在中國,機器視覺的研究和應用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
  • 安防的「江湖」
    一開始,當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不斷擴張時,許多人認為他們的目的是要滅掉國內中小安防企業,統吃市場。到最後卻發現,他們要滅掉的不僅僅是國內中小企業,還有國際安防巨頭。  此後,外資安防企業的紛紛撤離中國市場。杭州不但成為中國安防市場中心,還贏得了「世界安防看中國,中國安防看杭州」的美名,並一直保持至今。
  • 智能圖像處理 讓機器視覺及其應用更智能高效
    編者按: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工業4.0」都離不開人工智慧,離不開計算機視覺,而智能圖像處理是機器視覺的核心技術,隨著圖像處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會有力地推動機器視覺的迅速發展。
  • 對話華為機器視覺總裁段愛國:大數據時代,安防「碎片化」是個偽命題
    華為安防的終局是什麼?段愛國:華為看到的不是安防,是整個智能世界。4G時代,智慧型手機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帶動了人與人之間的聯接;5G時代,感知帶動產業物聯網發展,深化物與物的聯接。而機器視覺正是萬物感知的入口,是智能世界的眼睛。
  • 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落地,智慧機器人產業的持續發展,機器視覺正迸發出更加強勁的活力。GGII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市場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8.4%,預測到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155.6億元。
  • 機器視覺人臉識別技術在智能商業中的應用
    現任曠視科技(Face++)智能商業產品線資深總監的宋晨在第17期RobotXDay上與聽眾分享了人工智慧機器視覺領域中的人臉識別
  • 國內3D視覺市場添變數
    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成熟,機器人、無人機、智慧安防以及智能製造等領域都與人工智慧進行深度融合,而機器視覺技術成為變革力量的代表。  更為重要的是,他掌握的「inEyes」3D仿生視覺技術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模仿生物構造的3D視覺技術。一旦經市場驗證成功,這也將成為3D深度視覺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 十大國內智能安防攝像頭品牌排名
    中國的安防監控市場長期被洋品牌所佔據,深圳的安防監控產品,在資金與技術的積累之中慢慢地與洋品牌展開了競爭,於同電視行業一樣,國產監控攝像頭品牌由於技術和質量的快速提高而漸漸稱雄市場,有壓倒洋品牌監控攝像頭的趨勢,以下是經過統計調查後得出的一個智能安防攝像頭品牌排行榜,根據市場佔有率來定,雖片面,但也算是一個比較公正的排行。
  • 誰將成為未來機器視覺應用領域的王者?
    正是有了CMOS圖像傳感器,機器視覺早已不再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專屬名詞並已經輕鬆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因此也有了「消費級機器視覺」這一新興領域及概念。連商場裡也不乏智能互動電子屏、智能穿衣鏡等基於AI及機器視覺的交互類智能視頻設備的身影。 總體來看,CMOS圖像傳感器已藉由「消費級機器視覺」的紐帶與我們的生活完美契合在了一起。
  • 後浪超前浪,商湯曠視等AI獨角獸成機器視覺超級玩家
    機器視覺應用,四大AI獨角獸佔主流人工智慧與各行業融合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尤其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紮根垂直行業應用的企業將會迎來爆發式發展,諸如圍繞機器視覺四大獨角獸備受資本青睞。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曠視、商湯科技、雲從科技與依圖科技在近年來吸晴無數,並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 華為發布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
    [深圳,2019年10月29日] 今日,主題為「洞見當下,預見未來——5G+AI+視頻,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的華為智能安防產業峰會在深圳召開。在會上,華為推出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重新定義智能安防新生態模式。
  • 創科視覺:開創國內3D機器視覺新高度
    在3C電子行業,機器視覺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無論是零部件的檢測還是整機產品的檢測,機器視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作為自動化設備的「眼睛」,機器視覺對企業進行智能化轉型升級也尤為重要。而作為國內最早投身視覺軟體開發的企業之一,創科在機器視覺領域可謂積累深厚。
  • 年輕人的家居智能安防設備推薦:花小錢解決大問題
    【科技犬】在智能設備的普及過程中,家庭安防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而智能安防設備產品也在不斷細分,並逐漸從屋內轉移至屋外。全屋智能作為與用戶連接最緊密的場景,需要嚴密的安防提供保障。而既然做安防,那麼安全無疑是第一位的,而給人用的東西,也必須要易用。門鎖作為第一道安全防線,更加需要對安全性進行嚴苛考核。
  • 皓圖智能:通過3D行為識別技術改變傳統安防監控
    隨著近兩年人工智慧與安防行業的結合日益緊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倡「智能安防」的概念,並且以此為中心出現了一系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用平面的眼光看待立體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這句話恰到好處的描述了現有安防監控行業遇到的技術瓶頸。藉助2D圖像技術的傳統監控設備中看到的平面影像無論多麼高清,都無法實現精準的行為識別。
  • 機器視覺實現逆襲,視覺系統有望貫穿AI全產業鏈
    而隨著科技業新技能迭出,視覺系統的應用範疇新窗口還在被一一翻開。從工業機器設備人、安防監控和工業檢驗再到虛擬實境、全自動駕駛汽車、機器設備人、智能都市和物聯網等,視覺系統在應用範疇的存在感越發增強。這使得視覺系統技能不只重回與機器設備人齊頭並進的高尖水平,還儼然成了一項中心關鍵技能。而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加快布局無疑正是看中了該行業無限寬廣的應用前景。
  • 港科大教授權龍:三維視覺重新定義人工智慧安防
    權教授表示,人工智慧的核心是視覺,視覺定義了智能安防,但現在的視覺仍局限在二維識別層面,未來三維視覺重建將會成為最重要的任務, 它也將重新定義智能安防。權教授也談到,現在計算機視覺本質上是大數據統計意義上的分類與識別。
  • 智能家居系統也能當孩子的「編程實驗基地」
    智能家居新徵程——從「有錢人的玩具」到「走入尋常百姓家」國內消費市場對智能家居的認知,源於比爾·蓋茨斥巨資建造的未來屋——燈光、家電設備、門窗、暖通、可視對講、安防等各個方面,都融入了智能家居大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