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今年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延禧攻略》了,劇中傅恆大人和女主角魏瓔珞的感情線牽動了無數人的心。結局中傅恆為了採集聖心草而中了緬甸的瘴氣最後病死,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麼大家不禁要問,瘴氣到底是什麼呢?連英勇善戰的將軍都因此喪命。
根據我國《現代漢語字典》上的解釋,瘴氣指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簡單的說,瘴氣是熱帶原始森林裡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其實古人對各種疾病包括瘴氣認識非常有限,實際上的致病的瘴氣絕大多是由當地的蚊子群飛造成的。在熱帶雨林地區,大量帶有瘧原蟲病原體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飛行,從遠處看去就像一團烏黑黑的氣體。人和動物被它們叮咬過之後,便會感染瘧疾。其實不光是劇中的傅恆大人,真實的歷史上有許多人得過瘧疾,例如在閩南地區被尊為「開漳聖王「的陳元光,其兩位伯父陳敏、陳縛在奉命入閩的時候,就因瘴氣不幸病逝。還有清朝的康熙皇帝,得了瘧疾病情嚴重。幸虧有歐洲傳教士進獻金雞納霜,就是奎寧,治癒了康熙帝的瘧疾,否則大清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瘧疾是因瘧原蟲寄生於人體而引起的寄生蟲病。臨床上以間歇性發冷、發熱、貧血及肝脾腫大為特徵,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瘧疾在北方方言中也叫「打擺子「。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瘧疾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名詞。但是在在中外歷史上,瘧疾則是最為兇險的傳染病之一,不亞於天花,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一直到19世紀歐洲人提純奎寧用於治療瘧疾,瘧疾才真正的被人類有效控制住。在解放前,瘧疾在我國也很常見,危害也較嚴重。但在開展大規模防治工作後,人們從改善環境、消滅瘧蚊、治療瘧疾等多種角度出發,瘧疾的發病率已大幅度下降,惡性瘧疾也僅局限於雲南及海南兩省。但在非洲大陸,它仍然是一大殺手。而從上世紀60年代起,瘧疾對氯喹等經典抗瘧藥也已漸漸產生耐藥性。目前的治療方法是以青蒿素為主聯合其它藥物綜合治療。因此,青蒿素的發明者,我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教授,確實是厥功至偉。
一部抗瘧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的醫學發展史。其實漫長的醫學史中又何止瘧疾一種疾病,無數種令古人聞之色變而我們今人所陌生的疾病,都是由無數醫學先賢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功攻克消滅,從而大大延長了現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小編今日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哦,喜歡的記得分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