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5影響自噬溶酶體蛋白降解功能

2020-11-29 科學網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UP-5, the C. elegans ortholog of the mammalian lysosomal channel protein MLN1/TRPML1, is required for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in autolysosomes」的文章,發現線蟲中的CUP-5對細胞自噬過程中自噬溶酶體的蛋白降解功能有重要影響,這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細胞自噬過程。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自噬》(Autophagy)雜誌上。

 

這項研究由NIBS張宏實驗室完成,第一作者是NIBS孫濤及博士研究生王星瑋,論文的其他作者包括博士後路群及任海燕。這項研究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資助,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完成。

 

細胞自噬過程是存在於真核生物中一種高度保守的代謝過程,其作用主要是通過形成一種雙層膜結構的自噬小體而實現的。這種自噬小體可以包裹一部分細胞質及受損傷的細胞器或蛋白聚合體等,最終與溶酶體發生融合而達到降解目的。CUP-5是哺乳動物溶酶體通道蛋白MLN1/TRPML1在線蟲中的同源蛋白,參與調節溶酶體產生過程。之前研究發現在線蟲cup-5突變體中,細胞內吞物質無法得到有效降解從而積累在異常增大的帶有晚期內吞小體及溶酶體性質的囊泡結構裡。

 

這項研究以線蟲為模型進行遺傳篩選自噬功能缺陷的突變體,鑑定得到cup-5突變基因。在cup-5突變體中,細胞自噬功能發生顯著缺陷,自噬底物積累在具有晚期內吞小體及溶酶體性質的囊泡中,說明自噬溶酶體的蛋白降解功能受到損傷。該突變體中異常增大的囊泡表型以及胚胎致死率都可以在自噬活性減弱時得到抑制,同時通過檢測發現在自噬功能降低的情況下線蟲假體腔細胞中的溶酶體體積減小且數目增多,說明基礎水平的細胞自噬過程參與調節溶酶體的體積及數目。

 

張宏研究組近年來在自體吞噬研究領域獲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去年6月還在

Cell

上發文,報導了4個多細胞動物特異的自噬基因,發現自體吞噬作用優先降解蛋白聚合物,尤其是在動物體發育的過程中,選擇性自體吞噬傾向於選擇具有顯著生理學意義的蛋白聚合物,這讓我們對高等生物中自噬機制有了進一步了解。(來源:生物通 萬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細胞質-溶酶體的結構和自噬功能
    進一步的生化和顯微分析發現,有一種新型的囊泡負責運輸細胞貨物進入溶酶體進行降解。發現溶酶體的科學家迪夫,創造了自噬(auotophagy),詞源是auto(自)與phagein(吃)。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自己吃自己的意思。這個詞來描述這一過程。這種新的囊泡被命名為自噬體。
  • 研究揭示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介導自噬體-溶酶體融合的分子機制
    該項工作對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及其與ATG8家族蛋白、SNAP29和VAMP8的相互作用做了詳盡的生化和結構表徵,揭示了Syntaxin17在介導自噬體和溶酶體融合過程中三種不同的狀態,為進一步理解自噬體和溶酶體的融合過程提供了結構基礎。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內一種高度保守的溶酶體依賴的分解代謝過程。該過程的功能紊亂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癌症、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 清華大學研究人員報導微絲骨架調控自噬溶酶體再生的新機制
    細胞自噬是一個保守的依賴溶酶體的降解途徑。哺乳動物細胞在營養匱乏等條件下形成自噬體,自噬體再與溶酶體融合後形成自噬溶酶體並對其底物進行降解。這一過程會迅速消耗細胞內的溶酶體。為了維持細胞內溶酶體的穩態,自噬溶酶體會發生管化,回收並生成新的溶酶體。這一過程被稱為自噬溶酶體再生。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SARS-CoV-2抑制自噬溶酶體形成的機制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種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由溶酶體介導的胞內降解途徑。自噬通過形成雙層膜的自噬體包裹胞質中的待降解組分,隨即運輸至溶酶體進行降解。細胞自噬對於細胞應對各種應激條件以及維持穩態平衡至關重要,並且能夠參與抵抗外來入侵的病原菌和病毒。
  • NCB:自噬降解脂滴相關蛋白促進脂解
    2015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過程能夠降解脂滴相關蛋白
  • 研究揭示蛋白質聚集體組成對其自噬降解效率的影響
    8月1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在《自噬》雜誌發表了題為The compositionof a protein aggregate modulates the specific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autophagic degradation的研究文章,闡述了蛋白質聚集體的組成影響其自噬降解效率及特異性。
  •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29:15 美國史丹福大學Carolyn R. Bertozzi課題組發現,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 Autophagy:有絲分裂中溶酶體功能揭示染色體穩定性
    溶酶體和自噬作用可以消除並回收受損的細胞成分,因此,溶酶體活性對於維持正確的細胞功能十分重要,其失調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在《Autophagy》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中,由Mauvezin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證明,溶酶體在有絲分裂期間是有活性的,當溶酶體功能受損時,染色體分離也會發生改變。
  • 研究揭示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介導自噬體
    該項工作對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及其與ATG8家族蛋白、SNAP29和VAMP8的相互作用做了詳盡的生化和結構表徵,揭示了Syntaxin17在介導自噬體和溶酶體融合過程中三種不同的狀態,為進一步理解自噬體和溶酶體的融合過程提供了結構基礎。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內一種高度保守的溶酶體依賴的分解代謝過程。
  • 科學網—發現神經病靶酯酶自噬溶酶體降解途徑
    ELSEVIER
  •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維持了造血幹細胞的功能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維持了造血幹細胞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5:40:50 2021年1月1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na Maria Cuervo和Britta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它的目標蛋白是PD-1和CTLA-4,這兩種蛋白存在於被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也稱為CD8 T細胞)的免疫細胞的表面,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分別針對這兩種抑制蛋白的兩種抗體被廣泛用於驅動抗腫瘤免疫應答。不幸的是,用抗體或兩者結合治療胰腺癌,在患者生存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因素有很多。
  • J Cell Bio:王曉晨等揭示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
    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王曉晨實驗室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歐光朔實驗室合作在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雜誌發表題為「Autophagy 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文章,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
  • Cell|線粒體自噬測量新工具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線粒體功能失調造成功能異常的線粒體的累積,進而引發多種人類疾病的產生。而線粒體自噬會通過溶酶體降解的方式將這些異常的線粒體移除從而維持細胞存活,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現有的線粒體自噬探針存在特異性不足、使用條件限制較大以及對於大規模藥物篩選方面無能為力的問題。
  • 細胞自噬……咋回事兒?
    2自噬的發生過程自噬的發生,首先是從粗面內質網的無核糖體附著區脫落的雙層膜包裹部分胞質和細胞內需降解的細胞器、蛋白質等成分形成自噬體,並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降解其所包裹的內容物,以實現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回。
  • 溶酶體相關新型靶標的藥物發現
    眾所周知,溶酶體通過內吞和吞噬作用對細胞外物質進行降解和再循環,在細胞內則主要通過自噬發揮作用。這些過程的降解產物既可以被運輸到高爾基體供重複利用也可以通過胞吐從細胞中釋放,這意味著溶酶體能廣泛地參與到免疫反應中。此外,藉助於mTORC1,溶酶體可以在細胞的營養感測以及能量代謝控制中起關鍵作用,進而影響質膜修復,骨吸收,免疫反應,病原體的消除等。
  • 關於細胞自噬,這些你都知道嗎?
    ②微自噬(Microautophagy):是指溶酶體主動、直接吞噬胞漿成分的一種方式。③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CMA):一些分子伴侶,如hsp70,能幫助未摺疊蛋白轉位入溶酶體。4、影響因素其影響因素包括:飢餓、蛋白聚集、凋亡、缺氧、病原體感染等,均會造成細胞自噬產生。正常情況下,細胞自噬發生的概率很低,只有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時,自噬才會被激活,參與機體穩態調控。
  • 科學網—老年痴呆或源於溶酶體功能障礙
    溶酶體是細胞內充當「垃圾桶」的細胞器。代謝後的蛋白質和脂質會被送到溶酶體,分解成它們的基礎構成模塊,再被運送回細胞,形成新的蛋白質和脂質。為了維持正常的功能,蛋白質的合成是通過蛋白質的降解來實現平衡的。 然而,溶酶體有一個弱點,如果進入其中的物質無法分解成小塊,那麼它們就不能離開溶酶體。
  • Front.Cell Dev:溶酶體和α-syn之間的雙向循環(下)
    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中存在溶酶體功能障礙,而同時α-syn的積累和聚集是PD主要的發病機制。研究顯示,α-syn的多種形式會直接或間接幹擾溶酶體功能,減少其自身降解,從而加速該蛋白聚集和疾病過程。因此,有理由認為在溶酶體和α-syn之間存在一個循環。
  • 科學家揭示蛋白聚集體選擇性自噬調控的新機制
    (Ub)和自噬受體分子p62的累積;(B)小鼠腦部缺失WDR81導致自噬受體分子p62的累積。該研究發現了蛋白聚集體通過選擇性自噬清除過程中新的調控因子,並揭示了其作用機制。 錯誤摺疊蛋白和蛋白聚集體的清除對於細胞穩態維持至關重要。蛋白聚集體可通過選擇性細胞自噬而被清除,此過程被稱為聚集體自噬(aggrepha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