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由15種骨頭構成,由包括腦在內的腦顱和構成臉的面顱兩部分組成。
在成人的骨架中,除了一部分骨頭之外,其他的骨頭都是靠縫合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頭部共有15種23根骨頭,這些骨頭統稱為顱骨。骨頭的數量之所以比種類多是因為有8種左右成對的骨頭。
顱骨大致可以分為包括腦的顱腔以及包括呼吸道系統及消化道系統的入口及眼睛的面部,前者被稱為腦顱或神經顱,後者被稱為面顱或髒顱。
腦顱由形成顱腔壁的單個的前額骨、後頭骨、蝶形骨和篩骨以及左右成對的頂骨和顳骨組成。面顱由左右成對的鼻骨、淚骨、上頜骨、下鼻甲、顴骨和口蓋骨以及單個的犁骨、下頜骨和舌骨組成。但是,這樣的劃分並不嚴謹,因為蝶形骨與篩骨位於這二者之間。
除了下頜骨和舌骨以外的顱骨通過縫合(這是種骨頭與骨頭之間相互咬合、密切結合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不能移動。縫合的方式主要有左右頂骨之間的矢狀縫、前額骨和頂骨之間的冠狀縫以及頂骨和後頭骨之間的人字縫。
頭蓋中唯一的關節是頜關節。頜關節由形成U字形的下頜骨的兩端及通過縫合連為一體的腦顱的左右顳骨連接而成。下頜骨的活動只限於以連接左右頜關節的線為軸進行的鉸鏈運動和關節頭在關節窩內進行的前後移動。
舌骨是與其他的骨頭沒有連接的獨立的骨頭,通過韌帶和肌肉與其他骨頭相連。
其實上述的縫合在幼兒期就已經完成了,在這之前骨頭與骨頭之間是相互分離的,其中間被結締組織性的膜覆蓋。嬰兒的頭蓋裡有被一張大膜覆蓋的前囟門和後囟門。前囟門位於冠狀縫和矢狀縫的交點,後囟門位於矢狀縫和人字縫的交點。它們在嬰兒出生通過產道時讓顱骨變形,讓胎兒順利通過產道。前囟門在出生後兩年左右,後囟門在出生後半年至一年左右處於閉合狀態。
【往期回顧】
【奧秘】--呼吸的奧秘
[奧秘]--消化與吸收的奧秘
[奧秘系列]--脊髓神經的奧秘
[奧秘系列]--免疫的奧秘
[奧秘系列]--關節的形態與奧秘
【生命奧秘】細胞從DNA到蛋白質合成
【奧秘】腦部的奧秘
【奧秘】保護腦部的奧秘
【奧秘】尿液形成的奧秘
【奧秘】神經傳導的奧秘
【奧秘】氣體交換的奧秘
【奧秘】視覺的奧秘Ⅰ
【奧秘】視覺的奧秘Ⅱ
本文相關素材來源:《3D人體解剖圖》,如需要請點擊連結進行購買
掃碼了解更多書籍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