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朋友相聚畫家李忠翔先生寓所,共敘當年《奧秘》創刊,不禁感嘆噓唏!「政治開明科技文化興」,《奧秘》畫報正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科學的春天來到了的政治大環境中誕生的。
1978年初,我從華坪縣文化館調入雲南省科委科普處工作。不久,以科普處人員為基礎恢復省科協,我參加了中國科協在上海召開的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高士其、茅以升、華羅庚等許多科學家出席了會議,我有幸成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一批會員。科普創作的春天也到來了,為了參加全國科普美展,經領導批准,我組織了雲南的一批青年畫家,分別到雲南西雙版納、元謀土林、東川等地寫生考察,創作了一批科學技術知識與美術表現相結合的作品。在北京評選時,華羅庚、茅以升等科學家和畫家張仃、吳冠中等十分讚賞,雲南成為全國首屆科普美展除上海市之後參展作品、獲獎作品最多的省份,雲南省科協榮獲組織工作集體二等獎。1979年9月底,雲南省科普美術攝影家協會成立,我和李忠翔、葉公賢(後為雲南藝術學院院長)、畫家陳學忠,分別當選為秘書長、副秘書長。我們正值壯年,都有滿腔報國之志,著手幹出一番事業來,經反覆醞釀,決定以參展作品為基礎辦一本《奧秘》,為全國科普和美術工作者提供創作陣地。
《奧秘》創刊日期定於1980年春節,新曆2月16日。說幹就幹,於是就請他們三位當業餘編輯,我專職,負責編輯、排版、跑印刷、校對、採購和發行。
要使《奧秘》受歡迎,其特色必須圖文並茂,內容新穎奇幻,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相結合,讓科學知識駕馭著藝術的翅膀,飛進千家萬戶,給人以知識和啟迪。於是,我們採用了葉公賢的《飛天》做封面,美國科幻畫家弗雷澤塔的科幻畫《海妖醒了》作封底,使人一看便聯想到盛唐壁畫反映中國人的飛天夢想,以用潛水員潛入海底探秘突遇海妖的神異,之後再被內頁中言簡意賅的文字及每個故事組成的精美連環畫吸引,拿到《奧秘》,就有購買的衝動和願望。
創刊號決定印6萬冊。在雲南省印刷技術研究所手擺膠印機上印完後,裝訂機又出了問題。此時離2月16日只有幾天了。只得分發給印技所的工人師傅拉回家連夜用訂書機裝訂。發行怎麼辦?經領導批准,每本3毛錢的《奧秘》,賣一本給4分錢。於是,我請印技所的工人師傅、省科協、省科委、科分院願意賣的幹部,蹬著三輪車、單車上街叫賣。
為了觀察效果,大年三十下午,我借了農展館食堂的三輪車拉了2000本,載著徐冶、徐小雷和我7歲的女兒,到了昆明繁華的街道正義路上,大聲吆喝:「《奧秘》!《奧秘》!科學《奧秘》!三毛一本!」市民們紛紛圍了上來,看到《奧秘》封面、封底奇幻的科幻畫,非常吸引人的內頁標題,於是爭相購買,大概兩個小時的功夫,2000本《奧秘》就賣完了。正義路上,有好幾處賣《奧秘》的,基本上都圍著市民在購買。下午5時多,我拉著三個小朋友回農展館,一路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心情高興極了。
1980年7月,《奧秘》發行量飈升到20萬冊,勝利走向全國。1981年春季,我到北京開會,還看到在報刊亭的水牌上寫著:「好消息,《奧秘》2期到了!」1981年,《奧秘》又借調了兩位同志,參與編輯工作。到了1984年初,《奧秘》發行量達到近50萬冊,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畫刊之一,成了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雜誌,與此同時,其原創的連環畫特質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亮相刊物,被美術界人士視為珍藏。如今,《奧秘》已創刊三十多年了,伴隨時代走過風風雨雨,給人以知識和享受,為科學普及和文化藝術的繁榮,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在我國科技文化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回憶往事,真是:文藝融科技,春綻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