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全球無人機應用和防控大會上,氫航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劉海力與北航校友通航協會無人機專委會的專家和校友同臺,熱烈研討智能無人系統技術發展與應用,並代表公司發表了主題為《氫動力航空時代已經來臨》的演講。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主辦,北航校友通航協會無人機專委會承辦。在北航校友通航協會無人機專委會總幹事程柏霖先生主持下,與會嘉賓探討了無翼飛車、AI在無人機行業應用、高速目標跟蹤與反無人機技術、小型直升機動力選型、無人機統一控制平臺、航電、空地一體指揮系統、氫動力長航時飛機等科技熱點。
氫航科技的主題演講《氫動力航空時代已經來臨》在輕鬆愉快的科普氣氛中開場。劉海力和大家一起回顧了世界上第一臺內燃機的發明歷史。世界上第一臺內燃機1807年由炮兵軍官Issac de Rivaz發明並在巴黎註冊731號專利。第一臺內燃機的燃料竟然是氫氣,令大多數聽眾們感到驚奇。雖然在今天看來,這項偉大發明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而在當時並不被法國科學院和同時代的科學家們看好,認為內燃機無法取代蒸汽機的地位。歷經一個世紀在周邊技術和基礎設施不斷發生有利變化後,並經過幾代人繼續創新改良,這項技術才帶來了內燃機時代以及汽車時代的到來。
演講中,劉海力和大家一起回顧了燃料電池技術在1839年被Schonbein發明到後來100多年歷史裡被逐漸應用的歷史。從2016年HY4第一架氫燃料電池驅動的載人飛機的成功試飛,到今年9月ZeroAvia的第一架氫燃料電池動力的商用飛機試飛成功,與會聽眾都感受到了氫動力飛機逐漸滑跑起飛的迫近感。今年5月第一架電動飛機PIPISTRELVelis Electro和其上裝備的E-811-268MVLC電動航空引擎在EASA獲得TC認證。劉海力與大家仔細分享了這個認證的過程及EASA對新型電動航空動力的審批思路及採用的標準和提出的SC(Special Condition),借鑑這個案例梳理了氫燃料電池作為飛機動力未來認證可能要面對的一系列ASTM、CAN、SAE的標準體系,指出其實標準體系已經存在,通往認證的軌道已經具備,氫燃料電池作為飛機動力的認證過程並不遙遠,預計將在2028年或更早出現第一個認證。與會專家和聽眾都對這個激動人心的前景表示認可與期待。劉海力董事長本次演講也標誌著氫航科技今年一個重要戰略規劃的開始:逐漸在燃料電池研發和電源管理軟體開發中引入國際標準體系,提前為氫燃料電池作為航空動力的國際認證進行布局和準備。這也標誌著我國氫燃料電池技術在航空領域的應用已不僅是一項前沿科學研究,而是正在走向更加成熟的產業化道路上。
浙江氫航科技是一家致力於新型燃料電池與低空長航時無人機設計研發和生產製造的公司。
在燃料電池廣闊的應用前景裡,我們以價值和成熟度為考量,選擇燃料電池最具應用優勢的無人機產業作為切入點,開啟廣闊的氫動力飛行器市場,包括當下的氫動力無人機產品和下一階段的氫動力飛行汽車。同時我們的氫燃料電池還可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無人船、潛航器和應急發電等領域。
我們致力於研發輕量、高效、可靠的燃料電池和氫燃料電池動力飛行器,讓氫動力飛行器帶我們進入一個清潔環保、電力自由的未來世界。
願我們的努力,能給未來帶來一片潔淨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