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系孕育出了人類。可以說,人類的繁衍與發展都離不開太陽。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星體都是擁有壽命的。按照計算,太陽已經燃燒了46億年之久,正處於恆星的壯年時期。但它終有一天也會因為「燃料耗盡」而熄滅。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到46億年前,了解一下太陽的「一生」。

宇宙大爆炸之後,看似沉寂的宇宙卻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一片巨大的分子雲中的其中一部分發生了引力坍縮,坍縮過後大部分的質量被集中在了中心,從而形成了太陽。而其餘的質量便在外圍攤平,並形成了一個原型星盤,繼而為之後的水星、金星、地球等八大行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就是太陽系的雛形。

在接下來大約46億年裡,太陽內部一直在發生著核聚變,無時無刻不再發生著爆炸,並且變亮了40%左右。在此期間,地球孕育出了原始生命,並進化出了智慧生命,也就是人類。

十億年過後,太陽會繼續變亮10%左右。等到那個時候,地球將不再適合生存,海水蒸發,硫化氫及甲烷隨時都會引起大火。除了細菌之外,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火星或將成為新的宜居星球。
在接下來的40億年的時間裡,太陽會經歷次巨星階段,核燃料逐漸耗盡,溫度開始下降。有氦構成的核心將取代氫元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的體積會逐漸膨脹。終有一天會吞噬掉水星、金星以及地球。
就像電影《流浪地球》中所說的,太陽的急速老化不得不逼迫人類做出離開太陽系的決定。40億年過後。太陽將會變成一顆巨大的紅巨星,太陽系也被太陽吞噬的僅僅剩下了五大行星。

時光再一次流逝數百萬年後,太陽將會逐漸收縮,變成散發著白色光芒的白矮星。而五大行星也會逐漸的脫離太陽系軌道。太陽系從此不復存在。在此之後,太陽還將以白色的光亮點綴宇宙長達100億年之久。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已經移民至新行星的人類每年都會用新的科技手段來觀測太陽,並記錄下它的變化,畢竟太陽孕育了我們,也改變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