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實驗室在猴子頭骨鑽洞做腦功能研究,稱「會使千萬人受益」

2020-09-22 國際萬花筒

比利時一所大學的實驗室內,研究人員在猴子頭骨上鑽洞後將電極植入其腦部。據悉,這是為了開發新藥而進行腦部測量。活動人士稱這一實驗「殘酷而無用」,研究人員則表示,「這一研究可能會使數以千萬計的人受益。」

據《太陽報》21日報導,「為開發新藥而進行這些動物實驗並不合法,」動物權利組織(AR)的一位毒理學家表示,「它們是無用而殘酷的實驗,只能滿足缺乏同情心的科學家的好奇心。」

動物權利組織介紹,為了進行大腦測量,研究人員將電極通過在猴子頭骨上鑽的孔植入它們的大腦,用水泥將固定杆或「帽子」安裝到頭骨上。「這些動物必須經過數月的繁重訓練,並且只能喝水,這樣它們才會配合研究人員。」

「這會給猴子帶來很大的痛苦,而試驗最後,幾乎所有的實驗動物都會被殺死。」

動物權利組織稱,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比利時人表示,應該禁止在猴子(79%)以及其他所有動物身上(64%)進行實驗。該組織要求將所有測試猴子(據信總共40隻)從動物中心實驗室中釋放出來,將公共資金用於其它無動物實驗。

對此,該所大學在其網站上解釋稱,試管實驗和電腦程式可以為大腦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但還不夠,「不幸的是,沒有足夠好的替代品來完全代替所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動物。」

「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人一生中都面臨著大腦或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問題,可能造成多種類型的疾病,如偏頭痛,癲癇,聽力問題,視覺問題,阿爾茨海默症和帕金森,」該大學補充道,「考慮到人口的持續老齡化,腦部疾病患者的人數將繼續增加。」

「研究複雜的大腦功能,如那些能夠抓取物體的功能,只能在猴子物種(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因為其他動物物種沒有這些功能。多虧了實驗動物,我們已經對阿爾茨海默症有了更多的了解。」

「從長遠來看,對大腦功能的基礎研究可能會使數以千萬計的人受益,」該大學如是說。(文/六筒)

相關焦點

  • 在猴子頭骨鑽洞做研究,表示對腦部疾病有幫助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報導,在比利時一所大學的實驗室內,研究人員在猴子頭骨上鑽洞後將電極植入其腦部該組織在接受《太陽報》採訪時表示,該大腦實驗,「給猴子們帶來了很多痛苦」。為了能夠測量它們的大腦活動,研究人員在所有的猴子頭骨上鑽孔,將電極植入它們的大腦。「水泥被用來將固定棒或『帽子』固定在顱骨上進行大腦測量。這些動物必須經過幾個月的嚴格訓練,還要嚴格節食,以迫使它們與研究人員合作。」
  • 比利時一大學被曝殘酷折磨猴子做實驗:頭骨被鑽孔,腦內植入電極
    比利時一大學被曝殘酷折磨猴子做實驗:頭骨被鑽孔,腦內植入電極據《每日郵報》9月21
  • 比利時一大學被曝殘酷折磨猴子做實驗:頭骨鑽孔,腦內植入電極
    據《每日郵報》9月21日報導,近日,動物保護組織的活動人士要求比利時的一所大學終止對猴子實施殘忍的大腦實驗。據悉,這些實驗猴的頭骨上被研究人員殘忍地鑽孔,大腦還被植入電極。荷蘭「動物權利組織」(Animal Rights)稱,魯汶大學(Ku Leuven)的研究人員向猴子的大腦中植入電極,還將棒狀物體用接合劑固定在猴子的頭上。活動人士表示,在被曝光的實驗中,有12隻恆河猴參加測試,當這項由納稅人資助的實驗完成後,它們中的大多數猴子將被殺死。
  • 猴子頭殼遭挖洞放電擊棒,研究員:數千萬人將會因此受益
    比利時一所大學為了開發新藥,竟在剛出生的小猴子頭上挖洞放入電擊棒,以取得腦部數據。這項實驗遭到動物保護組織的抨擊,怒批是無用殘酷的實驗,只能滿足缺乏同情心的科學家的好奇心,不過進行這項實驗的研究人員卻反駁,表示長遠來看,這項研究可以讓數千萬人受益。
  • 為拯救阿斯海默,他們給猴子腦袋鑽洞插電極... 網友們炸了
    組織這次實驗的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阿爾茨海默症,需要進行腦部實驗。於是,他們找了一種和人類比較相似的動物來做實驗——猴子。不過魯汶大學的這次實驗中,科學家們的做法把人們看傻了:為了觀測猴子的大腦活動,科學家們在活的猴子腦袋上鑽洞,在猴子大腦裡植入電極,然後把固定杆和固定帽連接到猴子的頭骨上,再用水泥進行固定,之後整個實驗過程中,這些東西都會一直放在猴子的腦袋裡或腦袋上,供科學家們觀察
  • 國外一大學被爆用活體猴子做沒必要的實驗,手段殘忍
    近日,比利時一所大學用活猴子做實驗的照片被公布,照片中這隻被關在籠子裡的靈長類動物頭骨被植入了電極,據稱是用於做腦部實驗。據動物權利運動協會(AR)協調員,毒理學家珍·霍克默思所說:「開發新藥並非必須要做動物實驗。這些實驗是無用的、殘酷的,只是為了滿足缺乏同情心的科學家的好奇心。這些測量猴子大腦的實驗不是不得不去做的殘忍之事,而純粹是出於人類的邪惡思想。」
  • 為做實驗 猴子頭鑽孔接駁電極 科學家被批殘忍
    比利時的高級學府天主教魯汶大學,被動物權利組織指控,大學為了做實驗,給12隻猴子的頭頂鑽洞,並植入電極的金屬,金屬底部與頭頂還用水泥鑲嵌起來。該大學表示,有關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在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 比利時殘忍活體實驗:在猴子頭上打洞放電極,並固定住
    根據《鏡報》於22號報導,據某保護動物協會透露,比利時一所大學用恆河猴做實驗時,會在它們的頭上鑽孔。這項由納稅人資助的價值180萬歐元(約1427萬人民幣)的實驗,其方法是將電極通過猴子腦袋上的孔,植入猴子們的腦袋裡。
  • 人類頭骨遵循「黃金比例1.618」?解剖學家稱荒謬
    從鼻根點至腦後枕骨隆突的直線長度除以從前囟點至腦後枕骨隆突的直線長度,平均等於1.64,從前囟點至腦後枕骨隆突的直線除以從鼻根點至前囟點的直線長度,平均等於1.57,如果用「誤差標準」來衡量這些數字,它們遵循著黃金比例。
  • 頭骨形狀可識人心?顱相學的消亡及其後浪腦科學,大道輪迴(三)
    其腦功能定位的觀點受到了新的研究成果的挑戰。  一位名叫皮艾裡·弗洛倫斯的科學家,發現腦的形狀其實與顱骨的形狀並不匹配,而且,腦就像果凍一樣,它根本不會將顱骨撐開或導致顱骨的塌陷。    但他故意使了一個絆子,從醫院要來了一個低能兒的頭骨給施普茨海姆看,結果後者對那低能兒頭骨大讚特贊,氣得馬戎第直接送客。
  • 日本研究發現腦受損部位功能會被正常部位代替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7日發表的一份公報稱,其研究員村田弓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局部腦組織由於腦卒中等原因受損後包括人在內的靈長類動物都是從大腦的「主要運動皮質」區向肢體肌肉發出運動指令的。研究小組用猴子做實驗時,藉助藥物損傷猴子大腦「主要運動皮質」中指揮手部運動的腦組織,使猴子的手部麻痺,無法抓取物品。此後,研究者立即對其進行康復治療,並用能檢測血流變化的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研究其腦功能變化。
  • 為啥腦科學研究更偏愛實驗鼠?
    相比之下,這是養猴子需要的空間:為了儘可能的保留猴子的天然種群特性,研究者們只會選10%的猴子出來做實驗。為了便於觀察,被選中做實驗的猴子會住進更小的籠子裡,但對比鼠籠,也已經是很大的空間了:這樣算下來,同樣大小的房間,可能只能放下十幾隻猴子,但是卻能放下幾百隻鼠。
  • 猴子的特點 猴子的特點有哪些
    猴子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和人類有很高的相似度。我們經常能在各大動物園裡看到猴子,圓圓的眼睛很受人喜愛,關於猴子的寓言故事也有很多,那你知道猴子的特點有哪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猴子的主要特點:1、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
  • 【Brain】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最新進展:讓機器人做腦機接口手術;讓猴子也能玩遊戲,這次可謂賺足了眼球!
    近幾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 Neuralink 可謂是賺足了大家的眼球。2019 年 7 月,Neuralink 發布了其首款產品,用到了「腦後插管」的新技術。2020 年 8 月 Neuralink 又推出了一款新的產品 the Link v 0.9 版。
  • 研究稱可用大腦控制光標 腦控機械有望實現
    研究稱可用大腦控制光標 腦控機械有望實現 來源: 178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0-12-16 14:16:14 轉到個人空間
  • 社交協調猴子的腦活動
    社交協調猴子的腦活動Scientific Reports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
  • 腦科學「從軍」會帶來什麼?
    但仍需攻堅克難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海濤為您講述——腦科學「從軍」會帶來什麼?在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盃上,一位下肢殘疾的巴西青年,受助於腦機接口技術,用自己的腦電波控制機械外骨骼實現了第一腳開球;美國杜克大學實驗室的猴子甚至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實現對遠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臂運動的操控;2016年,美國科研人員藉助腦機接口技術,讓因脊柱損傷而癱瘓的猴子又開始了行走。這些激動人心的進展,顯示出腦機接口巨大的應用前景與發展空間。
  • 華東理工大學成立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 聚焦腦科學商業應用
    華理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主任陳亮副教授介紹說,不同於目前大多數高校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功能和目標,華理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旨在腦科學與商業應用中架設橋梁,將腦科學成熟的技術、理論應用於商業需求,幫助企業更好地讀懂消費者、員工,從而能實現真正意義上地精準營銷,並更加積極有效的留住、激勵員工。
  • 腦科學日報|會做腦掃描的自行車頭盔;腰粗,更易患痴呆症
    由於此過程相當複雜,因此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神經元,也會以複雜的方式對圖像做出反應。貝勒醫學院和德國Tübingen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加快發現這些最佳刺激的速度。他們建立了深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可以準確地預測一個生物性大腦對任意視覺刺激產生的神經反應。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根據復旦大學官網介紹,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和長期、紮實的工作基礎,在神經科學領域擁有兩院院士4人,擁有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研究院等重要研究基地,新建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究院,呈現多學科交叉、基礎與臨床研究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