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成立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 聚焦腦科學商業應用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華東理工大學成立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 聚焦腦科學商業應用

2018-11-17 20:04: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揭牌成立。 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丁婉星 許婧)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17日在華理商學院正式揭牌,來自國內外近20位傑出腦科學研究專家、管理學者、商業精英和投資人齊聚華東理工大學,深度探討全球化背景下腦科學發展趨勢,並就腦科學的商業應用、創業機遇等多個議題展開交流。

  腦科學被稱為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是當前國際科學前沿的熱點領域。上海正不斷完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科學布局,吸引了眾多院校成立腦科學研究中心,推動腦科學領域的發展。

  當前,腦科學研究的視角也在不斷垂直細化,涵蓋了分子、細胞、組織、環路、個體、群體等層面。但腦科學在商業領域的研究非常少,腦科學在商業中的應用幾乎是空白。

  華理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主任陳亮副教授介紹說,不同於目前大多數高校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功能和目標,華理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旨在腦科學與商業應用中架設橋梁,將腦科學成熟的技術、理論應用於商業需求,幫助企業更好地讀懂消費者、員工,從而能實現真正意義上地精準營銷,並更加積極有效的留住、激勵員工。其途徑就是應用視友科技的腦科技產品,去識別不同想法的腦波特徵,通過正念幹預的方式幫助消除人們的心理亞健康狀態,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當天,華理商學院副院長吳玉鳴教授和視友科技董事長許冰為實驗室揭牌。許冰向實驗室捐贈了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腦電設備,並說,相信實驗室的誕生將在腦科學研究與商業應用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商學院的人才培養,腦科學的社會應用產生影響。

  據了解,這些設備採用了科念科技的腦波模型演算算法。該腦機接口設備收集個體腦波數據,藉助科念科技腦波模型,可以識別出個人睡眠質量、焦慮程度、強迫症傾向、創新能力等。

  吳玉鳴表示,華理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以拓展腦科學在商業領域的科研與應用為使命,由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與北京視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實驗室的成立是廣大學科集大成的一個特色,也是誕生成果的一個出口。希望各位學者能夠將研究成果深入到更加科學的層面,變成論文、項目等顯性的東西,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實驗室更要積極開展科學成果轉化,與國內外科研院所、企業、行業研究機構加強交流合作,推動華理商學院實現國際化、差異化發展的遠景目標。

  吳玉鳴透露,近年來,華理商學院一直前瞻性地致力於腦科學領域的商業應用研究。此次成立的腦科學實驗室的,正是在商學院有關數據實驗室的戰略想法上實現的。目前,商學院正在與國內外高校、企業共商成立數據驅動商科的實驗室,已有意向企業準備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

  未來,這個實驗室將做大做強平臺,建立實驗資料庫,將以長三角區域為起點輻射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建立心腦科學數據模型,不斷開發提升數據價值,為研究消費者行為研究等領域做出重大貢獻。(完)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立—新聞—科學網
    11月17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揭牌儀式暨腦電設備捐贈新聞發布會舉行。
  • 蘇州醫工所成立「腦科學儀器創新研究中心」
    「腦科學儀器創新研究中心」,中心定位於自主研製用於腦科學研究的先進科學儀器,將為腦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驗測量是任何科學理論必須依靠的根基,對自然腦和智能的認識要從對自然腦的定量、實時、原位的測量開始。目前國內用於觀測腦神經信號的光學成像儀器、電子測量裝置和生化分析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欠缺自主研發力量,導致腦科學探索發現過程多以跟蹤前沿研究為主。蘇州醫工所瞄準國家這一重大戰略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布局,從基本元器件和生化檢驗試劑起步,向器件組裝、系統集成、生物應用各層面穩步積累。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 年 7 月 24 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
  • 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與史丹福大學合作研究「AI+教育」
    ,並與史丹福大學達成人工智慧戰略合作,未來將通過人工智慧與腦科學,推動「AI+教育」的學術研究和產品落地。據了解,好未來腦科學實驗室將重點從三方面進行研究:利用腦功能的客觀監測,加強課堂診斷、觀察,為追蹤長期有效的人腦「學習歷程」打下基礎;研究更有針對性、更準確的學習能力評價系統;同時在科學指導下,設計出相應的產品,激發大腦的最好學習狀態。
  • 自動化所成立類腦智能研究中心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整體性啟動類腦智能研究。   為推動研究所在類腦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積極參與國家創新科研戰略,進一步推動未來智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合集結了研究所相關優勢學科方向與科研團隊,成立了類腦智能研究中心,協同進行類腦智能的科研和戰略推進。
  • 華東理工大學19個重點學科簡介
    本學科擁有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國內最早成立的化學工程專業,首批批准的化學工程博士、碩士點,首批博士後流動站,首批工程碩士招生點。1997年美國權威的斯坦福研究院推薦中國5所著名研究院所作為美國公司在華開展合作研究對象,華東理工大學為唯一入選的化學工程研究單位。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浙江大學在腦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紮實的科研基礎,此外,多學科交叉、基礎/臨床研究緊密結合的優勢和特色也是浙江大學腦科技科學的一大亮點。浙江大學已於2016年成立了腦科學研究科技聯盟,對接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聚焦國際科學前沿。
  • 發酵產業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訪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5年國內最早成立的抗生素製造工學專業,是我國長期從事生物製藥的藥廠建設工藝設計、生物反應器裝備以及產品分離純化生產工藝研究和教學的重要力量。
  • 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2020版發布
    ,聚焦國家在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戰略需求,加快推動我國在該領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力爭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腦科學研究機構。浙江大學在腦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紮實的科研基礎,此外,多學科交叉、基礎/臨床研究緊密結合的優勢和特色也是浙江大學腦科技科學的一大亮點。浙江大學已於2016年成立了腦科學研究科技聯盟,對接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聚焦國際科學前沿。
  • 【珍藏】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
    浙江大學在腦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紮實的科研基礎,此外,多學科交叉、基礎/臨床研究緊密結合的優勢和特色也是浙江大學腦科技科學的一大亮點。浙江大學已於2016年成立了腦科學研究科技聯盟,對接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聚焦國際科學前沿。
  • 【人物聚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江實驗室腦...
    、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長,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腦科學和類腦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研究方向聚焦於腦科學與神經科學、腦相關疾病以及類腦人工智慧。 1994年,張旭獲得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博士學位後歸國從事神經領域的研究工作。2014年,中科院上海分院牽頭髮起了上海腦-智工程,張旭成為項目負責人。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這標誌著經過近7年精心培育,華東理工大學自主創辦的本土學刊終於獲得了學術界和出版界的認可,從此邁入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行列。 BIOB英文學刊由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創辦,中文譯名為《生物資源與生物加工》,國際出版物編號為ISSN2197-4365。
  • 腦科學轉化應用入歧途 教育神經科學鬚髮力
    腦科學轉化應用入歧途 教育神經科學鬚髮力 原標題:   教育神經科學之於教育,正如生物學之於醫學,教育神經科學的發展將為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為雨生紅球藻培養開啟工業模式
    中國經濟網上海4月7日訊(記者李治國)微藻作為一類單細胞光合生物,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物活性成分和能源物質含量高等特點,在大健康產業、碳減排、新能源與富含N/P廢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雨生紅球藻則是一個廣泛用作食品的工業化藻種,2012年被我國批准為新資源食品。
  • 江北新區聚焦「腦科學」研究
    其中特別提到將在全省率先開展腦科學研究,立足核心科學開展創新工作,切實擔當起國家級新區的使命。   發力「硬科技」 率全省之先發展腦科學   腦科學是當前自然科學領域的「終極疆域」。《實施方案》在高標準建設重大研發平臺中,專門提出啟動江北新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產業技術創新計劃,引進和培育一批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頂尖人才團隊和創新型企業。
  • 科學網—北京師範大學成立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本報訊 近日,我國高校首個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師範大學成立。
  • 北京師範大學IDG/McGovern腦科學研究院揭牌成立
    IDG集團捐贈1000萬美元北京師範大學IDG/McGovern腦科學研究院揭牌成立2011年11月18日,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與北京師範大學籤署捐建協議,成立北京師範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
  •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原院長龍億濤已加盟南京大學
    南大官網介紹稱,龍億濤教授是我校新引進的優秀人才,現任職於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在Nat. Nanotechnol., Nat. Methods, JACS, Angew. Chem.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曾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17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2018年分析化學基礎研究梁樹權獎。
  • 華東理工大學在高性能近紅外染料前沿應用研究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期,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郭志前教授課題組在高性能近紅外染料的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階段性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化學科學》和《配位化學評論》。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華東理工大學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