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旅客和航空公司們分別在想什麼?

2020-09-05 環球旅訊

研究表明,在一架滿員的飛機上,感染病毒的機率是1/4300。如果中間的座位是空置的,風險降至1/7700。

【環球旅訊】今年年初旅客數量暴跌,目前,航空旅行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據《紐約時報》報導,8月16日,美國有約86.3萬名旅客通過了運輸安全管理局的安檢,是3月17日以來最高的數字,只相當於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去年同期的航空旅客數量達到250萬;但是與今年4月14日的8.75萬名旅客相比,顯然是很大的進步。

據美國航空軟體及數據服務公司FlightAware.com的數據,美國商用航班的數量下降了43%,但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好的數字,相比4月份77%的降幅,已經有明顯的上升。

航空業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各家航空公司還在尋求政府援助,希望能在CARES救助法案失效時,能夠減少裁員和停飛。以下是《紐約時報》對航空業當前形勢的分析。

繼續空置中間座位

受疫情影響,全球四大航空公司的三家,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西南航空,承諾停售航班上的中間座位,以保持飛機上的社交距離。美聯航是其中唯一一家未作出讓步的航空公司。

隨著旅遊需求的上升,美國航空開始像美聯航一樣,銷售所有的座位,而西南航空則承諾該政策將繼續推行至10月31日。但是特殊情況除外,如可能會承載航班被取消的旅客。捷藍航空將繼續停售中間座位,直至10月15日,而達美航空將停售鄰座機票,有效期至明年1月6日。

對於傾向於人數較少航班的旅客來說,這些航司可能是優先選擇。美國主要航空公司表示,截至8月9日,航班的客座率為47%,去年同期為88%。儘管如此,社交媒體上還是有很多旅客投訴滿員的航班。

Lee Abbamonte是住在紐約的一名旅遊博主,他在疫情期間經常乘坐飛機度假或出差。Abbamonte會通過積分升級到商務艙,或者選擇停售中間座位的經濟艙。

「只要稍微花點時間進行查詢,就可以了解航班客座率。」Abbamonte在郵件中寫道。他會通過在線選座圖來評估飛機的客座率,並建議大家錯峰出行,選擇一周的中間幾天,因為此時的客座率最低。

低價並不足以吸引旅客

一般來說,秋季會有很多低價機票,今年也不例外。

美國機票比價網站Airfarewatchdog.com的創始人George Hobica表示,8月15號以後,機票價格就會下降,因為學生們都返回了校園。他們會在學校一直待到感恩節,12月14日以後重返。旅客可以根據這個時間來做計劃。

今年整個夏季的票價都很低。票價預測應用程式Hopper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內往返機票的平均價格為176美元,去年同期為282美元,同比下降了38%。

雖然票價降低了,但是也沒有以前那麼便捷,因為很多航空公司減少了航班數量,讓人流更集中。Hobica表示,以達美航空為例,8月份僅周五有兩趟往返於紐約和邁阿密的航班,而去年有9個航班。

「目前只有這兩趟航班,至少直達航班不會增加。」Hobica說道。

在當下這個季節,旅客乘坐美聯航,只需要67美元就可以往返於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和佛羅裡達州的坦帕。美國航空和西南航空針對多個目的地的往返航班票價為100美元左右。

多數售出的機票似乎都是針對旅客更青睞的目的地,這些地方人流較少。

在過去的22周裡,旅遊市場研究公司Destination Analysts一直在對旅客意向進行每周一次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疫情之前還是當下,拉斯維加斯、奧蘭多等城市,一直都是很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在排名前十的名單中,科羅拉多和阿拉斯加是兩個新晉的目的地。

Destination Analysts的CEO Erin Francis-Cummings表示,旅客還是很青睞西雅圖和紐奧良,但是疫情之下,科羅拉多和戶外目的地比這些城市更受歡迎。

在受訪的1200位美國成人旅客中,大部分人表示,無論機票價格有多低,他們都不會出門旅遊。根據8月9日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70%的受訪者表示,機票折扣並不足以吸引他們出門旅行。

Francis-Cummings表示,與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的復甦情況相比,面對疫情,旅客的立場很堅定,他們仍選擇待在家裡,並不會因為折扣而動搖。

休閒旅遊的費用可能比以往更低

一般來說,航空公司會在感恩節前的那個周末開始抬升機票價格,因為他們預計會有很多旅客乘坐飛機度假。目前,美國航空公司出售的從芝加哥飛往邁阿密的票價在10月份為75美元,節日當周會上升到356美元。

今年與往年不同,很多在校大學生仍然不敢聚集,這可能會抑制度假需求。Hopper的數據顯示,當前的感恩節票價比去年低30%,美國國內往返票價平均為216美元。

目前,只有達美航空承諾,直至10月份都將停售中間座位。此外,免費取消或更改行程的政策也將在感恩節前失效,只有西南航空提供免費退改籤服務。美聯航針對8月31日前新預訂的機票提供免費改籤服務。阿拉斯加航空的免費改籤服務將持續到9月8日,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將延長至9月30日,捷藍航空將延長至10月15日。

Hopper的經濟學家Hayley Berg表示,航空公司當前最應該做的是提供優惠的價格和靈活的服務政策,因為旅客最關心的就是價格和旅行體驗。

因此,Berg建議,如果票價合適,趁著各地放鬆限制,現在可以為假期預訂機票。

「總體而言,今年的票價比去年更低,但是低多少、能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Berg說道。

頭等艙也不一定能保證有足夠的社交距離

金融從業者George Fink最近剛乘坐美國航空,從亞利桑那州圖森飛回芝加哥,他用5.5萬英裡的裡程升級至頭等艙,期望能夠有更大的空間。然而,他卻發現鄰座乘客戴著口罩,連鼻子都沒有遮住。Fink提醒他戴好口罩,對方卻根本不在意。他向乘務員尋求幫助,對方也沒有回應。後面的座位也都坐滿了人,他沒辦法換座位。接著到了用餐時間。

「這意味著,頭等艙裡的每位乘客都會摘下口罩,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吃飯。所有的防護措施都失去了作用,形同虛設。」Fink說道。

只有達美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承諾將頭等艙的客座率降低至50%,西南航空沒有頭等艙和商務艙,捷藍航空的頭等艙有16個座位,其中6個座位被設為空座。其它航空公司的頭等艙,每個座位之間的距離也不過是幾英寸而已。

專家建議旅客查詢飛機的參數以及單個座位的尺寸。例如,Airfarewatchdog.com的創始人Hobica乘坐波音787夢想客機(Dreamliner)從洛杉磯飛往紐瓦克,該機型商務艙的座位規格是1-2-1。值得留意的是,航空公司可能會根據承運合同更換機型。

Hobica表示,如果旅客不希望鄰座有人,這是一個很好的查詢辦法。

評估病毒在飛機上的傳播概率

儘管航空公司都稱飛機安裝了高效過濾網,能夠隔離空氣中99%的細菌,但是目前幾乎沒有數據能夠說明在飛機上感染病毒的風險有多大。有證據表明,含有病毒的呼吸道飛沫可能會在室內空氣中停留。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大規模的病毒傳播事件與飛機有關。

德國研究者近日在美國醫學期刊JAMA Network上發布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3月份在以色列無意間接觸了新冠病毒的24名旅客,他們一周後乘坐飛機前往法蘭克福,該航班的飛行時間是4小時40分鐘,機上共有102名乘客。他們發現,飛機上有2名疑似病例,他們與確診乘客僅兩排座位的距離之隔。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飛機上沒有人戴口罩,美國直到5月份才強制要求航空公司實施公共安全規定。

6月8日,《紐約時報》採訪了511名流行病學家,了解他們什麼時候才會乘坐飛機出行,44%的人表示在3到12個月內,持該意見的人數最多。相對於坐飛機感染病毒的風險,流行病學家們認為觀看運動比賽、聽音樂會、參加葬禮或婚禮等活動更危險。

關於空置中間座位是否能夠降低乘客感染病毒的風險,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學家和管理學教授Arnold Barnett很感興趣,他決定一探究竟。

「美聯航稱,空置航班上的中間座位不賣,只是一個公關策略,而並非安全防護措施,達美航空則持完全相反的意見。」Barnett說道。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預計,未檢測出的感染人數可能是已知確診人數的10倍,因此Barnett的數據模型將新冠病例的人數乘了10倍。他考慮了座椅靠背、飛機上的空氣淨化系統以及口罩在阻止病毒傳染方面的有效性等因素,他說這些因素能降低五分之四的感染風險。

Barnett發現,在一架滿員的飛機上,感染病毒的機率是1/4300。如果中間的座位是空置的,風險降至1/7700。飛機上的人還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不在飛機上的人員,Barnett預計,乘坐滿員的飛機的病毒感染死亡率是四十萬分之一;如果中間的座位是空置的,死亡率則為六十萬分之一。

Barnett表示,這些風險概率比飛機墜毀的概率高得多,但是相比疫情期間的日常活動,如出去購買生活用品,兩者的感染機率差不多。

「美聯航表示,飛機上根本就沒有社交距離這一說。」Barnett說道。即使座位是空置的,飛機上也無法保持規定的6英尺(約1.8米)的社交距離。

但Barnett表示,社交距離還是會有影響,他更願意選擇重視社交距離的航空公司。

*本文編譯自New York Times

相關焦點

  • 除了「隨心飛」,航空公司還可以做什麼來提升旅客信心?
    但航空專家Sandeep Bahl指出,航空公司應該謹慎做規劃,因為疫情之後,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都發生了變化。Bahl說,疫情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是企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在重新思考運營模式的時候,需要評估旅遊產品與遊客需求的契合度。
  • 十一黃金周:旅客急,航空公司更急
    旅客在著急,航空公司一樣也在著急。2020年暑運之後最後的也是最長的假期就將結束了,8天的出行高峰,對於疫情期間大受衝擊的航空公司而言,可謂兵家必爭的假期。各家都是加足馬力,提供足夠的運力,搶人!· 9月30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起降航班962架次,運送旅客13.4萬人次,雙雙創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新高;機場國內航班量和客運量已全面恢復,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9%和1.6%。· 首都機場預計,9月28日至10月11日,首都機場計劃起降航班1.43萬架次,日均1021架次;運送旅客218.9萬人次,日均15.64萬人次。
  • 想用60元薅光航空公司的羊毛?你想多了
    疫情以來機場人流明顯銳減。/ 微博三大航司(南航、國航和東航)今年上半年的運力僅為去年同期的5成左右,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超過50%。從具體數據來看,國航、南航、東航的運力(按照可用座公裡計算)分別同比下降53.7%、48.35%、53.09%,載運旅客人次分別同比下降55.9%、53.66%、59.83%。 結果顯而易見,各大航空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南航、國航和東航分別虧損52.62億元、48.05億元和39.33億元,三大航空公司一季度共虧損140億元——三個月內虧掉了去年全年的利潤。
  • 航空公司後浪們
    航空公司後浪們!今年的浪很熱。第一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了第一輪組建航空公司的熱潮。1985、1986年間,各地宣布和要求成立航空公司的有30多家。分別完成旅客運輸量1.4、1.3、1.5億人次,分別佔全民航的21.7%、19.7%、23.0%。
  • 航空公司改行做外賣?吃貨們快戳進來
    2020年各大航空公司受新冠疫情影響,紛紛開闢副業尋求自救,藉助電商、外賣平臺等渠道做起飛機餐外賣服務。>東方航空東方航空在飛機餐外賣的基礎上邁出更大膽的一步,將其控股的上海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從專營航食轉型為兼營航食和地餐的企業
  • 疫情之下,民航單日客運量重回百萬,中美各用多少天
    從民航局公布的9月份數據可以看出: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775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0%。 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控制,中國航空業持續復甦。 而最近CNBC報導了一則消息,美國機場安檢人數自3月中旬以來首次突破100萬人。
  • 被新冠疫情血洗的航空公司,累計虧損740億,2020會洗牌嗎
    你可以想見,航空公司老闆們在今年壓根沒法睡一個好覺。裁員、倒閉、史無前例的大虧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斷了中國航空業連續十多年的增長黃金期——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個先來?顯然,是意外。但也並不是被打入了地獄。今年國慶中秋超長的8天假期,成為中國航空業的一根救命稻草,誰都想抓住它。
  • 為讓旅客「回心轉意」美國航空公司紛紛取消改籤費政策
    東方網9月1日消息:今天,美國航空公司和達美航空公司相繼表示將永久取消航班改籤、取消費用政策。這三家航空公司之所以決定免收改籤費,與新冠疫情下全球航空旅行業務受到重創有很大關係。受制於防疫政策,旅客飛行需求被大大壓縮。航空公司為了提振效益刺激消費,力求讓飛行看起來更加安全、無負擔,說到底還是要夠便宜。這就意味著許多與航空飛行有關的費用及附加費用都要被砍掉才行。
  • 比基尼空姐造就女富豪,越捷航空老闆疫情之下仍獨佔鰲頭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致全球23家航空公司倒閉。不得不說航空業正臨「寒冬」之際。亞太地區的航司受疫情影響最嚴重,預計將虧損29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2020年全球航空業預計損失的三分之一。
  • 女友因患抑鬱症被禁止登機,航空公司:這是為了旅客和他人的安全
    飛機雖然確實便捷,但許多航空公司的服務卻是時常遭到人們詬病的。>領導在了解情況並與機長溝通之後決定拒絕網友兩人登機,並表示這是為了網友女友和其他旅客的安全而不得已做出的決定最終,網友無奈之下只能與女友乘坐高鐵前往南京。
  • 疫情之下,想旅遊怎麼辦?澳大利亞現「無目的地航班」
    【環球時報記者 李 雪】新冠疫情之下,太想旅遊怎麼辦?可以乘飛機「假裝在旅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報導,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下文簡稱「澳航」)近日推出一個「無目的地」觀光航班,航班從雪梨出發,中途在多個澳大利亞著名景點上空低空飛行,最後返回雪梨機場降落,讓乘客不需要下飛機就能觀賞各地美景。該航班開售後便遭搶購,134張機票在10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 航空公司拒載抑鬱症旅客:處理可以更人性化
    10月14日晚,涉事航空公司回應稱「鑑於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基於安全因素,航空公司勸退旅客,辦理了機票全退手續。在旅客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明,沒有專業醫療意見的情況下,出於對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飛行安全的考慮,謹慎地做出這一遺憾的決定。」綜合現有信息來看,涉事航空公司的做法於法有據。
  • 渴望「回血」的航空公司
    裁員、倒閉、史無前例的大虧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斷了中國航空業連續十多年的增長黃金期——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個先來?顯然,是意外。但也並不是被打入了地獄。今年國慶中秋超長的8天假期,成為中國航空業的一根救命稻草,誰都想抓住它。
  • 「翼」情之下|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率先開啟「無限」飛
    在全球疫情的摧殘下,世界民航運輸業破產地破產、裁員地裁員、停飛地停飛,沒有一家航空公司能夠安然度過。航旅需求急劇下降,再加上國際航班被大批停航,航空公司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貨運航班和國內航班上。航空公司紛紛包攬貨運業務,讓塵封已久的貨機重新回到藍天,不僅如此,還將客機拆掉座椅改裝為貨機。貨機一時成為當下「寵兒」,三萬英尺下皆是他的家。
  • 這家歐洲低成本航空在疫情之下自創生機
    低成本航空由於自身「低成本」的特性以及以國內航班為主的航班特徵,使得在疫情之下能夠更好地保全自己。當然如易捷航空這類低成本航空巨頭也免不了在殘酷的疫情之下,面臨停飛和裁員雙重詛咒。疫情固然殘酷,對世界民航運輸業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但是挑戰即是機遇。於是有這麼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卻逆行而上,自創生機。
  • 國航航班旅客自殺,航空公司應及時出面回應
    隨著媒體的報導,當晚同機旅客的一些說法也在網際網路上開始傳播。旅客的說法指向了,涉事旅客是在衛生間內實施相關行為,「看到這名旅客在脖子上有類似繩索一樣的東西」。因此,網友們則更加關注的是,涉事旅客是如何在狹小的機艙衛生間內實施的自殺行為。然而,截止9月27日,涉事航班所屬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尚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應。
  • 奢侈品牌高管們鍾愛的航空公司,是否和你品位一致?
    他們平均每年有119天在搭乘飛機,無論用何種計算方式,他們都是常旅客無疑。作為奢侈品公司的高管,他們對航空公司的品質和服務都要求最好。       來自瑞士的高管們會首選他們的本土航空,而非阿聯航空。瑞士航空在美國的口碑也很好,在常住美國的常旅客的投票中,它和新加坡航空一起排名在首位。
  • 上半年,國內航空公司集體血虧
    今年以來,疫情對航空業的打擊,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民航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319.1億噸公裡,同比下降49.2%;旅客運輸量1.5億人次,同比下降54.2%,客座率68.6%,同比下降14.7個百分點。
  • 民航局劍指「天價機票」,航空公司背了誰的鍋?
    昨天下午,民航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國際航空運輸價格管理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疫情期間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秩序,確保國際航空運輸價格平穩有序,切實維護旅客和貨主的合法權益,其中更是要求航空公司在嚴格執行國際運價政策、擴大直銷渠道的同時,加強對銷售渠道的管理,針對票代、OTA平臺等渠道都措辭嚴厲的提出了明確要求。
  • 隨心飛、直播帶貨……疫情之下,航空公司主動出擊創新招
    最近一段時間,各個航空公司先後推出「隨心飛」、「無限飛」、「任性飛」等產品,引爆航旅市場。宣傳中說,只要2999元或者3322元就可以在今年下半年無限次地乘坐航班去想去的地方。但也有人提出,實際情況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