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航空公司集體血虧

2020-09-05 小航老師

今年以來,疫情對航空業的打擊,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民航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319.1億噸公裡,同比下降49.2%;旅客運輸量1.5億人次,同比下降54.2%,客座率68.6%,同比下降14.7個百分點。

這些慘澹數據的背後,是航空公司經營的痛與淚。

昨日,國內航空公司相繼發布了半年財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國內主要航空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如何。


1、營業收入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旅客出行需求銳減,航空公司營業收入集體出現大幅下滑。

其中下滑最大的是海航,營收同比下降66.6%;相比之下,華夏航空則顯得獨樹一幟,營收同比僅下滑了19.9%,遠低於行業水平。

國內民航市場中,上半年南航依然是營收最大的公司,畢竟體量放在那裡。


2、淨利潤

淨利潤方面,華夏航空是國內上半年唯一一家實現盈利的航空公司,淨利潤為822.77萬元。

華夏航空上半年逆勢盈利的秘訣在於,其開闢了大量政府保底補貼的航線。

所謂保底補貼,是國內很多支線機場,為了鼓勵航空公司開闢航線,由當地政府出面與航司籤訂保底補貼協議,即每飛一個航班,政府都按照約定金額向航司支付補貼費用。

正是得益於籤訂了大量包機保底航線,給華夏航空疫情期間的經營上了一個保險,使其能夠做到盈利,十分難得。

相比之下,虧損最多的則是海航,上半年合計虧損118.23億元。

對於雪上加霜的海航來說,這個數據也是意料之中。

與2019上半年相比,利潤縮減最大的是廈航,你沒聽錯,就是那家連續32年盈利的廈門航空。

主要原因為2019上半年廈航收購了虧損嚴重的河北航空,造成其半年財報數據僅盈利1200萬元,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更是虧出15.05億元,打破了持續盈利的良好記錄。


3、淨利潤率

淨利潤率方面,華夏毫無疑問排名第一,為0.4%。

但在2019上半年,華夏的淨利潤率僅排名第三,遠低於春秋和吉祥。不得不說,華夏航空今年的「抵抗力」是真的很強。

相比之下,海航-100.9%的利潤率可謂非常搶眼,從財務上來看,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數據。

但是,從這一數據也可以反映出,海航內部還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今年的航空業,一個字概括是「虧」,兩個字概括是「血虧」。虧損,已是行業今年發展的既定事實。

我們改變不了現實,只能立足當下、把握未來。

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國內市場也開始逐步回暖,目前國內航線航班數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八成左右。

熬過了疫情,接下來國內航空公司面對的,是一場市場復甦戰。

隨著東航「周末隨心飛」打響戰爭的第一槍,引發航空圈百花齊放、精彩紛呈的產品創新亂戰。

疫情在挫傷了航司正常經營的同時,也激發了航司的營銷能力,推動航司大膽創新、提升戰鬥力。

新一輪的航空市場變革已經到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會有多少航司崛起?又會有多少航司倒下?

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匯總:上半年表現如何?國內航企半年報陸續出爐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9日消息: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巨大衝擊,全球航空業需求大幅萎縮,全球航司紛紛大幅削減運力,收入銳減、甚至出現流動性危機,整個航空業都遭遇了經營危機,部分航空公司甚至遭遇了生存危機,疫情發生以來已有二十多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對行業提供援助。
  • 物流人,買個航空公司玩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報告顯示,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量同比去年預計下降54.7%。客運量大致減半至22.5億人次,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全球航司業務慘澹,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國內航司也不例外,據最新的國內三大航年報顯示,航空運輸業是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國內三大航上半年營收降幅均在五成左右,淨利潤均由盈轉虧,國航、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
  • 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取消國內客票改籤費
    中新社休斯敦8月31日電 繼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日前宣布取消國內客票改籤費後,美國達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31日也分別宣布,由於新冠疫情持續衝擊航空業,航空公司將永久取消美國國內航班的改籤費用,以吸引旅客購買機票。
  • 3.29億元起即可競拍航空公司,折射國內中小航司哪些病症?
    最黑暗的上半年剛剛過去,下半年的復甦之路還很漫長。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初步統計,截至7月中下旬,全球共有23家航空公司宣布倒閉,而這當中又以低成本航司和區域性、支線航司等中小航司為主。疫情之下,國內雖無航司發出破產的絕望聲音,但中小航司的日子並不好過。
  • 2020年上半年國航虧損高達15億美元!下半年怎麼做?
    受疫情影響,幾乎沒有航空公司會對他們的上半年財務狀況充滿希望。一方面疫情期間,旅客的出行需求降到冰點;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紛紛暫停或者削減,進一步影響了航空公司的盈利。據悉,亞洲的航空公司是最早感受到這種影響的航空公司,尤其是我國的航空公司。現在,國航宣布在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虧損了15億美元。它把大部分損失歸因於所說的疫情的影響。「對全球經濟,商業環境直接或和間接的對集團運營造成了負面影響。」
  • 中國國內航空公司首次實行代碼共享
    中新社廣州三月一日電:從今天起,在廣州至昆明往返航線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雲南航空公司正式實行聯名式代碼共享。這是中國國內航空公司之間首次實行此種業務合作。此前南航已與美國達美、韓國韓亞、日本佳速等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在一些國際航線上實行代碼共享。
  • 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均取消國內航班改籤費
    全球旅報9月17日訊, 根據市場分析報告服務供應商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最新文章,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均已取消國內航班改籤費。任何曾經改籤機票的乘客都知道,改籤費用高昂,人均每次改籤需花費高達200美元。
  • 盤點國內那些貨運航空公司
    此外,在國際進出口貿易、國內快遞物流等方面,空運越來越受到青睞,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和純貨運航空公司的發展十分迅猛。在我國,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廈航等這些航空公司都有大量的貨運業務。順豐、圓通、郵政等這些貨運物流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貨機,甚至是成立了自己的貨運航空公司。
  • 渴望「回血」的航空公司
    這不是誇張或是危言聳聽的言論,在2020年還剩最後不到100天時,這寶貴的8天,既能讓航空公司可憐的財務報表儘可能顯得像那麼回事,又能實實在在提振從業者的信心——今年上半年,民航業累計虧損740.6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中國航空業比任何行業都需要靠此次超級黃金周來「回血」。
  • 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比世界其他地區同行更快地從冠狀病毒疫情中恢復
    中國航空公司的復甦將會快於許多同行。因此,許多航空公司需要大量的財政支持來維持運營。隨著疫情穩定,中國在過去幾個月放鬆了一些限制,允許人們在國內旅行。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度假者選擇的是短途休閒旅行,如乘車或火車,提前預訂的預訂窗口要短得多(一周)。」
  • 上半年亞洲最大機場竟然虧損這麼多
    一是航空公司飛機趴下了,巨大的支出還要維持著,往往是巨額虧損。二是機場人流量沒有了,碩大的機場還矗立在哪裡,虧損也是難免。上半年,我國民航業虧損741億元,航空公司自然佔了大頭,不過機場日子也不好過。作為全球第二、亞洲最繁忙的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明顯冷清了許多。其實,今年北京首都機場挺難的。
  • 雙11預售起跑:航空公司瞄準升級版「隨心飛」
    開搶:多家航空公司「隨心飛」產品上線今年初以來,「打折」成了今年航空市場上的「熱詞」,從各種前所未有的低價國內機票,到各家航企推陳出新的「隨心飛」產品,航空公司紛紛自救,在重視不同旅客特定需求的同時,通過精細化管理細化產品定位
  • 航空公司準點率排名:祥鵬航空最高 中國聯航墊底
    梳理今年上半年國內21家航空公司的準點率情況發現,21家航空公司準點率均不達標,在小型航空公司中,祥鵬航空以73.15% 的準點率居榜首,中國聯合航空以44.25%的準點率墊底。在大型航空公司中,四大航空公司準點率不相上下,均低於70%(註:中外排序有異).
  • 土耳其貨運上半年瘋狂搶佔市場份額
    土耳其貨運公司憑藉其「特殊貨物業務」在上半年增加了其市場份額據WorldACD數據顯示,伊斯坦堡哈比航空公司上半年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9%增加到2020年的5.4%,這家航空公司將其歸功於「通過建立全球航空橋來維持其特殊的貨運業務
  • 習近平201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國內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如何運籌國內國際大局,帶領幹部群眾完成各項工作呢?年中之際,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通過國內、國際兩個篇章,帶您回顧一下習近平的2015年上半年足跡。今天,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國內篇。 2015年上半年,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了5次中央深改組會議、6次中央政治局會議。
  • 國內最「摳門」的航空公司,但就因為做到了這點,卻遭「瘋搶」?
    當然對於我們很多老百姓來說,坐飛機的確可以很快到達目的地,但票價也相對較貴,所以我們很多人在買機票之前,都會對比一下價格,看看有沒有便宜機票,畢竟有時候省到就是賺到,你還別說,國內真有一家航空公司其實它每年的營收裡一半是賺的,另一半是靠「摳門」省出來的,春秋航空從它創立以來就一直遵循低成本模式,這在國內各大航空大咖面前,能夠一直走到現在,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10家全球股價高漲的航空公司9家來自中國,一家來自印度
    先撇開不說中國航空公司各種各樣顯而易見的優勢,在海外滯留的華人可能擁有的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機票不好買,一票難求機票貴,最奇怪的是國內航司的票價有時會比國際航司的貴,比如卡航組織包機回國5000RMB左右,阿聯航空
  • 中美貿易戰打到飛機了,對國內航空公司會有多少影響?
    而其中737NG系列的737-800為目前國內航空公司主力波音機型。而中國航空公司未來訂單中最多的波音飛機,737MAX-800的OEW為45070kg,正好超過商務部規定的45噸70公斤。也即如果商務部分毫不差,嚴格按照45噸這條線加徵25%關稅,737MAX-800正好在加稅範圍之外。不得不說,商務部有高人啊……這一刀切得太精準了。
  • 用數據和推理做預測——航空公司的春天即將來臨
    即便現在國內疫情應受到控制已經很長時間,航空客運仍然恢復緩慢。公開數據表明截至9月6日,國內客運同比下降62%,國際客運同比下降84%,航空業的日子仍然很不好過。對於航空運輸行業,這次疫情醞釀了巨大的機遇,扛過這次衝擊後,航空運輸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