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興,這是個僅有1800餘人的村寨,貧困發生率達到47.32%,村裡無衛生室,部分通組路、串戶路基本還是泥巴路、砂子路,破舊房屋隨處可見,生產運輸、生活用水還靠人挑馬馱,村級公司還在起步階段,群眾無就業門路,2014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屬深度貧困村。
在脫貧攻堅的大好形勢下,2015年,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普定縣衛生計生局作為茗興村結對幫扶單位,我擔任茗興村幫村書記。接到文件後,我倍感光榮,也深知責任重大,黨的號召,刻不容緩,就這樣,我開啟了扶貧工作新徵程。
時間緊,任務重,我及時組織召開局黨組會議,研究落實2名駐村幹部,28名結對幫扶幹部,專門負責茗興村幫扶工作。作為幫村書記,為了工作取得實效,在做好單位業務工作的同時,我入村、入組、入戶開展工作,了解真實情況,對211戶貧困戶進行全面走訪,做到心中有數。
茗興村產業基地
為了實現貧困村出列,根據扶貧政策,結合茗興村實際及單位優勢,協調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單位青島市嶗山區衛生計生局,幫助解決幫扶資金18萬元,用於村級衛生室建設,安排落實村醫1人,解決群眾就醫遠、就醫難問題。
此外,我還協調省市縣計劃生育協會,投資60餘萬元,新建家庭服務中心一棟,解決群眾集中辦理紅白喜事,消除濫辦酒席現象;調整計生「三結合」幫扶資金20萬元,結對幫扶貧困戶40戶,每戶投入幫扶資金5000元,解決部分貧困戶發展產業缺資金問題;積極參與村級公司選址、規劃、謀發展工作,在村級公司帶動下,全村利益聯結貧困戶實現全覆蓋,解決群眾就近務工,幾年來,累計發放貧困戶利益聯結分紅資金60餘萬元,發放群眾務工工資100餘萬元,有效保障貧困戶穩定增收……
張雷查看土地情況
幫村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村支兩委、脫貧攻堅作戰隊、結對幫扶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人居環境得到美化,群眾安全住房、醫療、教育、用水得到保障,解決群眾後顧之憂。
產業帶動創造就業機會,我推薦貧困戶就業,促進穩定增收,2019年人均收入達9978元,2019年,全村實現貧困人口「清零」。2019年3月,茗興村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2019年11月,實現貧困村出列。
主題黨日活動
雖然我現在沒有擔任茗興村幫村書記,為茗興村群眾服務的機會少了,但有時打個電話問問工作情況,到茗興村走走,群眾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張書記,你來了,這幾年你對我們村、對我們太好了,村裡變化太大了,我們現在吃不愁、穿不愁,教育、醫療、住房有保障,在村裡有工做,收入穩定,以後有機會,希望你再來我們村,我們全村人民會永遠記得你。」聽到群眾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我的辛苦指數換得了群眾的幸福指數,我感到無比欣慰。
【人物小傳】
張雷,2015年擔任茗興村幫村書記,現已結束該村幫扶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