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葉茂「幸福樹」

2021-01-08 河南日報客戶端

幸福樹上的綠葉子越來越多

□李英華

彼時,立夏已過,小滿未至。一望無際的豫南平原上,小麥正處於灌漿期。火辣辣的太陽拂過,綠色的麥粒日益飽滿圓潤,逐漸變黃,還有十來天就要進入收割期,豐收的氣息氤氳蒸騰。

獅子口村位於新蔡縣西北18公裡處的李橋回族鎮,三面被小洪河包圍,下轄九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950人,耕地4035畝,以傳統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是一個典型的內陸農業村莊,也是一個貧困村。

過去五年,這個村不但摘掉了貧困帽,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的精神狀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脫貧,對於中原大地上眾多的農業村而言,具有廣泛的啟示意義,也更具有借鑑性。那麼,變化是為何發生,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玉榮在展示她做的小紙條

那個有很多外號的駐村第一書記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在鎮幹部的帶領下,我們從縣裡的交通要道駐新公路拐下來,過了小洪河橋,繼續往北走,就是獅子口村。找到原玉榮時,她正在時小寨自然村,和一位紅頭髮的中年婦女一起,蹲在一戶農家門口剝蠶豆。

她五十出頭,個子不高,微胖,面色黝黑,厚嘴唇,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腦袋後面隨意扎著馬尾辮。坐在一個小馬紮上,紅色的登山包歪歪扭扭地扔在地上,一邊聊得火熱,一邊手下不停,綠瑩瑩的蠶豆瓣在碗裡越堆越高。院子裡,剛收割回來的油菜堆成了一座小山,正在晾曬。

「這是我的貧困戶,吳桂花。」原玉榮快言快語,十分爽利大方。「她的丈夫郭全忠前一段哮喘犯了,幹不成活兒,我來村裡走訪,就想看看他最近好點沒有。」

我請她聊聊村裡這幾年變化的原因,略略思考一下,原玉榮就從手裡的蠶豆開始講述。

你不知道,這蠶豆湯可香了。村裡種了不少蠶豆,現在正是剛下來的時候。把豆瓣用粉芡裹勻,拌上鹽,下油鍋炕一炕,再重新燒水,鍋開下番茄、莧菜、荊芥和炕好的豆瓣,打個雞蛋花,最後出鍋的時候滴上一滴香油,那個鮮啊,沒法說,肉都不換。

老話說,小滿下三新,指的就是小滿時節,將近8個月沒有收成的地裡開始有了新的收成。其實新收成的豈止三種,還有大麥、大蒜,蔬菜有莧菜、荊芥,再過十幾天要收小麥,莊稼人又該開始忙了。

回想2015年我剛開始駐村當第一書記,當時想得很簡單:村裡開闊,空氣好,環境也好,為啥不來?到哪兒都是幹工作嘛。可當我的所在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第一次開車送我來村裡的時候,就吃了一記閉門羹——村委大門緊鎖,十分破敗。好不容易等村文書來把鎖打開,院子裡雜草叢生,一個人也沒有。我的心涼了半截。

來這兒以後,我有了好多外號,比如背包書記、狗不咬書記、紙條書記、家賊書記啥的。喏,就是這個背包。剛開始村委沒有做飯的地方,我又有低血糖,不按點兒吃飯就會心慌、出虛汗,連說話的勁兒也沒有,所以背包裡除了換洗衣服和筆記本之外,就是方便麵、水杯、幾塊小麵包和糖,一股腦都塞進去,裝著方便,走哪兒都背著。

剛來的時候誰都不認識,我就到處轉。碰見有人問:「你是哪兒的啊?」我就回答:「我是來扶貧的。」有人願意跟我說兩句,也有人不願意搭理我,轉身就回屋裡去了。不搭理我沒事,我就主動去搭話:「你叫啥啊?家裡有幾口人?」碰見老人,我就掏個小麵包;碰見孩子,我就掏塊糖或者小零食。伸手不打笑臉人,慢慢地,就能跟村裡人說上話了。因為這,我又得了個外號,「狗不咬書記」,沒辦法,去得太勤了,家家戶戶養的看門狗都認識我了,跟自家人似的,自然不會再咬。

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總有被焐熱的那一天,只要大家知道我是真心實意為他們工作,遲早會接納我的。

紙條書記的外號是從一次縣領導來檢查傳開的。來村裡那一年我49歲,現在53歲了,年紀大,記性跟年輕人沒法比。可是縣裡、鎮裡經常抽查,兩不愁三保障、六改一增等,實在記不住,咋辦?我就想起了上學時候的招數——做小紙條。把要背誦的內容和村裡貧困戶的情況記在兩三指寬的小紙條上,夾在筆記本裡,或者裝在衣服口袋裡,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記一記。有一次縣領導來村裡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拿起我的本子,裡面夾著的小紙條呼呼啦啦掉了出來。他問清楚原因,很是感慨,就當著周邊工作人員的面表揚,稱讚只要有這股勁兒,啥事兒都能辦好。於是,這個外號就傳開了。

通過摸排走訪,我發現村裡當時主要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村子偏僻,鄉道跟駐新公路沒打通,小洪河橋以南是水泥路,直通主幹道,以北通往獅子口村的卻是土路,坑窪不平,一下雨,泥能沒過腳脖子。村裡的人要出去,就得繞老遠。連運糧食出去也成問題,多費好多勁,別的村麥子一斤賣一塊零五分,我們村只能賣一塊,生生比別人低。另一個問題是原來的村委班子工作不紮實,貧困戶識別不精準引起村民不滿,幹群關係漠然。記得我第一次到時培兵家裡走訪時,真的震驚了。簡直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牆上的裂縫大得可以塞下個拳頭,黑瘦的漢子頭髮像個刺桃子,情緒很大,口氣也衝。他問我,家裡這麼窮,為啥不是貧困戶?經過了解,他家一共六口人,妻子有精神病,三個女兒在上學,最小的兒子患有唐氏症候群。一個勞動力要養六張嘴,還要供三個學生,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種地,咋會不窮?我把他的情況報到村委,村民大會表決一致通過,時培兵被識別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有問題,咱就挨個兒解決,首要的是修路。多虧了單位的大力支持,當時的局長對我說:「你放心,單位就是後盾,這路能修多長就修多長。」通過整合扶貧資金,經過反覆丈量後開始施工,2016年11月,一條長1.08公裡、寬4.5米的鄉道修通了,花了近70萬元。老百姓可高興了,說下雨沒有泥巴,膠鞋都可以扔了,還有的說這路這麼平整,閉著眼都能走回家。鄉道的修通打開了村民們的心,他們都認為,多虧了原書記,幾十年的泥巴路換成了水泥路。大家都把功勞記到我頭上,我很不好意思,其實這是因為國家的政策好。

第二個就是重新改選村委會。當時的村幹部幾乎都有自己掙錢的活計,村裡的事反而成了副業。沒個主事的人可不行。2016年3月,李新瑞當選為新的村黨支部書記,這是個精幹的人,當過兵,有思路。我們重新制定各項規章制度,開村民大會。起初沒人願意來,咋辦?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我在大喇叭裡吆喝,來開會的發盆。盆是塑料的,批發五元一個,我自掏腰包,一買就是1000多個。還有本子、板凳啥的,禮品五花八門。有了禮品,慢慢地,來開會的越來越多。這個人領一個,那個人領一個,重了咋辦?我們按戶籤到,每戶只準領一回。在會上,我們深入淺出地宣傳政策,給老百姓擺事實講道理,大事小情,入腦入心。一開始,大部分村民是衝著禮品去的,後來發現村委會事事公開透明,尊重大家的意見,參與的程度自然越來越高。政策揉碎了講,道理掰扯清楚,老百姓的心氣兒順了,事情就越來越好辦了。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新蔡縣整體地勢比較低,過去有「洪水招待所」的稱號,獅子口村也不例外,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坑塘,裡面臭烘烘的淤泥摞得老高。2017年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清理坑塘裡面的雜草和淤泥,這活兒又髒又累,沒人幹,咋辦?村幹部帶頭幹。到晌午頭,都餓了,這時一個賣油條的來了,我們也顧不上手上都是淤泥,也沒洗手,一人買了一根油條,用塑膠袋墊著就往嘴裡送。村民們看見了,知道村幹部是在為村裡幹活,從在旁邊站著看到主動參加,有人拿了工具來幫我們一起幹。人多力量大,水塘清理乾淨了,種上了蓮藕,再也沒有了蒼蠅蚊子亂飛,現在村裡人都喜歡往水邊溜達,村裡環境好了,大家心情也好了。

還有修文化廣場的事。原來村裡人沒事幹就打牌,容易吵架幹仗。我尋思,村裡得有一個能把大家聚在一塊兒的地方,思想文化的精神陣地,如果我們不去佔,就會被別的東西給佔了。思想統一了之後,擺在面前的就是錢的問題。打報告上去,鎮裡、縣裡都批了,可是這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位的事。施工隊不見現錢,就不給幹活。咋辦?先墊上唄。我瞞著家裡那口子,從存摺上偷偷取了五萬元,村幹部們湊湊,一共湊了十萬元。廣場修好了,路燈安上了,大喇叭豎了起來,晚上來跳廣場舞的也多了。直到來年資金到位,我把錢又偷偷地存了回去之後,才告訴我愛人。他氣得樂了,好哇,人家是把東西往家拿,你是把家裡的東西往外掏,真是個「家賊書記」。其實,他也就那麼說說,知道我工作不容易,還是很支持我的。

「蠶豆湯做好嘍,原書記,快來嘗嘗吧。」伴隨著話語聲,一陣香氣傳來,讓人饞涎欲滴。一個饃,一碗湯,就是一頓美味的家常農家飯。

滿頭紅髮的吳桂花給記者看她們跳廣場舞的照片。

那些昔日的貧困戶露水不滿鍋脫貧得靠自己的雙手

喝完蠶豆湯,吳桂花也打開了話匣子。

我老家陝西,家裡姊妹四個,我家掌柜的兄弟四個,都是窮得叮噹響,結婚時沒有房子住,就住進了炕煙房,睡的是烤菸的炕。

我很要強,種地、餵豬、養兔子,啥能掙錢就幹啥。也去廣州打過工,沒日沒夜地加班,結果年底還沒給工資,那個小老闆就跑了。無奈,我又回到了家裡。1996年有了女兒,家裡情況剛有好轉,可是那口子患上了肺氣腫,不能幹重活,2013年我又得了腦瘤。去省城做手術,花了幾十萬元,親戚朋友都借遍了,誰見了都躲著走。那時候一個病房做手術的,不幾年都死了,就我活了下來,醫生都說我命大。你看,腦袋上的傷疤現在還有,從額頭一直到後腦勺。可是,幾十萬元沉甸甸的外債壓頭,我看不到任何希望。

後來,原書記來了。她來家裡走訪,也不嫌家裡髒,到廚房就掀起鍋蓋看。那個時候,村道還沒有通,門口是土路,一下雨就連地也沒法下。我就說,原書記,能把村路修到家門口嗎?她說,能。我又問,啥時候能修好?她說,明天就開始修。我將信將疑,說話可得算數。結果從第二天起,不到三個月,入戶的水泥路真的修通了。原書記還把我家的房子認定為危房,幫著我們建起了三間大瓦房。新房子寬敞明亮,屋裡屋外的地都平整了,老頭子說,結婚都沒住過這麼好的房子,睡覺都能笑醒。

原書記給老頭子辦了低保,給我安排了公益崗位,在村裡當保潔員,一個月工資300元,幹得好還有200元獎勵。沒事的時候我就到村裡的扶貧車間打工,編藤椅,一天能編五六個,一個7.5元,一個月也能掙千把塊。

2017年年底,我家脫了貧。心裡壓的大石頭搬開了,我重新看到了希望。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想著咋把日子過得更好。我愛漂亮,想染紅頭髮,又怕染髮劑有化學成分,刺激頭上的傷疤。就把火龍果和可樂混在一起,再過濾掉雜質,自製的天然染髮劑效果不錯,你看,這紅頭髮鮮亮吧。我愛笑,人家常說,沒見著人先聽見笑,叫我「蠻子、老西兒」。我還愛種花,院子裡都是花,這格桑花是原書記給我的種子。

日子一天比一天強。晚上,我喜歡到文化廣場跳舞,還是村裡廣場舞隊的主力呢。廣場上的燈一亮,大家心裡都亮堂堂的,也有了精氣神。原先村裡人打招呼,問的是打牌輸了贏了,現在問的是昨天又編了幾把椅子,掙了多少錢。跳廣場舞需要大喇叭,得提前充電。國家不是給低保戶每個月10度電嘛,一度電五毛六呢。我尋思,國家給咱幫了那麼多,我也得做做貢獻,就把喇叭每天拿回家充電。去年縣裡組織廣場舞比賽,獅子口村得了優秀獎。

說話間,吳桂花家養的狗懶洋洋地躺在人腳邊,屋簷下,一口大缸裡種滿了荷花,亭亭玉立,頗有種天然去雕飾的味道。屋裡五歲的外孫睡午覺醒了,光著小腳親暱地撲到外婆懷裡,我們就此離開了她家。

邊走邊聊,經過兩個水塘,繞過一棵大大的彎棗樹,再拐個彎,我們來到了後寨村。「走去看看吧,這也是我的貧困戶。」原玉榮拉著記者進了家門。68歲的時培智正在院裡小菜園忙碌,藍色的襯衣洗得發白,扣子一絲不苟地扣到了最上面一個。

「在忙啥呢?」原玉榮問。

「這不是剛收了油菜嘛,地空著,我就想著種點紅薯。」老時笑著答。聽說要接受採訪,他連忙去洗乾淨手,坐在小板凳上,腰背挺得筆直,認認真真地開始了交談。

我是1972年的兵,由於表現突出,第二年入了黨。1976年退伍回了家鄉,我是家裡老大,除了老母親,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都指望著我。回到村裡務農,日子雖然艱苦,可是還能過得下去。天有不測風雲,阻塞性肺氣腫、肺炎性心臟病兩種重病纏上了身,再加上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時候一動就喘,連一桶水都提不動。再要強也沒辦法,我家成了貧困戶。

最難的時候,我也有些撐不住,不知道路該往哪兒走。我記得很清楚,原書記那時對我說,沒事,只要願意幹,我努力一把,她再幫我一把,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村裡對我很照顧,安排了護林員的公益崗位,就是修修樹、種種花,勞動強度不大。村裡搞人居環境整治,路邊、房前屋後空地要求種上花,老百姓看著心裡也舒坦,大家都擁護。重活幹不成,侍弄花草我還行,修剪樹枝,給花澆澆水。每年秋天那些花結了種子,我就把種子收集起來,晾乾保存,來年能繼續用,雖然不值啥錢,總算能為村裡節省點成本費用。

「老時幹活可勤奮,別人不願意幹的,他幹。他修剪的樹,都一般高,跟條線似的,整整齊齊,就像部隊的士兵一樣。」原玉榮插話道,誇得老時有些不好意思。

人們常說,露水不滿鍋。意思就是莊稼苗需要露水,但是露水不能當飯吃,數量有限,連鍋都裝不滿,不能從根本上起作用。脫貧還是得靠自己的雙手,人家有兩隻手致富了,你為什麼有兩隻手還餓肚子?你窮,證明沒有好好幹。光靠政府那一點補貼,不是永久的。政府把路給你指出來了,只有腳踏實地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

除了公益崗位工資,我還有低保和退伍金,日子能過得下去。老黨員要有覺悟,得起到模範作用,2016年我帶頭遞交了脫貧申請書,當年年底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子。

說著,老時臉上露出一種驕傲的神色。看得出,摘掉貧困帽對於這個要強的老人來說,真是如釋重負。

從老時家出來,原玉榮深有感慨,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不是路修通了,燈亮了,坑塘乾淨了,而是人的精氣神變了。過去,村裡人爭當貧困戶,甚至以此為榮,現在的人爭摘貧困帽,以脫貧為榮。「人心的變化,才是最大的變化。」她說。

孫看遠的箱包廠生產的摺疊型輕便背包,在沃爾瑪超市十分暢銷。(圖片均為李英華攝影)

那個村裡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走,去村裡的扶貧車間看看吧。」原玉榮說。

從文化廣場旁邊的小道走過去,三座氣派的車間排列整齊。一個藤編廠,一個文具廠,還有一個箱包廠,去年光給村民發工資就有200萬元,帶動村裡80多戶貧困戶就業。「尤其是這個看遠箱包廠,別的企業受疫情衝擊紛紛減產,可是它不但沒受衝擊,反而銷量實現翻番。」

原玉榮的介紹引起了我們的興趣,來到扶貧車間時已經是下午三四點鐘,裡面不少婦女正忙得熱火朝天,裁剪、縫拉鏈、車三角背帶、包網布,一條流水線運轉流暢。一個年輕人忙乎其間,哪個環節、哪臺機器出了問題,他都能迅速解決,充當了「滅火隊員」的角色。「他就是箱包廠的老闆,孫看遠。」

這是個瘦削的年輕人,短短的頭髮,不修邊幅,襯衣袖子隨意卷得老高,兩隻眼睛透著精明。在小辦公室裡,孫看遠和記者聊了起來。

我是新蔡本地人,磚店鎮的,1987年生人。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好吃懶做不正幹,也不著家,只有我和奶奶相依為命。家裡實在太窮了,沒辦法,初中只上了半年就輟學了,15歲來到義烏打工,吃了很多苦。窮到什麼程度呢?三次去給人家當上門女婿,也沒人要,人家嫌棄我父親是個拖油瓶。

後來,我在一家床上用品廠當機工,做得久了,整個生產線的每個環節都學會了,不但會操作,還會維修機器。溫州商人有句話,「寧睡地板也要當老闆,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講的就是要創業。2009年我也出來開了個小加工廠,當時手裡沒錢,以每臺幾百塊錢的價格買了十臺舊機器,低成本開始創業,當年年底我就回了本。但是說實話,創業著實辛苦,從15歲離家,到2018年回來辦廠,這麼多年我只在過年時回來過兩三次。

2018年春節,我回家過年時碰到了原書記,她熱情邀請我回家鄉創業。老家的房租、工人工資等成本都比義烏低很多,奶奶的年紀也一天比一天大了,綜合考慮,我當時就心動了。當我跟奶奶講要回來幹時,老人家真是高興,好幾天沒睡好覺。

老家的人鄉裡鄉親的,實誠,幹活不惜力,而且箱包加工沒有很難的技術,縫拉鏈、包網布,活兒不累,學會了誰都能幹。我這個車間有70多個工人,還有好多留守婦女、老人把活計帶回家做,計件發工資,熟練的工人一個月能拿到3000元不成問題。在家門口打工,不耽誤照顧孩子和老人,比在外地打工舒心多了,是一舉雙贏的好事情。

受疫情影響,國外箱包加工的訂單少了,義烏那邊受成本的限制,剩下的訂單也做不了。我在老家辦廠,成本大大降低,別人賣一塊,我就賣五毛,吸納了不少那邊做不了的訂單。

你看,廠裡現在最暢銷的產品是這種摺疊型輕便背包,批發的成本價是五元,拿到美國的沃爾瑪超市,這個價格就變成了五美元。去年廠裡加工了150萬個箱包,今年我有信心,這個數字將會翻番。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遇見原書記真是緣分,也是我的福氣。扶貧車間剛開始幹的時候,她自掏腰包獎勵先進工人,衛生紙、毛巾啥的小獎品,鼓勵大家好好幹。去年我已經把浙江那邊的廠子都結束了,把整個管理團隊都帶了回來,打算在老家繼續幹下去。

這個昔日當上門女婿都被淘汰的年輕人,如今已經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暢想未來,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丁零零……」原玉榮的電話響了起來,是李橋回族鎮的黨委書記張皓磊。電話裡說,要帶廣告公司的人來,給村裡的幸福樹「換葉子」。

這是咋回事?原玉榮解釋,文化廣場的牆上畫了棵「幸福樹」,192片葉子上寫有人名,代表著村裡建檔立卡的192戶貧困戶。沒脫貧的,是紅葉子,脫了貧的,換成綠葉子。2016年年底,獅子口村實現整村脫貧,紅葉子越來越少,綠葉子越來越多。去年村裡又有兩戶人家脫貧,早就該換成綠葉子了,可是被疫情耽擱到了現在。

「好,一起去看看吧。」我們兩個快步走了出去。

兩年前新落成的村委會牆壁刷得雪白,灰黑色的馬頭牆高高翹起,有點類似徽派建築風格。村委會對面、村民文化廣場東頭最顯眼的地方有一面巨大的白牆,上面一株手繪「幸福樹」根深葉茂,綠意漸濃。一個人扶著梯子,一個人正在換葉子,張皓磊在一邊指揮著:「一戶是李學林,對,在你左手邊,另一戶是時偉傑,上面大的那片葉子。」原玉榮忍不住拿出手機,咔嚓咔嚓地拍照留念,「這可是我們獅子口村的大事情,村裡人都盯著看呢。」

利用這個時候,我問張皓磊獅子口村脫貧的秘訣,他認真想了一下,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這是因為我們有一批像原玉榮一樣的優秀基層幹部。」

天色已漸黃昏,小風吹散了白天的熱氣,坐在文化廣場的石凳上,張皓磊這樣說。

現在簡直不敢想,那幾年是如何過來的,就是一門心思把縣裡交代的工作按照時間節點一點一滴完成,根本沒想過待遇、提拔啥的。

我是2016年來到鎮上的,一來就碰上了脫貧攻堅這個硬任務。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大家都是在摸索著幹。我們也去過蘭考、滑縣學習,可是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有些做法無法複製,只有靠自己,實幹幹實,走出我們新蔡一條自己的脫貧道路。

當時村裡基礎設施差,幹部配備不完整,也缺乏幹事創業的激情,加之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壓力很大,有時也會懷疑究竟能不能按期脫貧。縣委書記王兆軍帶頭幹,沒日沒夜的,幾乎天天都處於亢奮狀態,甚至中暑暈倒過,住院了好幾次。縣裡領導帶頭幹,身體力行,我們還有啥話說?跟著幹吧。

大家都很拼,鎮上像原玉榮一樣拼的幹部有好多:有的把婚期推了又推,達三次之多;有的家屬懷孕,卻沒有時間照顧,直到生產才匆匆回去一趟,隨即又趕了回來;還有個幹部,老家是安陽的,考上了當地的公務員,筆試第一名,卻放棄了面試的機會,就是因為不願意把工作撂挑子。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家,都有困難,卻都在克服。

獅子口村的脫貧有原玉榮的模範帶頭作用,但是又不僅如此,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團隊的力量。在這個戰鬥的、團結的集體中,大家都很拼命,也很優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才能最終實現脫貧目標。

李橋回族鎮是河南省21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也是10個直管縣(市)中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鎮。在縣裡的脫貧攻堅考核中,鎮上的工作前年和去年都排名第一。

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看著村委的燈光徹夜長明,好奇幹部們在忙些什麼。一看,幹部們都是在為老百姓實實在在地幹活。民心終於聚起來了,村民們獲得感、幸福感都很強,幹群關係得到了根本性改變。這次脫貧攻堅大考,鍛鍊了一大批優秀的基層幹部,烈火出真金,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拿這次疫情來說,無論是獅子口村,還是鎮裡的其他村莊,都要設立服務站點,需要24小時不間斷有人值守。老百姓心疼幹部,有的從家裡拿來礦泉水、麵包和火腿腸,有的主動去當志願者、輪換著值班。看到這些,我很欣慰,覺得這麼多年的工作沒有白幹。

「現在村裡只剩下8戶貧困戶了,很快,我們要把剩下的8片紅葉子都換成綠葉子。」原玉榮臉上笑開了花。

一個典型的內陸農業貧困村,之所以能夠摘掉貧困帽子,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基層幹部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工作態度,是無私奉獻、實幹幹實的工作作風,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是迎難而上、不畏艱辛的精神,是幹部群眾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的幹勁。這些年,新蔡縣也在同樣發生變化,昔日的貧困縣變成了一座生態新城、水域靚城。

其實,無論是獅子口村、李橋回族鎮,還是新蔡縣、駐馬店市,整個中原大地步履堅實,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脫貧攻堅之路。

夕陽西下,給村子和莊稼勾上了一圈金邊。獅子口村這些年的變遷,濃縮在這棵「幸福樹」上。它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必將越發青翠,越發壯大。

編輯:王丹丹

相關焦點

  • 根深葉茂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根深葉茂,樹根扎得深;樹葉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發達。出自:唐 張說《起義堂頌》:「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天人報應,豈相遠哉。」近義詞有:本固枝榮、根深蒂固,反義詞有:牆上蘆葦、枯木朽株,根深葉茂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褒義。
  • 根深葉茂,樹靠根長,根靠葉養,樹怕傷根……與根有關的解釋
    根深葉茂這裡所說的根指的是果樹的延伸根。果樹的四大根系只有延伸根往下長,延伸根向地下越扎得深,四周分布的呼吸根和吸收根就越多,吸收土壤中的養肥就越多,營養循環也越旺盛,枝條、葉片、樹勢也就越強壯。樹靠根長,根靠葉養這裡所說的根是指果樹的吸收根。
  • 一招辨別幸福樹與富貴樹
    幸福樹學名為菜豆樹,富貴樹學名為幌傘楓,均是大家喜歡放在室內觀賞的綠植。這兩種植物雖不是來自同一個家族,但外形較為類似,往往容易混淆。這是幸福樹還是富貴樹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識別技巧。菜豆樹(幸福樹):總葉柄基部不膨大(術語:總葉柄基部不抱莖)。
  • 盆栽幸福樹,為啥「葉子黃」?用此法解決,幸福萬年長
    幸福樹是人們很喜歡的盆栽綠植,它的葉片繁多茂盛,四季常綠,寓意又好。可以放在客廳中,不僅美觀還能淨化空氣。還能有幸福萬年長的意思,那如何避免幸福樹的葉片發黃脫落?其實幸福樹黃葉的原因比較多,如果是偶然出現了一兩片黃葉,這是正常的自然老化,直接摘掉就可以不用管它。
  • 幸福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幸福樹是一種很好的觀葉類大型盆栽植物,在北方,一般情況下在室內養殖,比如大型的宴會廳,辦公場所擺放的要多一些。要想在室內養好幸福樹,還必須知道它生長的環境,習性,原產地等等,只有了解知道了這些信息,我們才有可能在北方的室內養好它。
  • 植樹節 談談「植」與「樹」——根深才能葉茂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對於樹都有很高的情感,用梅花、竹子、松樹等比喻人的品格,用樹的道理比擬人的道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一葉知秋 」,歌頌戰士們,就說像白楊樹一樣。總之,關於以樹喻人,以樹的品質作為人的追求,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植樹的重要性,但我們是否了解樹的特性,以及這個樹該怎麼培植呢?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高校根深葉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高校根深葉茂 2020-09-16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幸福樹掉葉子怎麼辦?看完輕鬆解決掉葉子難題!
    幸福樹的株形較為優美,葉片濃綠且富有光澤,花朵較大,花期較長,散發著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但是在秋冬養殖的過程中,總會出現葉片掉落的現象,那麼要如何解決呢?溫度問題幸福樹生性喜歡溫暖的環境中,如果溫度較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保暖,最好不要低於8℃,否則的話就容易使幸福樹葉片掉落,甚至影響幸福樹生長。其實在幸福樹在入秋之後都會掉一些葉片,如果掉的不是很嚴重的話,就不要動它了。
  • 幸福樹出現大面積黃葉,還一碰就掉?原因就是這3點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養上一些花草樹木,而幸福樹不僅寓意美好而且還能夠淨化空氣,可以說得上是一盆不錯的綠植,但是在我們如今的冬季,幸福樹出現了大面積的黃葉,而且還一碰就掉,原因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三個原因造成幸福樹出現大面積黃葉。
  • 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常說根深葉茂,作物生長的好壞要靠根系,判斷方法記住4字訣。在農業生產當中,對於農作物生長的好壞如何去判斷?最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它的葉子是否生長得旺盛,農作物葉子生長的旺盛與否?正是由其根系所決定的,根系也是決定植物生長好壞的基礎,這也正是人們常說的根深葉茂,根系生長的深,能夠健康發達,也就能夠給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農作物才會生長得更健壯,從而能夠促進產量的提升。了解了根系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去判斷作物根部的好壞呢?
  • 世界上最大的樹,高42米,重636噸,樹齡2000多歲,至今未見衰老
    大家好,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棵樹,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植物看到樹木,可是如果告訴你世界上最大的樹你見過嗎?我想你肯定沒有見過吧,這就是位於瓦哈卡市的巨樹圖來。當你親眼見到這棵樹的時候,你肯定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一棵樹,你肯定會認為這好像是一整片森林吧,其實這棵樹的樹幹周長達到58米,高42米,重636噸,這棵樹佔地面積可是達到了140平方米之多,比我們現在城市裡很多的商品房還要大,這棵樹已經生長了2000多歲了,如果從中國的歷史往前推的話,肯定要推到東漢時期了,那麼2000多歲的樹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 果樹的樹體組成部分及主要特徵
    果樹種類繁多,形態結構差異較大,如喬木果樹與灌木,果樹和蔓生果樹之間,草本果樹與木本果樹之間,樹體組成差別較大。但各種果樹都是種子植物,其樹體都是由根、莖、葉三大部分組成。現以喬木果樹為典型,說明果樹的樹體組成。
  • 家中庭院有5種景觀樹,開花寓意「收穫幸福」,價值又高還好養
    要是生活在農村,或者是家中有個小院子的話,那麼肯定會有許多的花友,都選擇在庭院當中種上一些漂亮的景觀樹,這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而且,以前的種樹原因和現在的種樹原因,還會有多差別,可能因為如今的經濟和交通發達,一些年輕的朋友都喜歡種上國外進口的花樹,但是很多傳統的老人,還是喜歡那種寓意比較好的樹木哦!家中庭院有5種景觀樹,開花寓意「收穫幸福」,價值又高還好養!
  • 家裡養了幸福樹,養出開花都是大神,好兆頭不能錯過
    家裡養了幸福樹,養出開花都是大神,好兆頭不能錯過平時大家喜歡養一些什麼樣的花兒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養的植物,而小花就喜歡在家裡養一些虎皮蘭,主要是因為這種花它比較好養,而且它的寓意也特別的好。其次,要給大家介紹的一種樹就是幸福樹,因為這種樹它不僅寓意好,而且也是會開花的,它開的花非常的清新,只不過平時大家都沒有見過,想要它開花,首先就需要給它提供一個比較溼潤的環境,如果是在冬季它周圍的環境過於乾燥的時候,大家還要記得在它周圍噴一些水。什麼季節它會開花呢?
  • 生命之樹
    家是一棵樹,父母是樹根。我們是枝葉,花果是兒孫。生命是一棵樹,孝道是樹根。愛心是枝葉,花果是人生。生命是一棵樹,孝道是樹根。愛心是枝葉,花果是人生。事業是一顆樹,眾生是樹根。慈悲是職業,花果是前程。若要大樹參天,施肥要在樹根。祈禱平安幸福,孝道祖宗父母。
  • 「今日作家」劉正義 ‖ 幸福花開(散文)
    近些日子來,幸福樹在生出許多新葉的同時,間或有一些葉子大概耐不住酷暑而飄落,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藏匿於樹冠之中。像往常一樣,我把手伸進茂密的樹叢中,憑感覺抓出枯葉。突然,一個肉肉的柔柔的溼溼的東西傳到了我手部的末梢神經,我嚇了一跳,以為是一團垃圾,正準備清理時,眼前突然一亮,在燈光的映射下,一個像喇叭一樣的小花映入眼帘,我心裡一驚,這不是人們常說的幸福花嗎?
  • 2020植樹節高清壁紙圖片素材,祝你幸福生活萬年長
    快快種下幸福樹,精心培育碩果豐。簡訊祝福送給你,友誼花開樹長青,3.12植樹日到了,願你幸福快樂!2.植樹節到了,種下信念的種子,盼望收穫理想的果實;種下快樂的種子,盼望收穫幸福的果實;種下真情的種子,盼望你能收到我祝福的果實。植樹節快樂!3.為你種下一顆樹,結出我一萬分的衷心祝福:十分的好運,加上百分的開心,成就千分的幸福,獲得萬分的如願。滿分的祝福,送給滿分的朋友。
  • 海雀是一首幸福的歌
    電影《文朝榮》劇照幸福是什麼?海雀的標準,與我們的不同。電影《文朝榮》劇照如今,海雀有八百七十多位村民,其中外出打工的有一百五十多人。當我們愉快地聊起要開拍的電影《海雀,海雀》(現已更名為《文朝榮》),聊起村子中心廣場那棵高聳的呼鷹樹時,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他,「您現在覺得幸福嗎?」他那古銅色的臉龐突然綻放出向陽花般的溫暖與燦爛,「幸福!我小的時候還穿草鞋呢,你再看現在。」
  • 「生命之樹」和「知識之樹」
    園中有兩棵樹,一顆是生命之樹,一顆是知識之樹。上帝耶和華警告亞當說:「園中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便吃,只是分別善惡之樹(即知識之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吃的日子你必定死!」而狡猾的蛇對夏娃說:「吃了不一定死,吃了果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和上帝一樣能知善惡。」
  • 螞蟻森林湯圓樹裝扮獲得方法 支付寶螞蟻森林湯圓樹領取技巧
    支付寶螞蟻森林湯圓樹怎麼獲得?馬上就要到元宵節了,小夥伴除了在家吃湯圓元宵之外,還有什麼活動呢?最近螞蟻森林推出了螞蟻森林元宵限定時裝,粉粉的球球很可愛,那麼具體怎麼獲得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支付寶螞蟻森林湯圓樹獲得方法,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