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不負好時光,我們在路上。即日起,《遇見李滄·情在街道》大眾網記者走基層系列採訪活動正式開啟。本網記者將走進李滄區11個街道辦事處,對各街道的歷史背景、文化建設、好人好事、美景美食等進行全方位的系列採訪。我們將帶領網友在靚麗的街道風景中感悟基層的嶄新變化,在火熱的百姓生活中感受新時代的蓬勃節奏,讓每一位老百姓都成為新聞的「主人公」,感受他們的幸福生活以及對美好前景的期許。一支筆,一臺相機,一本筆記本,還有一顆想傾聽的心,請你,跟著我們出發吧!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4月18日訊(記者 高瑞嵩)興城路街道位於李滄區西北部,5.6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綿延著樓山、煙墩山兩座秀麗山峰,板橋坊河、樓山河自東向西蜿蜒入海。明朝洪武年間,胡氏兩兄弟從雲南輾轉定居板橋坊村,靜謐深邃的古巷古街見證了老滄口地區的變遷發展史。距離青島港和青島流亭機場距離適中、膠濟鐵路線均貫穿境內的地理位置,讓該地區成為青島工業發展的先驅地,國棉八廠、青島鹼業、紅星化工、青島油漆廠等一批響噹噹的國有企業也給這裡留下了老一輩產業工人的奉獻精神與城市化進程開展的記憶。
近年來,興城路街道在李滄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宜業宜居宜身宜心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的奮鬥目標,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基礎、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做精準服務為路徑、創民生福祉為目標的工作主旨,鋪下身子真作為,攻破難點重落實,開展了大量知民情、解民憂、振民心的工作。近日,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興城路街道,對街道黨工委書記許德林進行了專訪。
強健源頭動力 激活黨建一池春水
打鐵必須自身硬,自身硬不硬,關鍵要看鐵打得好不好。許德林書記在闡釋黨建工作與基層工作的關係時說:「基層工作抓得實不實、緊不緊、牢不牢,關鍵看中央、省、市、區委的部署是不是通過基層各級黨組織貫徹落實到每一位黨員的心中腦中行動中。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做沒做到位,要看面對上級部署的目標和任務、特別是急難險重任務,基層各級黨組織能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凝聚最大的力量、匯集最多的資源、帶動最廣泛群眾去落地實現。」
興城路街道黨工委注重發揮黨員幹部「排頭兵」和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重要活動期間,街道全體黨員幹部以身作則、敬業奉獻,以聯防聯治聯網聯動的形式,全力保障轄區社會面的平穩有序。並且在調動居民參與共建共治積極性方面,街道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從巡邏隊到治安崗,從瞭望哨到執勤點,黨員、居民參與的熱情異常高漲,充分映照出社區居民在享有新時代幸福生活的前提下,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為轄區的各項建設添磚加瓦,營造了和諧的轄區環境。
興城路街道黨工委在落實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目標要求過程中,抓住轄區國企宿舍居多實際,把握黨員群眾在由「單位人」到「社會人」轉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實際需求,提出了城市基層黨建「四個一」工程:即緊扣「一個主題」,牢牢把握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立意、特點和要求;築牢「一塊陣地」,整合優化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依託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解決實際困難;聯動「一張網絡」,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將資源在網格上調動,以黨建統領社會治理機制,一網聯動推動政務、社會服務向精細化、精準化、精心化轉變;選樹「一批優秀典型」,鼓勵和挖掘黨員義務奉獻故事和志願服務群眾事跡,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周圍黨員群眾,以先進帶動後進,全力營造街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互幫互助、孝老愛親的濃厚氛圍。
在幫包整頓薄弱社區黨組織工作中,興城路街道黨工委通過召開聯合主題黨日收集整理群眾需求,實行專人包事、限期整改,經多方聯繫,解決了拆遷片區黨員關係轉接、破舊樓梯修復、院牆美化整修、校門口交通堵塞、下水管道疏通等11項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街道還組織挖掘社區紅色基因和發展歷史,廣泛徵集老照片、老物件、老故事打造社區展覽室和非物質文化陳列室,豐富升級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打造「奉獻八方」黨建品牌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讓黨員群眾回顧奮鬥歷史、不忘奉獻初心,立足新舊動能轉換現實、聚力共繪中國夢。
許德林說:「我們以黨建為統領,注重發揮黨員幹部的工作能動性,注重祛除日常工作中『交給我幹』、『不得不幹』等消極理念,積極營造『主動去幹』、『奮力幹好』的能動思維,讓每個工作人員都成為有幹勁、有擔當、能作為的人,以此推動街道各項工作的向好發展。」
為增強黨員幹部的學習積極性和服務居民的能力及水平,街道黨工委堅持每月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並將每周五下午規定為支部集體學習時間。班子成員召開「民情日」插到社區一線,來到黨員群眾中間解決實際問題。實行班子成員聯繫幫包兩新組織制度,通過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帶動企業發展和群團工作創新。在企業園區打造了「常春藤·紅色驛站」黨建項目,為企業黨員提供了學習和參加組織生活的平臺,增強了組織歸屬感,同時提高了黨員幹部『四到服務』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反映了基層黨建工作服務居民、服務企業的現實作用。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 精準提升民生福祉
轄區內落後產能的企業逐漸搬走後,街道承擔起原企業宿舍的管理、服務、維護等工作。這片老城區見證過上個世紀國有企業和城市化發展的輝煌,但年久失修,出現了許多基礎設施老化、管道堵塞、衛生死角等影響居住環境的問題,其中不乏有一些多年難以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困擾百姓居住的「痛點」「難點」「堵點」,讓群眾生活更加便利,街道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勤儉務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民生工作。
許德林說:「民生無小事,街道作為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要時刻謹記將解決民生需求作為頭等大事。因此街道按照『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指導思想,通過多次實地調研,制定改造計劃、推進改造進度,狠抓施工質量,逐項解決了外牆保溫改造、大堆垃圾清運等群眾最迫切、最關注的問題,切實地改善了社區的居住環境,提升了居住品質,讓群眾收穫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針對轄區開放式老舊小區保潔不及時等問題,街道主動整合轄區資源,通過明責任、明任務、明重點、重落實,確立街長制「三明一重」工作法,形成了「九看」、「九定」原則和「6W」式巡防管理機制,實現了城市管理由各自作戰、粗放式巡查向實時跟進、精準巡查、即時整改的實質性轉變,將轄區精細化管理標準和責任落實到『最後一米』『最後一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經驗做法也得到了市、區的認可和推廣。
在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中,街道組織力量將煙墩山東南側一處存在多年、體量500餘噸的「山崖壁掛」垃圾堆進行了徹底清除,並通過加設隔離牆、增設垃圾桶和搭建垃圾收集點等方式為群眾解決垃圾丟棄問題,從根本處改變了群眾生活習慣、改善了轄區面貌。此外,去年一年街道還清理2400餘處佔路經營,8處約1400餘平米違建等妨礙群眾生活的設施,對樓院硬體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為居民營造了舒心的生活環境。
針對原先轄區內便民服務窗口擁擠在辦事處進門處,窗口數量少、空間狹小,群眾到此辦事並不方便的問題,興城路街道統籌各方資源,打造了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暨便民服務大廳,不僅讓辦事環境優美乾淨,更在服務質量、程序規範、便捷高效上著力提升,堅持「以民為本、溫暖服務」的服務理念,最大程度匯聚群眾辦事職能部門,真正實現「綜合性」、「零跑腿」、「一站式」服務,讓每一位辦事群眾感受到美好興城的溫度。根據國企退休職工需求和習慣,將文化節、登山節、『悅動興城』運動會等文體活動作為惠民品牌每年堅持舉行。圍繞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突出「幫」的特色,組建板橋坊社區「彩虹」志願服務隊,加入「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大型公益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為社區空巢、獨居老人送去溫暖與幫助。今年以來,開展了「我為老人送年貨」、「與共和國同齡人重溫雷鋒精神」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了互助關愛的溫馨環境,也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落實創造了有利條件。
築牢安全生產防線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作為老工業區,興城路街道對安全生產工作始終保持高度關注,目前轄區擁有危險化學品類企業8家,其他類化工企業8家,生產加工類企業115家,倉儲企業20家,安全生產監管任務仍然非常繁重。
許德林說:「安全生產工作是底線,也是紅線,是關係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安全穩定的大事。興城路街道在落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一直嚴格標準、堅守紅線,全面推行「雙重體系建設,從源頭處把住安全生產的關口,保證轄區企業能夠在安全、規範、有序的環境中創造效益、平穩運行。」
近年來,街道在監管措施上實行分類管理,把日常巡查和執法檢查相結合,定期組織轄區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培訓,確保參訓人員全員覆蓋;組織對轄區企業拉網檢查,配合市、區安監部門及有關科室聯合執法檢查;組織群眾進行安全體驗活動,讓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既督查整改後進,也選樹先進,目前轄區萊茵化學(青島)有限公司已成為「雙重體系」省級標杆企業,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成為市級標杆企業,青島鵬成食品有限公司、青島紅星化工集團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成為區級標杆企業。街道定期邀請標杆企業為轄區授課,輔導幫助其他企業加快整改,力爭更多企業進入到標杆行列。
許德林接著說到:「在保證轄區傳統企業平穩有序運行的同時,我們按照市委、區委部署安排和產業規劃,一方面積極參與和配合助推樓山工業片區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協助紅星化工廠、山東糧油進出口集團倉儲中轉公司等企業理清發展思路和產業定位,加快轉型步伐;另一方面以實施『三創』工程為抓手,引進新業態,激活新引擎,拉動轄區經濟發展後勁。先後引進了全省註冊資本最大民間資本管理公司(青島匯泉民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安誠保險青島分公司李滄支公司,今年一季度綜合納稅2500餘萬元。支持青島康安橡膠園就地轉型升級,打造了常春藤檢測行業孵化器平臺,引進了青島正信檢測有限公司、中檢紡織品檢測有限公司等生產性服務企業入駐。通過對『四新』『四化』產業的培育和扶持,老工業區新舊動能轉換已初見端倪。今年一季度,街道完成財政收入3920萬元,佔全年目標任務的35.30%。」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共李滄區委六屆七次全體會議確定了「按照產城融合理念,推進樓山片區整體開發,推動市級層面將該片區定位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探索突破樓山片區產城融合路子,探索彈性土地租賃、出讓政策,盤活低效工業用地,承接院士項目落地,打造院士智能製造產業區」的要求部署,為興城路街道所在樓山片區城市更新、產業振興提供了遵循。興城路街道將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全域發展院士經濟,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每一項建設任務中去。前景可待,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