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颱風眼?其形狀及大小為何?

2020-12-02 華夏經緯

    颱風眼為中心氣壓最低之處,其形狀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等五種,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裡左右,最小的為 1020公裡,大的可達100150公裡,即使是同一颱風,於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颱風眼的大小有隨颱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在此區域內無狂風亦無暴雨,天上僅有薄雲,能見天日或星鬥。當颱風眼通過某地時,常被誤認為颱風已過去,實則此時系在颱風眼內,約二、三十分鐘後,狂風暴雨又會再度出現,颱風眼經過前與經過後之風向恰恰相反,此可由颱風模式圖中明顯看出。

 

颱風模式圖

 

來源:www.dhjh.tp.edu.tw

相關焦點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這需要技術結合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通過衛星雲圖、大氣環流分析,再根據附近颱風資料的變化,如氣壓、風速等,來確定颱風具體的登陸點。」每當颱風發生,其登陸點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夥潛意識裡總覺得,受創最重的一定是颱風登陸區。氣象專家表示,其實颱風在某處登陸並不意味著這裡受災最嚴重。
  • 記者解讀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浙江在線07月10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段羅君)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  ●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  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  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是渦旋形狀?
    颱風在海洋上可以造成滔天巨浪,而一旦登陸,又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環太平洋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每年都在為預報颱風和減少颱風損失做許多工作。                 颱風為什麼都在海洋上生成?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的?颱風是如何命名的?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颱風眼——溫柔的陷阱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颱風什麼時候來?下一號颱風叫什麼?
    最近小編收到一些留言,有華南地區小夥伴表示:華南熱得不行,一天「洗澡好幾次」,希望能來個優秀且影響不大的颱風,下下雨降點溫就好!另外還有一些小夥伴發出疑問:為什麼今年同期颱風這麼少?颱風什麼時候來?下一號颱風叫什麼?
  • "麥德姆"颱風中心路過煙臺 市民或可見"颱風眼"
    「目前來看,颱風的前進速度並不快,上午8時颱風中心位於福建省北部,現在是15時的颱風訊息,颱風中心位於江西上饒,預計明天中午前後,颱風中心將進入山東省範圍,傍晚前後颱風中心應該在咱煙臺和威海之間,對我市影響較大。」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姜俊玲介紹說。
  • 2018颱風山竹什麼時候生成在哪登陸 颱風山竹最新路徑消息預測
    22號能發展到今天出了自己的努力的之外,還靠環境的造就,今天(14日)22號颱風山竹衛星雲圖發展情況來看,兩個字「完美」!颱風眼構造堅固,周邊雲系發展勻稱,氣勢強大得像在宣示它的至高王權,很是驕傲了。我們來看看它到底有多完美吧。
  • 颱風「莫蘭蒂」在閩登陸 為何在溫州這般發飆
    在福建登陸的「莫蘭蒂」為何在溫州大發飆?溫州氣象臺專家解釋,颱風「莫蘭蒂」受東南急流影響明顯,帶來大量水汽,給溫州帶來充足的降水。從它的路徑來看,颱風「莫蘭蒂」在廈門登陸之後往西北方向行進,然後逐漸北上,和溫州的距離越來越近,因此溫州受到它外圍氣流強大的影響,降雨和風力都很大。另一個原因是此次「莫蘭蒂」從我國臺灣南部擦過,直接在廈門登陸。
  • 不同形狀的瞳孔看到什麼畫面:寫輪眼天馬行空,愛心眼有點東西
    畢竟是動漫,不能這麼講究真實,我們還是來簡單說說動漫裡出現不同形狀瞳孔的角色,有些瞳孔形狀純屬表達情感,並不是天生的,隨著自己的情感表達進行變化,這一類型比較常見,並不屬於某些角色的專屬設定,小編會在本文最後提一下。假如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天生瞳孔形狀各異的他們,其眼中的世界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差別?
  • 人類最大「颱風」,為何颳了350年?說出來你別不信
    如果是發生在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其中包括南中國海以及東中國海的,便是稱作颱風。而如果是出現在在大西洋或者是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是被稱之為颶風。其意思也就是說,若是發現在美國一帶的話,便稱颶風。而如果發生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的話,則稱為颱風。還有就是,如果在南半球,又叫作旋風。雖然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但是其情況都是相似的。
  • 颱風是什麼——說颱風
    這裡給出的不久前先在我國臺灣繼之在福建登陸的9608號颱風圖像,它是氣象衛星在36000公裡高度上「拍攝」下來的照片。  的確不錯,從高空往下看,颱風是一個近於圓形的大氣渦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中心的那個小黑點,氣象學家稱它為颱風眼。它是狂風暴雨包圍中的一塊「靜地」,這裡碧空無雲,風和日麗。颱風眼的直徑一般在30一50公裡左右,通常隨著颱風的增強,眼有逐漸縮小的趨勢。
  • 黃海出現「風眼」,5月北方就能刮颱風?分析:不是颱風但較罕見
    不過,也有的網友或許注意到,在我國黃海上似乎出現了一個颱風——從特寫衛星雲圖上更是可以清晰看到,這看上去的確像是一個衰弱的颱風,不僅螺旋形狀異常情形,核心區甚至還有「風眼」結構,看上去即將登陸朝鮮半島,因此也有網友要問了「5月黃海就能刮颱風了?」「我怎麼沒聽說,是不是氣象局報漏了?」
  • 日本團隊借飛機靠近颱風眼 預測準確度提高16%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30日報導,日本琉球大學和名古屋大學等發布研究結果稱,通過飛機靠近「颱風眼」直接觀測其內部,結果預測前進方向的準確度最高提升了16%。利用現在的觀測方法,難以掌握颱風內部的詳細情況,很難進行預測。
  • 【地理視野】你看,你看,颱風的眼偷偷的在改變!
    圓形眼區 圓形眼區呈圓形,眼壁邊緣光滑,無明顯的直線或折角部分。該類眼區出現時,其外圍眼壁可呈對稱環形、逗點狀等多種形態。分析發現,該結構存續時間多大於12h,是一種較穩定結構。
  •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區別、幾級風算颱風
    有些事情或常識可能大家會比較模糊,比如颱風和颶風、幾級風算是颱風等。其實並不難了解,有些甚至我們在課本上海學過。可能時間長不接觸已經忘記了,那就在囉嗦一遍吧!什麼是颱風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颱風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當達到一定級別是會造成巨大的自然災害。
  • 趕沙塵暴、追暴雨閃電、進入颱風眼……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原創 卞贇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狂風暴雨中,為何要迎風站?進入颱風眼是什麼感受?公眾對氣象災害有哪些認知誤差?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卞贇演講的題目是《追風、逐雨、趕沙……逆行,是為了讓更多人免受災害之苦》。
  • 颶風和颱風有什麼區別?為何美國無颱風?
    提起颱風,人們都會膽戰心驚,因為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十分深重。
  • 「追風記者」捨命報導颱風 感受颱風眼可怕溫柔
    追風小組捕捉「颱風眼」  所有的人都匍匐著前進,所有的手都死死抓著欄杆。沒有人能抗拒颱風的襲擊,別說是生靈,就是重型的卡車也會被它掀翻。  「17級!這是風力表能測的最大風力。」段京蕾趴在地上,感嘆著「桑美」的威力。  這是8月10日下午,颱風「桑美」正撲向溫州。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為啥是渦旋形狀的?為啥會有強烈降雨?
    > 每到夏季,我們經常會聽到颱風的字眼。颱風一旦來臨,往往面臨著暴風驟雨,狂風對建築人畜都會產生傷害,而降雨則可能會造成洪水。颱風都是渦旋形狀的,北半球是逆時針的,南半球是順時針的。
  • 「海神」或成超級颱風。是誰捅破了「風眼」?
    「海神」正在逐步升級為超強颱風中,據悉中心風力將達到16級,堪稱巨無霸。直奔黑龍江而來!黑土地迎來「颱風三連擊」。風眼颱風「美莎克」變性為溫帶氣旋,變性過程中或將與冷渦合體,激發強烈的狂風暴雨。日本氣象廳預測,颱風「海神」將於9月5日-7日前後逼近九州地區,且不排除改變路徑的可能。或將引發河川泛濫、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並對公共運輸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該颱風有可能發展至最高警戒級別,或再創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