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視野】你看,你看,颱風的眼偷偷的在改變!

2020-11-24 騰訊網

譚師出品,必是精品

颱風眼

眼區分類封閉眼區

封閉眼區是外圍眼眼璧為單層結構且間斷角度小於90°的眼區。結合外圍眼壁的情況,封閉眼區可進一步分為圓形眼、類圓眼及多邊形眼三個子類。

圓形眼區

圓形眼區呈圓形,眼壁邊緣光滑,無明顯的直線或折角部分。該類眼區出現時,其外圍眼壁可呈對稱環形、逗點狀等多種形態。分析發現,該結構存續時間多大於12h,是一種較穩定結構。

類圓眼區

類圓眼區呈橢圓形或卵形,眼壁邊緣較為光滑,無明顯的直線或折角部分。本研究中,類圓眼區形態的存在時間一般小於8h。該結構穩定性較差,多數情況下作為一種過渡形態出現。

多邊形眼區

多邊形眼區形態不規則,眼壁邊緣粗糙,存在折角和直線部分。紅外與可見光雲圖中,多邊形眼區內部可出現明顯的對流區域,眼壁邊緣有時呈鋸齒狀;部分眼區上空有捲雲覆蓋,須藉助微波遙感資料識別。

開放眼區

開放眼區是外圍眼壁為單層結構、間斷角度大於90°但小於180°的眼區。開放眼區出現時,颱風結構組織性較差,強度一般較弱。在紅外與可見光雲圖中,部分個例有明顯的雲捲風眼(Banding Eye)形成,眼區附近有螺旋雲帶旋卷,但其外圍沒有厚實且有組織的眼壁,有時環流旋卷可達一圈以上。

同心眼區

同心眼區是外圍眼壁為雙層或多層同心嵌套結構、單層眼壁間斷角度小於180°且不存在兩層或多層間斷角度同時大於90°情況的眼區。在紅外與可見光雲圖中,同心眼區出現時颱風多具有高度對稱性特徵,眼壁間區域往往也是天氣相對平靜的區域。

典型特徵

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級以上強度),在深厚雲區的中間,往往存在一個直徑為幾十公裡,近似圓形的晴空少雲區,稱為眼區。在衛星雲圖上,眼區表現為密蔽雲區中心附近的一個大黑點。眼區外圍的一圈環狀的雲區稱為雲牆或眼壁。

眼區通常呈圓形,也有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形狀,當熱帶氣旋發展初期,眼區形狀一般不規則,範圍也較大;而熱帶氣旋強烈發展時,眼區範圍縮小呈圓形,並呈軸對稱分布。

眼區基本上是晴空少雲區,只在低層有少量層積雲。眼區中心的氣壓最低,風速也很小,為微風或靜風。而眼壁附近,風速急劇增大,達到極大值。在颱風眼中,常出現許多鳥群。這些被颱風氣流吹到颱風眼區的無數海鳥找到了「避風港」,有時隨著颱風的移動而飛到很遠的地方。

颱風眼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約一兩個小時,平靜會漸漸被狂暴再次取代。而且,片刻停歇所造成的錯覺,會讓你感到,重裝上陣的颱風,那氣勢更猛更烈更狂暴絕倫,猶如上古巨獸正傾盡全力,咆哮著要毀滅天地萬物。

形成原因

颱風眼的發生,是由於颱風內風是逆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發生的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的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裡範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

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颱風中上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旋轉著的雲,在北半球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以明顯的看出無雲的颱風眼,雲的旋轉情形可以代表風的吹向。在颱風內部,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的結果,可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餘米之高。在這圍繞龐大的雲柱中心部分是無雲或雲層很薄,而且沒有風雨現象,這就是颱風眼。從颱風眼向外,剛離開颱風眼處,即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在地面上,當有一颱風逐漸接近,並且颱風眼恰巧經過,然後颱風漸漸離去時。

(一)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眼生成的大尺度特徵利用UW/CIMSS 的AODT 資料和TRMM 等衛星反演的每日海溫資料,對西北太平洋2003-2005年熱帶氣旋出眼規律及出眼條件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2003-2005年西北太平洋這40個TC絕大多數(90%)是在它們的加強階段開始出眼,只有4個TC是在成熟期才開始成眼;近92.5%的TC發展到颱風以上級別才開始出眼,也有一小部分的TC在它們的強熱帶風暴階段出眼;TC出眼的時間存在日變化,晚上出眼的TC遠少於白天出眼的TC。有80%的TC出眼時海溫在28度以上,62.5%的TC出眼時海溫高於28.5度。用NCEP/FNL資料算垂直風切變,發現65%的TC出眼時的垂直風切變是在6m/s以下,只有4個TC出眼時垂直風切變超過了10m/s,05年的TC出眼時垂直風切變比03年和04年的都偏小。

(二)大尺度環境場對Leo(1999)颱風眼形成的影響用衛星反演的每日海溫資料及NCEP再分析資料分析Leo(1999)颱風在成眼過程中的天氣特徵,發現Leo在成眼期間海溫不低於29攝氏度,成眼前垂直風切變較低,不超過5米/秒,成眼時垂直風切變為7.45米/秒,也就是說較高海溫和較弱垂直風切變是非常有利於颱風眼的形成;同時本文還用衛星反演的降水率資料、地球同步衛星GMS5紅外1通道觀測的雲頂亮溫數據算得的最大亮溫距平絕對值,通過分析降水率、最大亮溫距平絕對值隨時間的變化來看Leo成眼期間對流發展狀況,發現在Leo颱風成眼期間存在對流的爆發。

(三)高解析度數值模擬研究用MM5模式針對LEO(1999)颱風眼的生成過程進行了高解析度的數值模擬分析,成功模擬出了LEO 眼形成過程,發現眼區內的低層有明顯的逆溫層。LEO眼區內逆溫層上的空氣在眼牆閉合前就被包裹入環流中心,並且暖心和渦旋中心不重合,此時LEO暖心主要是由於潛熱釋放引起的,隨著暖心和渦旋中心的重合過程,暖心開始位於渦旋中心,這時暖心主要是由於空氣下沉幹絕熱過程造成的,TC眼內下沉空氣與眼周圍附近的對流雲的對流爆發關係密切。

主要影響

颱風眼區外的空氣,向低壓中心旋進,它們挾帶著大量的水蒸氣,由於不易進入眼區,而在其外圍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臃腫高聳的雲層,下著傾盆般的暴雨。而颱風眼區內出現了下沉氣流,因而雲消雨散,夜間還能看到閃爍的星星。由於颱風眼中一般是晴到少雲天氣,因而在衛星雲圖上呈黑色小圓點狀。但颱風眼移過後,天氣將重新變得極為惡劣。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颱風眼內雖是好天氣,但海上的浪潮卻非常洶湧。這是因為颱風中心的氣壓,和它四周比起來降得特別低的緣故。因此在颱風中心登陸的地方,往往引起很高的浪潮,造成很大的損害。

國際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並進行分類:12級以上的通稱為颱風;10-11級的是強熱帶風暴;8-9級的是熱帶風暴;小於8級的是熱帶低壓。

主要形態

對衛星遙感資料的分析表明,大多數颱風的眼區會出現多種形態交替出現的現象;同時,各形態間的交替往往與颱風的發展變化有良好的關聯性。

一般而言,當熱帶氣旋強度較高時,眼區無雲或少雲覆蓋,眼區形態以圓形為主,外圍的眼壁高度發展、結構對稱;強度較弱時,眼區界限模糊,可能被高而厚的對流雲蓋遮蔽,雲蓋下的眼區往往呈多邊形;對於更弱或消散中的颱風,眼區多因眼壁結構不完整而呈現開放的狀態;而無眼區特徵通常則意味著氣旋形成不久或即將消失,強度十分有限。而由於維持時間相對有限,類圓形和同心結構被視作過渡性的眼區形態,其出現多與明顯的強度、路徑等變化相聯繫。

航空拍攝

2014年7月10日,第8號颱風「浣熊」於10日上午7時許在日本鹿兒島縣阿久根市附近登陸。受颱風影響,日本長野縣和福島縣各有1人死亡,衝繩縣等有30人受傷。

「浣熊」颱風正在以時速25千米的速度向日本東部挺進。中心氣壓為982百帕,最大風速為25米每秒,瞬間最大風速為35米每秒。受該颱風影響,日本全國範圍有可能發生1小時內超過50毫米的降水活動。日本氣象廳呼籲人們預防泥石流、房屋浸水、河流泛濫及龍捲風等自然災害。

2014年7月7日到8日,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太空人於月7日到8日間拍下了俯瞰該颱風的景觀,並在推特發帖稱其為「有意思的颱風之眼」。

相關焦點

  • 【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6.結構:①颱風眼:平均直徑25km,最大可達60-70km碧空無雲、風和日麗、天氣晴朗(颱風預報中用「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②漩渦風雨區:破壞力極大③外圍大風區:7.移動路徑、結構、移動路徑、影響02颱風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 【地理視野】為什麼廣東人吃飯前愛涮碗?
    回南天出現的一個傍晚,你懷著跟周遭一樣潮溼的心情走進一家小餐館。看桌上的碗筷雖然潔淨異常,但沾手一摸,潮溼且黏黏糊糊。此刻你唯一想做的,難道不是找店家的開水,把碗內外再衝刷一遍嗎?這時候什麼矯情、乾淨、第一泡茶、水圍財,統統都抵不過空氣中小水滴對你心頭的那番攪弄吧... ...
  • 80 迷糊 你看你看,斜率的臉偷偷地在改變
    試想,s/t的計算方法是,你在用一整段s除以一整段t,得到的結果不代表正在變化中的瞬時速率,而是這個時間段的平均速率。即0-t1和0-t2這兩段時間的平均速率相等。這和瞬時速率並沒有直接關係啊!所以,切換回這道題,x點和s點與虛線的相交,只意味著0-x和0-s這兩段時間的平均增長倍數相等,答案問的可沒有平均這兩個字。
  • 飛機上看颱風是什麼樣的?
    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路徑圖,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預計在廣東登陸。
  • 也許你不知道,我一直偷偷地朝你那邊看
    暗戀是一種失戀,但我會盡力不讓它變成愛Secret love is broken love, but I will try my best not to turn it into broken love愛情是一場兵荒馬亂Secret love is a mess of one person也許你不知道,我一直偷偷地朝你那邊看
  • [圖]飛機上看颱風是什麼樣的?
    (原標題:[圖]飛機上看颱風是什麼樣的?) 相信大家都看過氣象新聞的衛星雲圖,颱風就是一個圓圓的漩渦,中間有個颱風眼
  • 今年「最強颱風」來襲,那麼在飛機上看颱風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預計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和第22號颱風「山竹」將先後來襲,華南地區面臨雙颱風考驗。其中颱風「百裡嘉」明天將在廣東電白到海南萬寧一帶沿海登陸,受其影響,南海北部及華南沿海將有較大風雨。
  • 颱風實時路徑app跟蹤軟體哪個好用 怎麼看颱風路徑介紹
    颱風實時路徑app跟蹤軟體哪個好用 怎麼看颱風路徑介紹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我國颱風的高發時間段,而現在我國的浙江、寧波等地,就在遭遇強颱風天氣。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了。下面介紹借款比較好用的颱風路徑app。
  • 讀衛星雲圖,教你看天氣預報
    可見光衛星雲圖一般分為白、綠、藍三種顏色,其中,白色區表示地球上空的雲層,白色越濃表示雲層越厚,雲頂越高,在雲層覆蓋和即將覆蓋的地方可能將會出現降雨甚至冰雹、颱風;綠色部分表示大地;藍色部分則代表海洋。當然了,僅僅能看懂衛星雲圖的顏色是不夠的,重點還是要看雲的變化。
  • 自然地理:關於颱風,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八九月份,又到了颱風的盛行時期。沿海地區的人們此時一定都在密切關注預報,在颱風登陸之前做好準備。在與颱風鬥爭的同時,也許你不了解的是它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1,分級一部分人應該了解到颱風是一種生成於海洋上的熱帶氣旋。
  • 你看,你看,今晚的月亮將改變!
    再次提醒一下,記住時間:31日晚19:48-23:12其中紅月亮階段為20:52-22:08長達1小時16分鐘如果仔細看看日曆你會發現據了解,藍月亮,並非指藍色的月亮,但部分地區由於環境的改變而能看到「藍色的月亮」。如果每個天文現象單獨發生,那屢見不鮮,不足為奇。可發生在同一天,那可是百年未遇了。
  • 哪個app可查看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好用看颱風動向軟體推薦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我國颱風的高發時間段,而現在我國的浙江、寧波等地,就在遭遇強颱風天氣。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了。下面介紹借款比較好用的颱風路徑app。  2:根據您當前的位置給您指引離你最近的庇護所位置  3:颱風寶典,指引你事先做好計劃,颱風來臨前,登陸時,過後如何妥善處置  4:接入天氣預報及衛星雲圖,雷達圖,5天預測,趨勢圖等等信息  5:顯示實時的全球的颱風,颶風路徑,熱帶氣旋,熱帶風暴,熱帶低氣壓情況  颱風預報app
  • 在飛機上看颱風是怎樣一種體驗?
    昨天網友在飛機上拍到 颱風山竹 上了微博熱搜飛機上真的可以看到一大坨螺旋雲,還有蒜瓣一樣的颱風眼嗎?嗯,就讓我們來說道說道經常聽到颱風半徑如何如何,那麼颱風的個子有多高呢?其實,颱風是個扁而平的傢伙,半徑可以有幾百公裡,但身高一般只有十幾公裡,對流最旺盛的眼牆區高度能達到二十七八公裡。
  • 如何看畫眉鳥的「眼水」,分享一個看眼絕招!
    這個時候鳥的眼睛你才能夠全部看清,不像是之前那樣隔著一層迷霧去看。畫眉鳥而畫眉鳥的眼睛,通常是這麼看的。尤其是紅水,你把它對著陽光,再去觀察它的眼睛,很輕鬆就可以看見。等鳥放鬆後,紅水就會自然的擴散,顯得中間很大一部分都是紅色。
  • 颱風究竟是怎樣命名的呢?學者對此道出實情,看完長見識了
    說到颱風,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颱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雖然破壞力沒有龍捲風那麼可怕,但也是需要嚴加防範的。颱風也有強弱之分,離颱風眼較近的地方,就會受到颱風的猛烈「進攻」,一般這些區域的民眾,都得提起十二分精神防控。而離颱風眼較遠的區域,感受到的破壞力就比較小,但是也得做好一些防範,防止一些意外的出現。
  • 追颱風的人:鑽入颱風眼捕捉重要數據
    2008 年,吳俊傑和他的「追風計劃」被西班牙資深紀錄片導演及製作人桑切斯(Jose Miguel Garcia Sanchez)相中,並拍攝出一部名為《颱風獵手》(typhoonHunters) 的紀錄片。2009 年,這部紀錄片被搬上了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螢屏,讓吳俊傑這位臺灣追風人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 衛星雲圖看超強颱風「海神」 或成今年來最強颱風
    颱風海神 【衛星雲圖看超強颱風「海神」 或成今年來最強颱風】沒有美圖,沒有PS,來看超強颱風「海神」的大眼睛(颱風眼) 目前,颱風「海神」結構完整,眼區清晰,雲系密實,海溫和垂直風切變條件利於其繼續加強,有可能成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最強颱風。未來將向日本西南部到韓國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 當颱風來臨時,我們在颱風眼裡
    饒載笑 颱風中心,有一片區域是颱風眼。你看不見病毒,你也不明白,所以就更危險。先回家,不著急,寒假之後再來,暑假也可以。」旁邊的護士姐姐是行動派,她調出手機上的照片給我看,那是她們所在的科室今早增援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的照片,她們身著我只在電影裡見過的防護服,全副武裝。醫生適時地總結:「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再然後,我被「強迫」用消毒劑清洗了雙手出來了。
  • 請你挑戰: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一道題目
    地球的自轉涉及到的小知識點這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練習題節選,上圖中有四道小題目,關於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問題,簡單的時區問題,晨昏線問題,地轉偏向力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重新問問題的話,學得好不好馬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第三個小問題變成:「請具體標出圖中晨昏線的晨線和昏線」,就有很多學生做不出來了。比如,再把第四小題稍微深入一點,變成這個問題要求:「請標出崑崙站附近風向。」問題提出後,發現大部分同學就開始犯糊塗了。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這需要技術結合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通過衛星雲圖、大氣環流分析,再根據附近颱風資料的變化,如氣壓、風速等,來確定颱風具體的登陸點。」每當颱風發生,其登陸點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夥潛意識裡總覺得,受創最重的一定是颱風登陸區。氣象專家表示,其實颱風在某處登陸並不意味著這裡受災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