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練習題節選,上圖中有四道小題目,關於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問題,簡單的時區問題,晨昏線問題,地轉偏向力問題。高二學生進入複習階段一般很容易做出來上面的全部問題,如果就此題計分的話,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得滿分。
學生做對的基礎上你問他一個問題,比如第一題:「是想考我們什麼知識點,掌握了什麼內容就一定不會錯?」這個一般都沒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重新問問題的話,學得好不好馬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第三個小問題變成:「請具體標出圖中晨昏線的晨線和昏線」,就有很多學生做不出來了。
比如,再把第四小題稍微深入一點,變成這個問題要求:「請標出崑崙站附近風向。」問題提出後,發現大部分同學就開始犯糊塗了。
比如,剛剛過去的颱風「山竹」給所經過的地區造成的很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我要你講講颱風的基本知識,再聯繫一下你學過的自然災害,然後,我要你畫出颱風「山竹」周圍地區的風向,很多同學也傻眼?你就想啊他為什麼又不會了呢?因為很多同學當時學習的時候都是靠記憶,你只要不考他背誦的話,你換個角度來考察,他都是搞不定!
再比如,今年9月23是秋分,也是中國第一個「豐收節」,我問你相關的地理知識,早上東方露出魚肚白當你朝東方走去看到太陽即將躍出地平線時,那個地平線就是晨線……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當你面向南方站立時候,日出時分太陽在你的哪個方向,日落在你的哪個方向?然後過一段日子比如到12月1日,你會發現日出的方向有什麼變化,日落的方向有什麼變化呢?居然大多數同學茫然……
所以,沒有經過認真思考的內容,背的再多除了能應付基本的考試之外,其實是沒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