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色、聽聲,聞味是人類感知世界的三種方式。
迄今為止地球還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人類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人類極想聞到太空的味道、聽到太空的聲音,看到太空的顏色。
首先確定太空的位置。
太空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人類以離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高度為分界線,稱為卡門線;卡門線上面就是宇宙。
且跟我一起嗅宇宙的味道、辨宇宙的顏色,傾聽宇宙的聲音。
一,宇宙的味道。
要想嗅到宇宙的味道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鼻子聞。
太空人在太空作業時,太空中的化合物就會附著到太空衣上,並被帶回太空站,這時就可以嗅太空的味道了。
2003年,太空人唐納德·佩蒂特是這樣描述宇宙味道的:金屬味——一種令人愉悅的、甜蜜的金屬氣息。它讓我想起了我大學暑假的時候,用電焊槍修理伐木機時所聞到的那種焊接金屬的味道。」
當然這不是太空原始的味道,而是「高能振動的宇宙顆粒被帶回太空艙內部之後,與空氣混合的結果」。
第二種方法:通過檢測化學分子,分析並重新複製出某種氣味——即使該氣味來自宇宙深處。
a,NASA科學家曾結合繞土星飛行的探測器「卡西尼」號回傳的光譜數據,將泰坦(土衛六)大氣中上可能存在的兩種主要氣體——甲烷和氨氣進行混合。在實驗室裡成功複製出「泰坦」的大氣,它們聞起來有點像汽油。
b,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到達地球電磁輻射的化學變化,知道了銀河系中心物質的化學成分;甲酸乙酯就是其中之一,它聞起來像覆盆子和朗姆酒。
二,太空的聲音。
聲音是一種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太空中幾乎是真空,因此聲音不能在其中傳播,宇宙是永恆寂靜的嗎?
但NASA做了一件極有趣的事情,NASA製造一種機器記錄宇宙中的電磁震動,然後再轉碼成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
(旅行者1號是第一個記錄星際空間聲音的。)
NASA 通過這種機器,記錄下宇宙中某處的電磁震動,再轉化為「聲音」,這是真正來自宇宙的「音樂」
它們來自天狼星、火星、銀河系中心、土星環等等;閉上眼睛靜聽:這些聲音有些低沉、有些嗚咽、有些高亢,它們是來自宇宙深處的秘語。
三,宇宙的顏色。
宇宙並不是人眼望見的無盡的黑暗,恆星就是宇宙的燈塔;熾熱的恆星由於多數能量在藍色部分光譜呈現,因而恆星顯示出藍色,寒冷恆星的極少能量在藍色部分光譜中呈現,便顯示出紅色。
天文學家研究了20萬個星系釋放光線的色彩,進而觀看整個宇宙最終混合的色彩(平均色)
紅色的恆星、藍色的恆星再加上許多色彩繽紛的塵埃雲和氣體,宇宙的顏色如同一杯清淡的牛奶咖啡。
然而在100億年前,宇宙平均色彩是淡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