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學家排行榜來了!中國科學家表現怎麼樣?

2020-12-05 生物女學霸

不管你願不願意,「成績單」的排名,總是會如約而至,

即使你已經成為了一名頂級的科學家,

還是逃脫不了各種被比較、被排名的「恐懼」。

當然,能排上名號也是一種榮幸,我們普通小白,怕是永遠排不上了。。。。

全球前10萬科學家排名出爐!

注意,真的是前10萬名!

目前全世界總共有70多億人口,在這麼多人裡面,總共有多少科學家?

這個答案,學霸姐姐也無從知曉。。。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種跨國家、跨領域、跨時間的個人排名,一定是沒那麼好對比的。

雖然科睿唯安每年都會發布高被引學者榜,但是這個榜單排名的樣本嚴重不足,

它僅僅局限於21個領域6000人左右

而且,被引用數這個指標,真的不是那麼嚴謹,

所以,這個排名,僅僅是看看就好。

現在,這份新的學者排行榜出爐了!

這個排行榜來自於史丹福大學的John P.A. Ioannidis教授帶領的團隊,

他們使用了一個綜合了6個引用指標的打分,從近700萬科學家裡來挑出世界前10萬名科學,

榜單涵蓋所有文、理、工學科,包括 22 個領域和 176 個子學科,

列出了在全世界接近 700 萬名科學家中的排名前 10 萬的人,

並且,這個榜單有兩份,

一份是從1996~2017 的 「22 年綜合榜」,還有一份是單獨的 「2017 年單年榜」

這篇論文發表在 PLOS Biology 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哦~

重點:我國的排名情況

1,中國科學家在22年綜合榜單排名較低

在22年的綜合榜裡,美國上榜的工有46013人,澳大利亞有3106人,

而中國只有1646人,比大多數西方國家(以及日本)低。

2,中國科學家在2017年榜單表現不錯

雖然前22年上榜人數比較少,但是我國科學家在2017年的榜單表現不錯,

2017年單年榜中,美國科學家人數為42455人,而中國增加到4668人!

雖然和美國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對比之前,也是多了很多,

僅僅少於英國(9467)和德國(5225),

這也反映出近年來國內高端科研人才數量的快速提升。

3,清北VS哈佛

從大學來講,美國的哈佛大學22年綜合榜裡有2011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別有87、57人。

2017年單年榜,美國的哈佛大學有2064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分別有223、140、113人。

咱們還需努力啊!

4,中國科學家全球最高排名:第15名

進入榜前1000的中國科學家一共10位,分別是:

中科院王中林(15)、中科院朱健康(206)、四川大學徐澤水(431)、復旦大學趙東元(481)、浙江大學王偉(597);

南京工業大學張軍(662)、南京大學王穎(735)、上海交通大學Zhang, Wei(916)、東南大學曹進德(919)、蘇州大學何吉歡(924)。

排名前幾位的這些大佬,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這裡就不介紹了。

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大佬是誰?

全球排名第一的是:瑞士著名學府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格雷策爾教授,

格雷策爾教授是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光子學和界面實驗室主任,他曾因發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享譽世界,這種電池也被冠名為「格雷策爾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現如今已以數兆瓦級規模的生產線實現了批量化生產。同時,該電池也成為當前尚處於開發階段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奠基石。

全球排名第二的是:美國數學物理學家、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愛德華·威滕;

全球排名第三的是:亞洲排名最高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化學家貝烈煒教授。

最後,這個排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雖然這個排名對比科睿唯安的高被引學者榜和愛思唯爾的高被引學者榜更加豐富、可觀,

但是呢,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這個榜單使用的是六個引用指標的加和,

這6個指標分別是:總引用量,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和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量。

這裡就沒有考慮到自己引用自己的程度,而且還是以各種不同被引用率為主,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信作者是不管的,

可想而知,有些情況是沒有考慮進去的,

比如我國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就不在上面,

但不管怎樣,這個榜單還是目前最為平衡、客觀、科學、多樣的排名。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可能會有更加科學、直觀的排名方法出現,

我國的科研實力也會越來越強,一起期待!

參考文獻:

Ioannidis JPA, Baas J, Klavans R, Boyack KW, (2019). A standardized citation metrics author database annotated for scientific field.PLoS Biol 17(8): e3000384.

你可能會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哦~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關注一個好不啦~

相關焦點

  • 全球科學家最希望在中國哪個城市工作?調查報告來了
    上海已成為全球科學家最嚮往的中國工作城市  在關於全球科學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的調查中,上海在5個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排名依次為:上海、北京、香港、深圳、杭州),約有1.8%受調查科學家把上海作為其理想工作城市的第一選擇。在全球22個創新城市的總體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6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頓、舊金山(灣區)、倫敦、紐約和柏林。
  • 南方科技大學在多個排行榜上的表現,深圳這所本土大學怎麼樣?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推出的全球年輕新銳大學排行榜中,南方科技大學排在全球年輕大學潛力榜第55位,中國內地年輕大學第1位,其實力和潛力也是受到認可的。在國內排行榜中的表現: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南方科技大學排在全國第115位,廣東省高校第8位。而在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中,南方科技大學高居全國第35位,廣東省高校第3位,僅次於廣東兩大名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
  • 全球最頂尖計算機科學家-美國632位,瑞士32位,中國你別不信!
    全球最頂尖計算機科學家-美國632位,瑞士32位,中國你別不信! 如今的時代已經完全進入了網際網路的年代。可以說,如今的年輕人們脫離了網際網路,基本上無法生存。而且網際網路不僅僅方便了我們的工作,生活,更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財富,這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
  • 中國職業聲望排行榜:「科學家」聲望等級居榜首
    中新網11月2日電 1日,在成都召開的中國社會學會2003年會上,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專家公布了一份綜合了7次職業聲望調查的中國職業聲望排行榜,「科學家」這一職業的聲望等級位居榜首。  據天府早報報導,這份排行榜歸納總結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一定區域內社會成員為調查對象的7次較大規模的職業聲望調查,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包括如科學家、大學教授、工程師、醫生、律師等職業一直穩居職業聲望等級的絕對上層。政府、黨群組織幹部的聲望位置雖不及高級專業人員,但仍長期居於上層,多數排列在前10名左右。
  • 全球頂尖科學家名單出爐!美632人,日294人,中國人數意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各個國家在這一領域都投入了巨資,目前美國在這方面的投資最大,效果也最明顯,全世界大學排行榜基本排行靠前的都在美國
  • 2020「高被引科學家」中國內地單位上榜人次排行榜
    11月1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榜這份備受期待的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 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 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中科院、清華躋身總數前十
    在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美國再次蟬聯第一,共有265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達到41.5%,依舊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自2019年首次超過英國後,本次依舊位居次席,共有77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12.1%,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中;英國本次位居第三,共有514名科學家上榜,佔比
  • 北京上海深圳科創期望值全球前三,上海化學醫學被全球科學家看好
    未來十五年,全球科學家最看好哪些城市科技創新前景?昨天,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未來前景廣受看好,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期望值前三位。
  • 全球最頂尖的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中國大陸竟只有11位
    最近20年,中國的IT網際網路行業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際網路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衣、食、住、行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IT網際網路帶來便捷。而如今,人工智慧、雲計算、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都在不斷發展,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這其中,計算機科學家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
  • 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排行!中科院世界第2,兩所世界前10!
    在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美國再次蟬聯第一,共有265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達到41.5%,依舊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自2019年首次超過英國後,本次依舊位居次席,
  • 全球頂尖科學家哪國數量最多?
    ,一般指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全球資料庫收錄之後,其他研究學者可通過檢索來獲取信息,引用論文,而被引用的文章就叫做「被引文獻」,它的作者被稱為「被引科學家」。儘管美國仍然在全球第一,但其佔比已從2019年的44%下降到了今年的41.5%,而中國從去年的10.2%上升到了2020年的12.1%,說明中國的科技實力處於上升趨勢中。
  • 2020中國大學高被引科學家總數排名!清華榜首,浙大與北大並列!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之前我們曾介紹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以及「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來看。
  • 頂科論壇:全球科學家研究新冠群策群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認識與應對新冠病毒成為全球相關領域科學家關注的議題,請聽本臺記者俞承璋、李雪梅、趙宏輝發來的報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論壇致辭時直言,很有必要持續有力地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為世界早日走出疫情陰影,貢獻科學應對之道。【我所知道的科學家,包括今天會場和網上出席論壇的諸位,無不為應對疫情做了大量的研究,或者提供了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呢?
    二戰結束之後,面對德國的天價賠償,美國大手一揮就「免除」了,不過條件就是從德國帶走幾十名享譽世界的科學家。當時很多國家都認為,金錢和人才,美國選擇了後者,無疑是不明智的行為。不過幾十年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美國的高瞻遠矚,正是因為這幾十名科學家的加入,使得美國能夠二戰之後迅速恢復元氣,一躍成為了超級大國,更是穩居世界霸主的位置。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呢?
    不久前,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了2002年全球計算機頂級科學家排名,各個國家的頂級科學家都在其中,那麼數據怎麼樣呢?根據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的消息,在全球1000名頂尖科學家中,其中美國的科學家數量就達到了616名,以一己之力佔據了撐起了整個世界頂級科學家數量的半壁江山。
  • 測試人工智慧時,這表現嚇壞所有的人,科學家: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球科技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很多的科技領域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尤其是人工智慧這個領域,人工智慧領域如果能夠成熟,那麼可以給我們人類帶來很大的改變,可以代替我們做一些比較危險複雜的工作,但是人工智慧也並不是只有好處,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 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來源:第一財經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作者: 錢童心這是一臺射電望遠鏡的悲劇,卻意外令全球科研人員收穫驚喜。去年11月,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退役。
  • 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科學家已佔12%
    全球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今天發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還對入選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研究機構的分布進行了統計。「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
  • 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科學家已佔12%
    &nbsp&nbsp&nbsp&nbsp全球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今天發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還對入選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研究機構的分布進行了統計。&nbsp&nbsp&nbsp&nbsp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 科學家經費排行Top100,中科院成最大「贏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於1986年,30年來資助培養了諸多優秀科學家,成為國家基礎研究的旗幟,是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30年來,每一個項目都傾注了科研人的無數個日夜,也經歷了同行的嚴格甄別。因此,基金的資金投入代表著科學發展的趨勢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