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陸火星?

2021-02-15 Vista看天下

「在這個(火星近地)時間點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對運載火箭來說是最省能量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宇航部副部長馬志濱此前透露,考慮到火星探測器的質量,下一次,中國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來完成發射任務。

下一次,就是2020年,而且中國要一步到位。

茫茫宇宙中,探測器在與火箭分離後,要經過約7個月巡航飛行才被火星捕獲。而且環繞器還要與著陸巡視器分離,之後進入任務使命軌道,開展對火星全球環繞探測。

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後進入火星大氣;經過氣動外形減速、降落傘減速和反推發動機動力減速;最後下降著陸在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在火星表面巡視探測。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張榮橋介紹了上述登陸步驟。

但約有一半的火星探測器會在登陸時失敗。

2018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在7分鐘著陸時間裡,「好奇號」時速由約2萬公裡下降至零,因難度風險大,被美國航天局稱為「恐怖7分鐘」。

中國的探測器,顯然也要面對這恐怖的7分鐘。據歐陽自遠此前介紹,為了減小難度和風險,過去幾年中國科學家一直在設計和試驗多種著陸方法。在未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很可能會帶著一串氣囊,利用降落傘和氣囊的方式著陸。

「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著、巡』三項任務,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難度之高可想而知。」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說,目前僅有美國「海盜」號火星探測器實現了「繞」「著」,歐洲兩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都只完成了「繞」,未能實現「著」。

相關焦點

  • 機遇號探測器最後一張火星照片曝光,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登陸火星
    據2019年12月24日的新聞報導,這是機遇號探測器發回的最後一張火星照片,機遇號探測器最後看到的景象曝光在我們面前。當然,這些照片向我們展示的依舊是火星極為荒涼的一幕,這一點,和其他的探測器所發回的照片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火星是一顆可能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行星,甚至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
  • 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原標題:   中新網11月27日電(劉丹憶)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
  •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洞察號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中新網11月27日消息,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因為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印度才是世界航天強國,沒道理中國已經開始探測火星,有人指出,印度在2013年就完成了探測火星,但是那是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深空探測網還有技術上的支持才做到的,如今中國可以獨立自主完成這項壯舉。很多印度網民就在網上紛紛留言,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而最近我們也是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根據CCTV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將在七月下旬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們航天工程實力再次跨出一步的實證。而聽到這個消息,印度人卻有些半信半疑。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天問一號」上搭載有一輛中國人自主研製的火星車,計劃於2021年初登陸火星,這意味著我國將向登陸火星這一高難度「探火」任務發起挑戰。  26個月一次  「探火」發射窗口開啟  從地球化學專業角度來說,再多的遙感探測,都比不上1克火星巖石帶給我們的信息豐富。
  • 12名中國人爭當火星人 2025年登陸後將不再回地球
    第一批登上火星的人類肩負著「10年之內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使命。不過踏上火星後,他們將不再被送回地球。  申請  12名中國人候選含4名女性  昨天,「火星一號」計劃傳播總監及顧問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所有申請人中,約有6%來自中國,而如今被選中的705名候選人中12人為中國人。
  • 人類登陸火星需要什麼?
    火星一直對人類有著特殊的魅力。它在夜空中的淡紅色與戰爭和破壞有著強烈的聯繫,而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推測那裡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要麼是現在,要麼是過去的某個時候。從地球上的望遠鏡觀察,它的特徵引發了各種各樣的關於這顆行星以及人類可能在那裡遇到什麼的猜測。
  • 「好奇號」登陸火星8周年,至今仍在運作,它在火星上都幹些啥?
    近段時間以來,火星毫無疑問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畢竟今年的7至8月份是人類探索火星的&34;,許多國家都在這一時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其中包括了中國,美國和阿聯。相信大家也都知道,&34;火星探測器是我國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其肩上背負著重大的使命,也承載著中國人火星夢,在此也祝願天問一號能取得成功。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神秘未知的火星星球我們人類早期於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月球,時隔已過去51年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還是紙上談兵,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擁有這項科學技術。這項「航天科技」問題逐漸向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招手,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
  • 美國NASA有能力載人登陸火星,可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他們?
    ,而且後來也沒見有什麼進展,所以這看起來更像是人家的這個研究所一時的心潮澎湃的想玩一下而已。,可為什麼美國到了依舊不去載人登陸火星呢?畢竟這是一個存在極大爭議的問題,無論單程去火星的人是不是100%自願的,是不是無怨無悔的,只要NASA把人送過去,那麼100%是會惹來罵聲的,而這名聲跟NASA首次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裡程碑式突破將會帶有永不可抹去的黑點,同時這種突破能給NASA帶來的,很有可能就是罵聲高於讚美聲。這樣一來,把人送到火星去等死就很沒必要了。
  • 中國人登陸過月球嗎?
    中國人登陸過月球嗎?課堂上,我感嘆了一句:可惜中國人至今還沒有登上月球。同學們紛紛質疑:中國人不是早就登陸了月球嗎?有誰登陸過,我讓大家舉個例子,有同學脫口而出:「楊利偉。」我大吃一驚。還記得楊利偉從太空回來的時候,當時宣傳力度是很大的,不少學校都給學生發了一本小冊子介紹這個事件。我當時也以為楊利偉登上了月球,過了好久才發現不是的。現在大家的答案與我當年的何其相似,我在想會不會是我們在某些宣傳的地方出了問題,才造成了這樣的誤解。當眾多同學都有疑問的時候,我也禁不住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中國人已經有了登月的創舉,而我個人忽略了呢?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號稱第一大國的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現如今又將「稱霸太空」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已經率先完成,也已經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並且預計在2021年3月「好奇號」會到訪火星,做最新的調查,比美國晚兩個月的中國「天問一號」也會在明年5月份成功實現登陸火星的壯舉。
  • 人類已登陸月亮,什麼時候能上太陽?等天黑上去不就沒那麼熱嗎?
    人類已登陸月亮,什麼時候能上太陽?等天黑上去不就沒那麼熱嗎?這登陸太陽容易,只是回不來。印度人說,中國人登月不算啥,美國大哥早就上去了,我們現在要登錄的是太陽,現場一片掌聲。突然有個菲律賓記者問,太陽那麼高溫度,如何上去?
  • 人類什麼時候能移民火星?網易新聞《一起去火星》科普來了
    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吸引著數輩中國航天人前赴後繼,也激勵著無數中國人的航天夢想。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 為什麼印度都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火星要比月球離地球遠得多,火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可達2.25億公裡,最近距離也有5460萬公裡,而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僅為38萬公裡。既然火星那麼遠都能去,為什麼印度的探測器卻沒能在月球上成功軟著陸呢?如果要登陸火星,難度非常高,ISRO此前從未有過相關的經驗。從世界各國來看,登陸火星的成功率約為40%,其中NASA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陸只失敗了一次,最近成功的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登陸火星的洞察號。從月船2號著陸器的情況來看,ISRO想要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恐怕是沒有這樣的技術。
  • 【國內營地】出發去火星!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2020年4月24日,中國第五個航天日,我國公布了火星登陸計劃,第一艘中國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中國人的火星夢即將實現!青海冷湖·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獨特的「火星生存「體驗,「真實的」火星移民「任務,硬核的」火星探索「技能,令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登陸計劃正在招募勇敢的探索者,快跟小編一起」登陸火星「,先睹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