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千百年來很多哲學家、科學家都給出了自己的猜測。舊約聖經提出,上帝在七天內創造宇宙萬物,並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人類。遠古中國也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從天文學角度來解釋,「萬物」可以理解為宇宙中一切可見的物質,如大大小小的星系和星團。「有」即是誕生宇宙萬物的奇點大爆炸。而物理學意義上的「無」就是真空。
黑洞是什麼呢?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假設地球的質量不斷增大,我們會因為引力的增大而產生壓迫感,舉步維艱,這也是為什麼人在月球上可以跳得非常高的原因。
如果地球質量無限制的變大,不止是人,連地殼也會被吸引到地心去,這就形成塌縮。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西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的方程,計算出了第一個星體靜態精確解。史瓦西還提出了一個數值,被稱為史瓦西半徑,小於這個半徑的天體即可視為黑洞。
那和道家有什麼關係呢?
關鍵在於重生,黑洞不是永生的。根據霍金所說,黑洞存在輻射,稱作「霍金輻射」。也就是說黑洞是在消散、消亡的。黑洞質量越大,「霍金輻射」越小,反之就越大。總有消散殆盡的一天。那麼在黑洞死亡的時候,那些以信息形式壓縮在奇點的物質何去何從?根據能量不滅、物質不滅的原理,這些「信息」,也就是被「黑洞」吸收的所有物質都將被釋放出來。
從科學角度來說,我們燒掉一張紙,如果將灰燼、熱量、氣體等完整收集起來,通過一定方式在理論上是可以復原這張紙的。也就是說,將物質變成「信息」,同樣也可以將「信息」恢復為物質。這就是奇點爆炸,也就是宇宙的起源。
道家與宇宙的起源
由「道家」學說來看,早在2700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經》中以「混天說」的方式記錄了宇宙的形態和特徵,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翻譯為白話文的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稱呼它,勉強將它命名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天地的根本。由於人類的大腦和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來自大爆炸,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無數的聯繫。但是我們總是處於浮躁狀態,很難進入塵封無常的極端安靜狀態,所以我們的思維很難與宇宙的量子糾纏在一起,但老子做到了。
因此,他能夠在2500年前與宇宙進行交流,這是對宇宙起源的非常深刻的解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瑟姆曾經說過:「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複雜性很可能在科學發展的最終狀態中發揮比人們更大的作用。」這實際上是高度的對老子和他所創立的道教的肯定和讚美。
道家的智慧值得傳世
其實一開始的老子就已經小有成就了,但是他卻放下了這些所謂的眼前的成就,開始四處雲遊,然後到達了函谷關,也就是在這裡,他留下了這部傳世的巨著《道德經》。《道德經》只短短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事智慧。讓你讀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道德經》在西方國家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馬雲曾對道德經評價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老子充滿智慧,語言風趣,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這個版本的《道德經》也是如此,這是翻譯得最接近原版意思的道德經了,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
文字妙趣橫生,裡面還有讓人哈哈大笑的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乏味。豐富的彩圖,家長讀的時候,孩子也可以看,讓孩子接受國學文化的薰陶。
一套59塊錢,也就是幾盒煙錢!卻能讓你收穫大智慧,讓你步步高升!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