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人類的起源,是我們不斷探索的終極目標。老子,似乎在2000年前,就已經參透了宇宙和人類,因此,也有人懷疑是不是外星人給老子傳授了點什麼,否則《道德經》似乎超越人類某個時代的智慧。老子的時代既沒哈勃望遠鏡,也沒有粒子對撞機,他為什麼能夠遠知宇宙變遷,近知微觀世界呢?
老子是一個奇特的人。老子小時候就是一位神童,他天資聰穎,神一般的存在。當別的小朋友正在玩耍和背誦詩經的時候,老子卻對這些俗物不屑一顧,他所關心的是祭祀佔卜、天文觀測、國家興衰,從小就對宇宙充滿了無限好奇。他的老師叫做商容,他問老師的問題都集中在,什麼是天?太空之上是什麼?當老師回答到太空之上是清清者之後,便對老子說,師傅所教你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你再問下去,為師也不明白了。
老子不滿足於老師和書本上的知識,他開始觀測宇宙星辰,一個人畫圖、思考、演算,有時候因為問題得不到解決,徹夜睡不著覺。在夢裡好似遨遊太空,在行星之間穿梭。來自長大之後,開始系統學習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後來,他為了飽讀詩書,成為了周朝的圖書管理員。這是這一時期,他對天文的造詣更加突飛猛進,聲名遠揚!
老子的宇宙觀是怎樣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的萬物,並不是狹隘的世界觀,而是指宇宙中的所有有形的、無形的(能量形式存在)的物,大到星系、星團,小到原子、粒子。「有」則是宇宙大爆炸,「無」也就是我們至今仍不太了解的「暗物質」。老子還說,「宇宙盅」,是萬物之王。《老子》一書中還說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意思就是說宇宙可能是循環的,在上代宇宙裡也有「道盅」(黑洞)。
宇宙的真空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真空,平均10萬立方米就有一個原子。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之間,隕石和隕石之間的規律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總有一些現象我們解釋不了,那就是暗物質的存在,這種物質不語任何電磁力發生作用,它的質量又大到我們無法想像,而這種暗物質又在「無」形中左右著宇宙的變遷,老子從微觀領域解釋了這一切。
老子的宇宙觀的意義?人來在地球和宇宙環境中艱難的生存著,儘管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環境,但是洪水、乾旱、風暴、地震等災害又阻礙這人類的科技發展,好似我們並不是地球的原著居民,我們只是暫時的生存在地球上,人類好似與地球顯得格格不入,而古代的老子是一個偉大的人,在沒有各種科學工具的情況下,就研究微觀世界和宇宙的起源。有些人甚至荒謬的認為,地球其實是一個牢籠,人類的記憶會被永久清除,老子成為了一個逃離地球牢籠的唯一一個人。
不論這些傳說是真是假,但是人類對於宇宙和暗物質的探索永遠不會停止,人類對真理的追求絕不會停步!好在我們站在像老子一樣的巨人肩膀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