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看到了黑洞的樣子,中華傳統文化能不能夠解釋這種現象?

2020-10-18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問:最近我們看到了黑洞的樣子,我們偉大的傳統文化能不能夠解釋這種現象?

這個問題很奇特,也很有想法。因為科學和我們的傳統文化一直有著一種不可說的互相規避,這也是所謂人文和科學在理論上的不相容性。

但是我們知道科技、宗教、哲學這幾樣東西,雖然涇渭分明,明裡暗裡卻又殊途同歸。

我們靜下心來,看能不能在中華傳統文化和最新科學發現之間找到聯繫。

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

為什麼黑洞的引力如此巨大,連光都無法逃逸?根據萬有引力,凡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質量越大引力越大。我們能夠站在地球上,靠的就是地球這個巨大質量體產生的引力。

假設地球的質量不斷增大,我們會因為引力的增大而產生壓迫感,舉步維艱,這也是為什麼人在月球上可以跳得非常高的原因。如果地球質量無限制的變大,不止是人,連地殼也會被吸引到地心去,這就形成塌縮。

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西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的方程,計算出了第一個星體靜態精確解。史瓦西還提出了一個數值,被稱為史瓦西半徑,小於這個半徑的天體即可視為黑洞。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按照現代天文學家的解釋,如果把我們生活的地球壓縮成黑洞,要把12700多公裡直徑的地球,壓縮到一分錢硬幣大小。

地球形成黑洞後還會不斷吸收周邊物質,不斷增加質量、體積卻不斷變小,最終形成一個渺小的「點」——奇點。奇點的特徵是:質量極端大,而體積極端小。

所有被黑洞吸收的物質最終被擠壓成奇點,那麼這一切生命體、非生命體、龐雜、多樣的物質,最終是以何種形式存在於一個點內?

科學家認為這些物質在黑洞裡很可能變成了離子狀態。而根據離子碰撞實驗,正負離子碰撞後會相互消失而留下巨大卻無形的能量,這種能量是不佔空間的,但是確實存在。

這就好像我們把宇宙這一整個博物館的藏書編輯成電子版,然後將博物館付之一炬,但是內容卻存在了網絡之上,或者更恰當的比喻,收藏在一個叫「奇點」的u盤之中。對了,《超體》裡面女主角開發百分之百的腦功能之後,就生成了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u盤。

所有被黑洞吸走的物質也許就是以這種信息的形式存在於奇點之中。

那麼,這和咱們的傳統文化有何關係?

關鍵在於重生。

黑洞不是永生的。根據霍金所說,黑洞存在輻射,稱作「霍金輻射」。也就是說黑洞是在消散、消亡的。黑洞質量越大,「霍金輻射」越小,反之就越大。

總有消散殆盡的一天。那麼在黑洞死亡的時候,那些以信息形式壓縮在奇點的物質何去何從?根據能量不滅、物質不滅的原理,這些「信息」,也就是被「黑洞」吸收的所有物質都將被釋放出來。

從科學角度來說,我們燒掉一張紙,如果將灰燼、熱量、氣體等完整收集起來,通過一定方式在理論上是可以復原這張紙的。也就是說,將物質變成「信息」,同樣也可以將「信息」恢復為物質。

這就是奇點爆炸,也就是宇宙的起源。

而我們的道家,就是研究宇宙的本源的學問。

在一個時空裡,某個黑洞死亡,所有以前吞噬的信息都發散出來,最終在正負離子對撞的作用下附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形成星雲,形成星系、形成星球、形成萬物。

這是不是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呢?老子又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什麼是「穀神」?穀神就是生養之神。也許就是不滅的能量,長存的信息。「是謂玄牝」,「牝」,就是雌性動物的生殖器,而這生養萬物的地方,就是天地的根本。

咱們現在再來看捕捉到的黑洞圖像,像不像宮頸口?

老子的「道」,既無所不包,又空無一物。說它「有」,是因為蘊含著整個宇宙。說它「無」,是因為整個宇宙並沒有形成形體。這不就是黑洞的狀態嗎?

而作為凡胎肉身的人類,是無法去參透「道」的,因為人無法活著進出黑洞,唯有脫離肉身,進入純粹的精神狀態——也就是將自身變成信息,才有可能真正進入「道」的狀態。

莊子的逍遙遊,不正是這種狀態?他的逍遙遊,就是完全建立在意識之上的,在他的理論中,人類的肉體和意識是可以分離的,達到天地之間任意逍遙的境界。也只有在這一天,人類才可以憑藉精神進入黑洞,進入其他維度,進入「道」。

肉體和精神可以分離嗎?暫時沒人真正成「仙」,所以我們不知道,但是並不代表未來不可能。就好像人類的身體暫時是無法回到過去和到達未來的,但是人類的精神和意識是可以隨時回憶或者幻想,這不就是精神的獨立運行嗎?

所謂憶苦思甜,期待未來,就是人類意識的貫穿時空之旅。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罷了。

道家推出了「道」的概念和「逍遙遊」的狀態,也告訴了我們要怎麼樣才能真正達到這個狀態:「無為」,「上善若水」。但是經過中國人幾千年來的試錯,這種修身並不能真正達到飛升和探求時空拓展的成果。

黑洞之「道」,已經被我們捕捉到了,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人類的意識確實可以保存,那麼人類進入「不死」的「得道成仙」狀態,也就能得以實現。

科學和人文,終歸有一天會走到一起。東方和西方,對於這種狀態的追求是一致的。

總有到來的一天,整個人類社會跨入虛擬飛升,也許就能讓我們的意識通過宇宙這個神經節點去看看宇宙之外是什麼樣子。

記得到時候給老子上柱香。

相關焦點

  • 試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都離不開本民族的根文化,因此,在試圖解答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何能根植於中國時,本文謹以中華傳統文化根源為切入點,通過分析馬克思理論核心的物質本元、辯證法以及三大規律入手,解析馬克思主義能夠實現中國化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望其能夠成為解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參考元素之一。
  • 黑洞,終於看到了你的樣子(圖)
    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確認了20多個黑洞的存在,此外還有四五十個黑洞候選體。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說,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拍攝兩個黑洞。一個位於銀河系中心,名為Sgr A*(人馬座A*),是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另一個就是位於銀河系鄰近星系M87中心的黑洞(M87 室女座星雲),它的質量還要大得多。
  • 中華傳統文化——醫學,望聞問切,良藥苦口!行走於民間的文化
    導語:中華傳統文化——醫學,望聞問切,良藥苦口!行走於民間的文化我們傳統的醫學文化, 不斷地在我們生活照搖著。我們「望聞問切,我們在初見一個人時,一般會先觀查看看一個人的臉色。「小臉蛋黃黃」。會問一下,最近怎麼了,然後再問這個情況出現多久了。如此這樣子,便是可以,了解到病人的基本情況。切脈博,儘管是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年代,還是仍舊保留著我們的號脈。畢竟,中醫,是行走於民間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應該經過久經的驗證,選擇信奉。醫藥學有幾千年的歷史磨耗,意識我們且一直逐漸的打磨。
  • 我們能夠看到太空人進入黑洞嗎?
    能夠看到太空人進入黑洞嗎?但是2009年我當時的學生劉元和我在重新計算物質向黑洞下落這個經典問題的時候發現上面的後一種表述是錯誤的:外部的物質(就是下落的物質)不但影響內部的度規(就是下落物質和黑洞之間的度規),而且其運動直接影響黑洞的視界的性質,而這正是外部觀測者能夠「看到」太空人進入黑洞的原因。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時間:2020-10-15 07: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近日有天文學家透露,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
  •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傳統價值觀的特色 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價值觀作為一個比較的對象,我們怎麼來把握在社會層面的中國傳統價值觀體系,它的特點是什麼?因為習總書記最近一直在講我們有中國的國情。國情是從價值體系來的,這個中國特色價值觀的特色、特點就是我們的中國國情。   中國傳統社會價值觀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個特點是「責任先於自由」。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據智利聖地牙哥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研究員託馬斯·韋弗斯介紹,當一顆不幸的恆星與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太近時,黑洞的極強引力會將恆星撕成細薄的物質流。這些物質流就像義大利麵條一般。當這些細細的、薄薄的恆星物質落入黑洞時,會釋放出明亮的高能耀斑,並被天文學家探測到。
  • 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5月6日,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離地球這麼近,會不會把我們吸進去?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這個黑洞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觀測一個編號為HR6819的雙星系統時發現的。
  • 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剛剛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
  • 張培合文化現象簡述
    當下之中國,能夠擔當文化標誌、並被稱為一種文化現象的文化人,為數不多。張培合之所以能夠挑此重任,是因為他在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所踐行的「知行合一」;是因為他以「向善向上向陽」的文化理念,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大眾的責任擔當;是因為這種文化所引起的強烈共鳴和廣泛效應。
  • 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
    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化育人心的力量;傳統文化是拯救21世紀人類命運之法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力量;傳統文化具備所有人成聖成賢之訣竅,是實現世界大同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源動力!
  • 朱小健:傳統文化的價值就是向善 守靜 求真 和諧
    事實上西方學者已經意識到要解決社會問題,應該從東方智慧,其實主要是指從中華文化汲取智慧,這樣的一些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這個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特徵。鳳凰網文化:西方文化已經意識到要向東方的傳統文化進行一些借鑑,有沒有一些例子?
  • 黑洞為什麼能夠讓死亡的恆星復活一段時間?科學家給出科學解釋
    因此,沒有光從黑洞裡輻射出來我們也就無法探知黑洞究竟是什麼顏色的。當然,我們知道黑洞如此強大的引力會使周圍的恆星也無法逃脫黑洞的魔爪。但是最近又有科學家指出,黑洞或許能夠讓太陽復活。當然,我們這裡指的復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活。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雖然說黑洞是恆星的剋星,但是在最近的實驗當中,卻得出了黑洞能夠讓死亡的恆星重新獲得生機。
  • 看過了黑洞'打嗝',看過了黑洞'噴射',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了黑洞真身! !
    人類越來越多認識到,地球家園之外,是一片毀天滅地的殘酷世界然而,這些冰冷殘酷的天體中,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個我們從來都看不見,摸不著,卻如同深淵幽靈一般的天體,它就是黑洞!黑洞是一個奇異的天體,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這個名字,也或多或少能講出它的一兩個特徵,難以想像的密度,無法探究的深邃,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可怕引力…..
  • 基普·索恩:為什麼說《星際穿越》裡的黑洞是最真實的樣子?
    例如,黑洞引力極大,以至於彎曲了宇宙的結構。愛因斯坦對此進行了解釋:質量越大的物體,產生的引力就越大。像恆星和黑洞這樣的物體就能產生巨大的引力,導致光線彎曲,時空扭曲。更神奇的是,如果你離黑洞比我近,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感覺會不一樣。相對來說,我的時間會過得快一點。索恩從這個模型中看到了什麼?
  • 科學解釋不了超自然現象?那只是你解釋不了
    其次,科學研究的對象可重複的,就好比萬有引力定律解釋的物理現象時時都會發生。一些無法重複的研究對象,其實科學也無法研究,因為只有可重複,我們才能驗證理論的對錯。所以,存不存在外星人或者誰看到了外星人,其實科學家是不研究的。因為這些問題最後都是無法重複的,根本無從入手。
  • 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他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 夏慧君:中華宗教康養文化旅遊產業領路人
    「中華傳統文化與宗教文化博大精深,能夠作用於生活、事業、城市建設、國民素質的方方面面,我只是將自己對於這兩種文化的熱愛轉化為行動,落實到具體的事業中去。」夏慧君說,「領路人」愧不敢當,但他願意做一個「探路者」和「尋夢人」。慧根與修行夏慧君原名夏炳均,廣東新會人。夏慧君說,「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雖然父親是一個學歷不高的普通人,但他對人生的領悟卻格外深刻。」
  • 離我們最近的黑洞
    德國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它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遠。這個黑洞是一個名為HR 6819的系統的成員。HR 6819位於南半球天空的望遠鏡星座,肉眼就可以看到。該系統還包含兩顆恆星。當時,天文學家正在天空中搜尋滿足這樣條件的恆星:它的自轉速度非常快,以至於組成其自身的等離子體物質從赤道附近拋出來,形成一條壯觀的等離子體「腰帶」。
  • 黑洞噴流——無法解釋的超光速現象
    我們現有的物理體系,認為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任何東西的傳播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光速。但是,在我們對宇宙的了解逐漸加深的同時,我們也通過真實的觀測和研究,發現了宇宙中無法解釋的超光速現象。這一超光速現象,使得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都為之疑惑不解,至今對於這一現象學界都沒有權威的解答。但是大多數人相信這一現象是光學錯覺導致的,宇宙極限速度依舊是光速。就在不久前,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再次探測到這顆巨型黑洞的噴流現象,黑洞以超光速99%的速度推動著粒子從黑洞中噴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