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綠豆餅的來歷
文/朱 祥
泗縣有一道著名的美食——綠豆餅。綠豆餅活像小金餅,別致的色香味深受人們喜愛。更為奇特的是,幾百年來,只有泗縣及周邊少數幾座小縣城加工和食用綠豆餅,大中城市的好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更不要說吃上了,綠豆餅確實算得上典型的地方特產。綠豆餅是如何加工出來的,這裡有一個發生在泗縣的古老故事,故事還要從綠豆的來源說起。
一
古老的隋唐大運河途經泗縣的這一段也叫汴水,汴水河畔住著一對中年夫婦,丈夫姓李,單字貴,妻子姓王,單字惠。夫妻二人以種地為生,滾滾東流的運河水澆灌著兩岸肥沃的土地,每年的莊稼生長得非常好,但是再大的豐收,也抵不上官府的稅收,一年下來,一家辛辛苦苦的收成,在交了賦稅後,也就所剩無幾了,所以,雖然夫妻二人年輕力壯,但是日子過得也緊巴巴的。
可 憐 的 乞 丐
這天,李貴和王惠下田做農活,隱約看到地頭的小溝邊躺著一個人,走近一看,是個鬍子拉碴渾身髒兮兮的老年乞丐。乞丐看到李貴夫婦,就發出了呻吟聲,似乎要向二人討吃的。
王惠一看乞丐餓得快不行了,二話不說,就打開自己隨身帶來的布袋,從裡面拿出兩塊貼餅遞給乞丐。貼餅是夫妻二人帶來的午飯,準備留中午幹活累了在田頭吃的。
乞丐真的餓極了,接過餅來一陣狼吞虎咽,三口並作兩口就吃了個乾淨。吃過後似乎一下恢復了體力,站起身來哼著小調就走了,連「謝「字都不說一聲。夫妻二人看到乞丐能走了,也不管他禮貌不禮貌,只是相視一笑,就下田幹起了活來。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季。一天,夫妻二人正在田裡整理收割後的秸稈,一抬頭看到有個人徑直走了過來。那人來到近前,對夫妻二人一個勁地鞠躬施禮,弄得夫妻二人莫名其妙,只得停下手裡的活,不住地還禮。
「二位恩人不認識我了嗎?我就是你們去年在溝邊救助的老乞丐呀。」那人看到李貴夫婦不認識他了,就主動作了自我介紹,「我姓汴,是汴河沿岸汴大戶家的一名管家,你們就叫我汴管家吧。我今天不是來報恩的,而是特地來請二位去幫忙的。」
李貴夫婦心想,我們這十裡八鄉的,姓什麼都有,還沒聽說過姓汴的,又細細打量此人,也難怪不認識了,他穿戴整齊乾淨,一點也沒有了去年髒兮兮的樣子。夫妻二人便問汴管家有什麼忙要他們幫的。
「我家主人有兩畝專用良田,種著稀有的莊稼,現在正是收穫的季節,想請你們去幫忙收割一下,至於工錢,你們儘管放心,我家主人向來既慷慨大方又樂善好施,不會虧待你們的。我看眼下你們田裡該收的也都收完了,最好現在就跟我走吧。」
李貴夫婦想,眼下也確實沒有什麼緊要活做了,而馬上又到了官府徵收皇糧的時候了,要是能掙點餘錢,也好添點冬天需要的衣物。於是,夫妻二人略微商量了一下,就答應了。
繁 忙 的 運 河
李貴和王惠跟著張管家來到運河馬頭,早已有隻船等候在那裡,上了船後,突然颳起了一陣旋風來,風吹動白帆,船不是前進,而是拼命打轉,可把李貴夫婦嚇壞了,二人被風吹得頭暈目眩,不得不緊閉雙眼,不到一袋煙工夫,就到了一個碼頭,二人這才睜開眼,被汴管家帶上岸來,開始覺得非常奇怪,這裡怎麼會到處鳥語花香,仿佛置身於一個奇妙的世界,打小生活在汴河岸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的景色。當他們來到一座深宅大院前,更是驚異於宅子的豪華氣派。汴管家敲開朱漆大門,先是把李貴夫婦安排到一間空房裡暫時住下,說是讓他們好好休息一宿,明天再去收割不遲,自己就去稟報主人了。
二
第二天天剛亮,汴管家就送來了早飯。夫妻二人覺得這早餐吃的食物也非常奇怪,都是銅錢大小的黃色小餅,吃在嘴裡香噴噴的,酥軟可口。二人吃過後,就被汴管家帶著下田收割去了。
鑽 石 般 的 綠 豆
夫妻二人看到田裡一片成熟的莊稼,結的都是細長的小角,卻怎麼也叫不上名字。汴管家似乎看出了二人的疑慮,就主動介紹說這種莊稼叫綠豆,非一般莊稼可比,是極其稀罕的作物。夫妻二人看這綠豆角中的豆粒,也著實可愛,圓中略帶點方,摸在手裡滑溜溜的,便彎下腰來揮動鐮刀收割起來。二人都是做農活的能手,不到半天功夫,就把一大塊地裡的綠豆收割完了,接著又用了半天的功夫,把綠豆從角中槌打出來,殼是殼,豆是豆,整理得乾乾淨淨。主人和汴管家十分滿意。
臨別時,汴管家悄悄附耳對李貴夫婦說:「主人給你工錢,你千萬別要,只問他要些綠豆。」
李貴夫婦想,雖然家裡缺錢,但如若能給些綠豆也不錯,畢竟它是稀罕物,帶回去種下,明年豐收了說不定還能賣個好價錢呢。
汴管家把二人帶到廳堂之上,看到主人衣著華貴,面相雍容。主人隨即交待汴管家為李貴夫婦支付工錢。
「老爺,我們不要工錢了,您看能不能這樣,把您家的綠豆給我們一些,就權當工錢吧。」李貴夫婦央求道。
「這……這不太合適吧。」主人面帶難色。
「老爺,他們既然要綠豆,看在他們去年好心救過我一命和今年收割這麼賣力的份上,就給他些吧。」管家也不失時機地幫著李貴夫婦說話。
「既然管家也這麼說了,那就給你兩粒吧。」主人答應得非常勉強。
李貴因為是自己主動提出要綠豆的,雖然只給了兩粒,那也只得接下了。但他心裡可是十分地憋屈呀!你這麼大個一戶人家,我們倆辛辛苦苦給你收割了一天,工錢都沒向你要,你居然只給了兩粒綠豆,真是吝嗇鬼守財奴!兩粒綠豆拿回去又有什麼用呢?不過,夫婦二人氣歸氣,當著汴管家的面,又不好發作。
愁 容 滿 面 的 李 貴
汴管家把二人送到河邊,依然上了來時的那條船,船還像來時一樣,在一陣風的吹動下在水面上直打旋,李貴王惠這次多留了個心眼,用力把眼眯成一條縫,發現途中的一切都是晶瑩剔透,如夢似幻。
瞬間,船隻就來到了自家附近的碼頭,二人還憋著一肚子氣呢,連別都不想和汴管家告一聲。汴管家看到夫婦二人有怨氣,就神神秘秘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張摺疊的紙來,讓二人回家再看,自己就乘船原路返回了。
夫妻二人回到家中,不知道汴管家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急忙打開紙來看,紙上畫有一幅圖,圖中有一根手指粗的竹筒,一頭削平了的斜面點在一個燒熱了的鏊子上,下面是一個個金黃色的小餅子,與二人收割期間早上在主人家所吃的稀罕物一模一樣。圖下寫有四句話:
綠豆縱然小,粒粒皆是寶。
一粒大病除,二粒能管飽。
「這東西就兩粒,是寶又能怎麼樣?你這是糊弄鬼吧。」李貴似乎怨氣未消,就把兩粒綠豆隨手丟在了灶上的面盆裡,同時聽到「當」的一聲響,估計有一粒蹦落到了地上,也不去理會它了。
三
哪想到一夜過後,早起的李貴忽然看到面盆裡長滿了黃色的麵粉來。李貴覺得奇怪,心想,這麵粉有了,難不成再按照汴管家的辦法,就可以加工出所吃過的綠豆小餅來?
李貴急忙叫醒妻子,讓她去鄰居家借來了一張鏊子,生火把鏊子加熱後,又加水把麵粉調成糊狀,接著找來一根手指粗細的竹管,按圖上的樣子把一頭削出斜面來,又把麵糊從上面裝進竹筒,往熱鏊上輕輕一點,就出來一個銅錢大的小餅,和圖上畫的一模一樣,等到小餅半生不熟時,就用準備好的小鍋鏟給鏟下放入籃中。半天功夫,就把一盆麵粉全部加工成了豆餅。
金 黃 的 綠 豆 餅
看著金黃色的豆餅,可把李貴夫婦樂壞了,也讓夫婦二人垂涎欲滴,二人便各自捏起一個嘗嘗。哪想到在嘴裡一咬,卻是硬的,差點把牙給槓掉了,急忙吐出來。再一看,哪裡是什麼豆餅,分明是一塊小金餅。再看籃裡,金燦燦的,發出耀眼的光芒,一提那籃子,沉得怎麼都提不起來了。
夫妻二人一陣狂喜,有了這麼多金子,這往後的日子還愁過嗎。再一想,當時主人給的是兩粒綠豆,這才用了一粒,那一粒崩掉到哪去了呢,於是夫妻二人四處尋找,把個鍋臺上上下下可能藏匿的地方都找了,就是不見,這才只好作罷。
綠 豆 餅?小 金 餅?
看著這麼多的金餅,好心的李貴想到了前村的張老漢。張老漢就父子倆生活,家很窮,兒子張三老大不小了還沒娶上媳婦,李貴就讓王惠給張老漢家送去了兩塊金餅,希望能幫助他家度過難關。
哪曾想張老漢的兒子張三是個不正幹的主,嗜賭成性,兩塊金餅被他偷偷拿到賭場一夜輸了個精光。張三便又到李貴家裡要,李貴駁不開面子,就又給了他兩塊。張三拿著金餅剛走到大街上正要買點吃的,突然上來一幫如狼似虎的衙役,把他抓了個正著。
原來,張三在賭場上拿出兩塊金餅作賭注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縣令的耳裡。縣令心生疑問,今年本縣收成並不算好,你張三家的稅都交不上來了,哪來的金餅賭錢?非偷即盜吧!縣令就派衙役前去抓張三過堂審訊,正巧又從他身上搜出了兩塊金餅。開始張三死活不說金餅的來處,但哪裡經得起縣令軟硬兼施的審訊,最後只得把金餅是李貴所贈的前後經過一五一十地供了出來。
縣令一聽還有下家,就把金餅暫且放在盒子裡,立馬派人前去抓捕李貴。
李貴夫妻還沉浸在對擁有這麼多金餅的喜悅之中,突然見到一幫衙役來到家裡,起先還以為是來催交皇糧的,沒想到這幫衙役二話不說,直接把李貴給抓走了。生性善良又膽小的王惠,一下子陷入了無限的傷痛之中,癱倒在地。
四
李貴被抓到縣衙,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光明磊落,並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就把自己如何得到綠豆、又用綠豆製作的綠豆餅突然變成了金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給了縣令聽,縣令哪裡相信會有這等好事,就又派了衙役前往他家裡查看。
王惠看到衙役又來了,以為這次是來抓自己的,更是嚇得不輕。當衙役讓她交出金餅時,她就想,自古就有破財消災之理,只要能早日放出丈夫就好,便把蓋在籃子上了蒸布一下掀開,讓衙役看。
「都在這,你們都拿去吧。求求你們了,快快放了我家李貴吧!」王惠祈求著衙役。
「騙鬼去吧!這哪裡是什麼金餅,分明是麵餅,你當我們是傻子?」衙役們指著籃子裡的豆餅,又生氣,又好笑。
王惠急忙抓了一把,感覺軟軟的,分明是豆餅,也覺得太奇怪了,這金餅怎麼又變回到了加工時的豆餅了!這變來變去的,如何是好。唉,怪只怪那個汴管家。
衙役認為是王惠把金餅藏了起來,就把她家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一塊金餅,只得回縣衙復命去了。
再說當天晚上,縣令坐在燈下,想起了白天從張三身上搜來的金餅和發生在李貴身上的怪事,就從盒子裡拿出來看看。這一看卻讓他吃驚不小,盒子裡哪是什麼金餅,分明是兩塊黃色的小麵餅,還散發著香噴噴的味道,縣令想,真是怪事,明明我放進盒子裡的是金餅,怎麼成了麵餅,這莫非就是李貴招認的綠豆餅不成。
病 中 的 縣 令 夫 人
「是……什麼……味道?怎麼……這麼……香呀!」
縣令聽到從床上傳來夫人有氣無力的聲音,頓時眼睛一亮,又驚又喜。夫人得了肝火旺盛的疾病已有兩年了,整天腹脹,食欲不振,聞到食物就想嘔吐,請了很多郎中都醫治不好,今天竟然嗅到了兩塊小得不能再小的豆餅子的香味。
縣令與妻子本是一對恩愛夫妻,聽到夫人說話了,就急忙把豆餅拿到夫人的床前。夫人接在手裡輕輕嗅了嗅,忽然放在嘴裡嚼了起來,仿佛吃到了世間少有的山珍海味,越嚼越香。縣令看到夫人的饞勁,不由得一陣暗喜。夫人吃過小豆餅,也好像來了精神,一個勁地還要吃,縣令拍拍手說總共只有兩個,夫人臉上瞬間堆滿了十分失望的神情。
縣令想,對於自己來說,什麼金餅銀餅的,都不如這兩塊豆餅,只有這小豆餅才能讓夫人開胃又開心。他又想到,衙役回來稟報說在李貴家看到的小餅,肯定也是這個小豆餅,何不讓衙役再去把小豆餅都拿來給夫人吃。第二天,他命令衙役立即前往李貴家,把小豆餅悉數拿來,讓廚師烹飪出美食來,夫人吃得更加津津有味,不到兩天,就把那一籃豆餅全吃光了。
豆餅沒有了,可是夫人還要吃。縣令這次親自帶人到王惠家,逼迫她拿出豆餅來,王惠哪裡拿得出來,縣令帶人臨走時,給王惠留下了一句狠話:「哼!你不拿出豆餅來,本老爺就要重判你家李貴的罪!」
王惠雖然申明事理,但畢竟是農家膽小的婦道人,這如果拿不出豆餅來,就要重判丈夫的罪,如何是好。她坐在家裡大哭起來,哭著哭著,就有了想尋短見的念頭。
五
王惠找來一根繩子,又把灶臺前的凳子搬了過來,站在凳子上要懸梁自盡。
王 惠 一 時 想 不 開
正當王惠把頭伸進繩扣的那一剎那,忽然聽到「當」的一聲響。她本能地低頭一看,頓覺眼前一亮,是一粒綠豆從凳子縫隙裡掉在了地上,真是天無絕人之路,這不正是她和丈夫多日前苦苦尋找的那粒嗎。
有了綠豆,就有了希望,王惠覺得丈夫這下有救了,自己也不想死了。她下了凳子,捏起綠豆放在手心,用力攥住,急忙跑向縣衙,擂響了鳴冤鼓。
縣令聽說李貴的妻子王惠來了,斷定她是來大鬧縣衙的,就命令衙役給趕回去。
「我是來送綠豆的!我是來送綠豆的!」王惠被衙役驅趕時,不停地說著這話。
縣令聽到是送綠豆的,就命衙役把王惠帶上堂來。
王惠遞上綠豆粒,並將自己如何找到另一粒綠豆的經過當堂說了出來,縣令接過綠豆,細細查看,覺得十分稀奇,它不像豆子,倒像一粒綠寶石,樂得是眉飛色舞,立即讓人從牢中放出李貴,命他們夫妻二人就在大堂上當著眾人的面,用這粒綠豆做出綠餅來。
「慢!」正當王貴要把綠豆投入水中泡胮發開成粉時,有人在縣衙外高聲喊叫。
大家一齊把目光轉向門外,李貴夫婦一眼就認出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汴管家。
汴 管 家——故事中的悲劇人物
「一粒豆子發開得再大,也只不過做出一籃豆餅,要是讓一粒豆子發芽開花結果,那就可以做出無數的豆餅來,讓本縣百姓世代享用,到那個時候,縣令大人您可是造福一方,功德無量了,何樂而不為呢?」汴管家邊說邊走上堂來,也不用別人招呼,自己坐了下來。
「這正是幫助我們夫婦做出豆餅的汴管家。」縣令正想問這是誰,李貴先作了介紹。
縣令雖然愛妻心切,但是當他聽汴管家這麼一說,也覺得很有道理:這綠豆要是能在本縣令管轄之內開花結果,做出更多綠豆餅,吃不完就運到臨縣去賣,豈不更好。不過遺憾的是,眼前的綠豆只有一粒,這又得猴年馬月才能推廣開來。
汴管家似乎看出了縣令的擔心,就說:「這個嘛,老爺你別怕。你只要把這粒綠豆收藏好,到了明年芒種那天,選一塊良田種下即可,到時老夫定會準時前來幫忙播種。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放了李貴,讓他們這對善良的夫妻回家團聚。」
這 個 縣 令 不 簡 單
縣令聽了汴管家的話,雖然將信將疑,但也覺得有理,只好放李貴夫婦回家了。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芒種節氣,縣令早已在汴河岸上選好了一塊肥沃土地,並要舉行播種儀式,還準備好一班鼓樂手,時辰一到一齊奏樂。萬事俱備,就等著汴管家出現,播種儀式隨即開始。兩岸百姓聽說縣令大人要親自主持播種一種既能管飽又能治病的新作物,都好奇地早早聚在汴河岸上觀看。
正當大家為汴管家的到來焦急萬分的時候,突然有人指著水面說:「看,那裡浮上來一隻匣子。」
六
縣令急忙命人把匣子打撈上來。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封書信。縣令當著在場的官員和百姓讀了起來:
「汴河兩岸的百姓們:
我本是汴河裡的一隻千年老龜,——汴水主人的管家。平日巡遊岸上,目睹你們祖祖輩輩春種夏播、秋收冬藏而到頭來卻依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為了讓綠豆能在汴河岸上播種,讓綠豆餅能成為大家早晚食用的美食,我是煞費苦心地想出了讓李貴夫婦幫忙、再贈送他們兩粒綠豆的辦法才把綠豆弄出汴水來。
隋帝開鑿了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水上交通,這才使得異域眾多稀有之物得以落戶安家中原。綠豆本是天竺國稀有植物,禪性十足,它性寒,有清暑開胃、祛火解毒的天然功效,是天竺國進貢給大隋皇帝的貢品,總共只有一小木盒。哪曾想天有不測風雲,送綠豆北上的龍舟經過此地時,被暴風掀翻葬身湖底。幸虧我家水殿主人搶救出了那盒綠豆,後又種下結出果來,專門加工成了綠豆餅用於招待貴客。為了讓綠豆能為汴河岸上的百姓播種,我主動請求主人讓我來到岸上尋找善良農人幫忙收割。我化作飢腸轆轆奄奄一息的乞丐,是李貴夫婦救了我,我被他們的善良所打動,才請他們到汴水的底下收割,並幫他帶上來兩粒綠豆。我又暗中把綠豆製作豆餅的秘密告訴李貴。可是,我的這一行動也洩露了水殿主人多年來嚴守的綠豆加工不告訴世人的秘密。主人怪罪我洩露天機,違反了水殿法規,一怒之下,要在芒種之日將我處死。不過,你們不要管我,把那粒僅有的種子抓緊播下去吧!」
讀完了信,縣令與在場的官員百姓無不唏噓傷感,李貴夫婦更是悲痛萬分。
縣令一聲令下:播種!
即 將 成 熟 的 綠 豆 角
頓時鼓樂齊鳴,百姓齊聲呼喊。李貴站在高處,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用力把那粒種子拋向了田裡。
只見那粒種子片刻間就發出了牙來,苗數也越長越多,很快就長滿了早已準備好的田地。
與此同時,河面上浮起一隻盆口大的烏龜來,縣令急忙命令衙役給打撈上來,發現烏龜已經死了,眾人認為這正是汴管家,無不十分悲傷。縣令命人把烏龜就葬在了綠豆地頭,並請來能工巧匠,在河岸上雕刻了一尊巨大的神龜石像,日夜鎮守運河岸邊,保佑兩岸百姓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鎮 守 汴 水 的 大 石 龜
縣令把這片綠豆地專門交給李貴夫婦看管。在李貴夫婦倆精心管理下,當年秋後,綠豆喜獲豐收,縣令又讓李貴夫婦專門把綠豆加工成綠豆餅,縣令夫人每天都能吃上一些,慢慢地食慾就正常了,李貴夫婦又把綠豆餅製作的方法教給了大家。每年秋後糧食豐收,縣令都要帶領眾官員前來祭奠一番,百姓們聞聽此事,也都主動從家中帶來祭品綠豆和綠豆餅獻於神龜座前。從此,綠豆餅也就成了古老的汴河兩岸家家常吃的食物,它口感酥軟綿柔,味道清香淡雅,顏色高尚吉祥,形狀玲瓏可愛,既上得了普通飯桌,也上得了高檔酒席,外地人只要到泗縣,無不點名要品嘗泗縣這一風味獨特的美食。
(2018年10月1日)
一粒大病除,二粒能管飽
隋 唐 大 運 河 遺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