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菲律賓扣押的中國漁船上怎會有穿山甲

2020-11-23 騰訊網

穿山甲、尤其是穿山甲的鱗片,是傳統的中藥材,具有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等功效。顯然,這種功效源於「取象比類」,「穿山」是一種很厲害的「通過」,於是穿山甲就是下乳、消腫、通絡的良藥。這和通草的功效是下乳汁、利小便、通鼻塞同理。

穿山甲的鱗片被認為有諸多功效

實際上這種功效並未被嚴格的試驗證明,而且吃穿山甲的鱗片和吃人的指甲效果可能差不多,因為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質。反而穿山甲已經被證明有毒副作用,食用穿山甲可能引發變態反應性肝損傷(胡錫琴《對中草藥引起藥源性肝損害的分析》)。…[詳細]

穿山甲甚至被宣傳為能有效抗癌,「每當非法貿易商想要刺激需求從而抬高價格時,這種吹噓神奇功效的說法就會出現」,保護穿山甲項目的發起人科塔拉爾森說。…[詳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越是稀奇的東西,越有神奇的功效——有病吃了它可以治病,沒病吃了它可以補身。所以穿山甲既是神藥,也是「大補」。尤其廣東人特別講究「食補」,包括穿山甲在內的各種珍惜「野味」在廣東最有市場。

深圳福田一酒樓中查獲的穿山甲幼體

「先用錘子敲穿山甲的腦袋將其擊昏,然後用繩子將其倒掛起來,用鋒利的刀在其喉嚨處割開一條口放血;而後放到一個大盆中澆上開水,像殺雞一樣將鱗片燙掉,再用微火慢慢燒掉身上的汗毛。最後,剖腹去內臟洗淨用來烹調。通常,客人會要不同的口味,廚師就把剁好的肉分別紅燒、清蒸、煲湯等」——深圳一家酒樓的廚師陳師傅講述了宰殺穿山甲的過程。但是這樣屠宰和烹飪後端上餐桌的真是美味嗎?

就在4月2號,廣西防城港警方查獲42隻活體穿山甲,為了增加個體重量和在長途運輸中保持活性,這些穿山甲被灌了大量木薯粉和注射了一些化學藥水,其體內不斷排出黃色液體,散發出陣陣惡臭。而在1月15號,廣州警方查獲118隻穿山甲,為了讓這些穿山甲死後不腐,其肚裡被不法分子灌了石膏。廣西南寧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長覃遠鵬介紹說,犯罪分子一般會先將野生動物宰殺,用福馬林水浸泡後再冰凍,貨主不可能一次性將貨物賣完,有時候為賣上好價錢還要冰上一年半載再賣,絕大部分最終流向餐桌的穿山甲基本已腐爛,但飯店進行處理後卻很難吃出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馮祚建指出,很多野生動物帶有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這些野味沒有經過衛生檢疫部門的檢驗,即使進行加工再食用,也很容易引發多種病症。…[詳細]

相關焦點

  • 越南漁船遭扣押,越南出動大批軍艦,正面對峙三天三夜
    越南漁船遭扣押,越南出動大批軍艦,正面對峙三天三夜據美聯社上周最新消息報導稱,越南海軍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可謂是動作頻頻,現實直接無視國際條約,直接在中立海域上進行自由巡邏,並多次舉行軍事演習,向鄰國直接索取中立島嶼的管轄權,想要進一步擴大越南的海上貿易特區,而這一系列的舉動也讓越南和鄰國印度尼西亞產生了不小的矛盾,先是幾艘越南漁船在進入蘇門答臘島之時被印尼扣押,印尼官方給出的理由是,這幾艘漁船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多次在印尼所管轄的海域中進行非法捕撈活動,在多次勸告無效之下才選擇武力扣押。
  • 韓國漁船因導航系統故障誤闖朝鮮海域被扣押
    專題:朝鮮核試驗引發緊張局勢  中國網7月30日報導據路透社7月29日報導,韓國一位軍方官員稱,一艘韓國漁船在星期四早些時候穿越了朝韓海上邊界線,並被一艘朝鮮巡邏艇拖到朝鮮一個港口。
  • 中國漁船秘魯被扣事件解決(組圖)
    秘魯方面在收到中國公司交納的60萬美元罰款後,解除了對9艘中國漁船的扣押。從即日起,這些被扣的中國漁船可以離開秘魯卡亞俄港,前往附近公海繼續進行捕撈作業。中國駐秘魯大使館趙領事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 納土納島爆發激烈衝突,印尼軍艦抓扣三艘漁船,白宮:這次闖大禍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5日的報導稱,印尼海事和漁業部日前在納土納群島海域扣押了三艘越南漁船,在扣押越南漁船之後,印尼海事和漁業部特意舉辦了一場記者招待會,印尼相關負責人在這次會議上表示,根據印尼的法律,越南漁船越境的行為必須受到法律的處罰,這些被扣押的漁船首先要進行檢查。
  •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漁船?|韓國海警|中國漁民_網易新聞
    例如,每年中韓雙方舉行一次漁業共同委員會會議,確定下一年中國漁船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和韓國漁船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捕魚的額度。韓國每年允許1900艘中國漁船進入韓海域捕魚《中韓漁業協定》規定,每年允許中國1900艘漁船進入韓國海域捕魚,允許捕撈魚種有小黃魚、帶魚、馬鮫、鯧、鮐 鯵類、蝦蟹類等。並且中國漁船在作業時需要辦理由韓方頒發的涉韓入漁許可證。
  • 朝鮮抓扣中國漁船的另一面- 網易國際新聞策劃
    > 這次被扣押的漁船 2011年,遼寧丹東人李昌學的漁船在黃海北部海域被朝鮮扣押,並被索取贖金13萬元。但過度開發也使中國的海洋資源頻臨枯竭的危險,捕撈量驟減,部分海域實行的「休漁期」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黃海海域,漁民的作業重心開始逐漸東移,往尚未完全開發的朝鮮海域靠近。在老漁民李明起的印象中,也不過就是最近一二十年,丹東的漁船數量開始暴增,成千上萬的漁民在有限的海洋上奮力搶食。僧多粥少,難免清湯寡水。「船太多了,俺們這邊基本上撈不到東西,都跑朝鮮那塊去了。」他顯得有些失落。
  • 日本那霸地方檢察廳決定放還扣押中國漁船船長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張玥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9月24日,日本那霸地方檢察廳決定放還中國漁船船長。9月7日,中國福建 「閩晉漁5179」號漁船在衝繩海域進行捕魚作業時,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的追擊和衝撞。
  • 黃巖島爭端中的中國漁民生存現狀調查
    當日晚,菲外交部長羅薩裡奧聯繫中國駐菲大使馬克卿稱「黃巖島為菲律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1日,在菲律賓外交部發布的聲明中,稱中國海監船「阻止逮捕涉嫌非法捕魚的中國漁民」。中菲在黃巖島問題上的摩擦史上,這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是最嚴重的一次。上世紀90年代初,初上漁船的陳則波頭一次看到黃巖島,一個面積十多平方公裡、沒有土壤和植被的礁盤。
  • 中國漁船撈遍全球海洋,捕撈量世界第一
    近日,2名中國船長因在日本領海內非法捕撈紅珊瑚而先後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近年來中國漁船在鄰國海域引起爭端的新聞屢見不鮮,由於近海過度捕撈,中國漁民不惜深入南美、非洲、大洋洲海域,甚至南極洲進行作業,但同樣常常因非法捕撈而被當地舉報驅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中國早已是世界第一捕魚大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漁船,而捕撈量則超出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 日本漁業部門抓扣一涉嫌違法捕撈珊瑚的中國漁船 已逮捕船長
    據中新網今日(5月16日)報導轉引日本《產經新聞》16日報導,日本水產廳九州漁業調整事務所以違反「外國人漁業管制法」(在日領海內作業)為由,逮捕中國一漁船船長。新華社今日20時許報導,此消息16日已得到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證實,該漁船為浙江籍,15日在日本長崎縣五島市附近海域因涉嫌違法捕撈珊瑚被日方抓扣。
  • 穿山甲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它--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們分別是中國南部、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和中南半島北部的中華穿山甲,印度、斯裡蘭卡、尼泊爾和不丹的平原和丘陵的印度穿山甲,泰國、印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和小巽他群島、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穿山甲,菲律賓巴拉望省的菲律賓穿山甲。
  • 歷史上的今天2010年9月7日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發生相撞
    歷史上的今天2010年9月7日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發生相撞 2013-08-30 14:0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帶你更多地了解穿山甲,呼籲一起保護穿山甲
    一隻受驚的穿山甲會用前腿遮住它的頭,讓它的鱗片暴露在任何潛在的掠食者面前。如果碰到或抓住它,它會完全捲成一個球,它尾巴上的尖銳鱗片可以用來鞭打防禦。穿山甲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8000多萬年,它是夜間活動的獨居動物。穿山甲每年只產1胎,懷胎時間為120-150天。目前尚不清楚穿山甲在野外能活多久,穿山甲在圈養環境中的壽命約為20年。
  • 臺在南海東沙扣押20名大陸漁民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23日援引臺灣海防部門的消息報導,臺灣海巡部門21日在南海東沙群島附近海域扣押了一條香港籍漁船和上面的20名大陸船員。高雄地檢署近日通過「大高雄地區環境暨國土保護聯繫平臺」獲悉,「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第五海巡隊匯報稱,非臺籍漁船越界東沙海域的事件頻頻發生,為保護「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珍貴海洋生態資源,於是指派「國土環保兼企業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李宛凌等偵辦。臺灣執法人員在南海東沙群島海域扣押20名大陸船員。
  • 穿山甲,一個不幸的名字
    來源:格上理財有一種動物,我們看見它往往是在新聞和藥店裡,以一種死亡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它就是穿山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也再度把穿山甲帶到了我們的視野中。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達99%。▲ 一隻小穿山甲,趴在媽媽的身上。
  • 中國要阿根廷徹查擊沉漁船事件 「非法捕撈」成為焦點
    《菲律賓問訊者日報》網站上,有網民稱「該請阿根廷海軍來幫菲律賓,有很多船需要被擊沉」。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丹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是否是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作為執法人員和船隻,對漁民的所謂「追捕」應是以追趕和驅逐為目的,而絕非以擊沉為目的,對此《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有相關規定。
  • 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穿山甲已從中國藥典「除名」
    ▼ 6月9日,據媒體報導,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據了解,《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 23人非法買賣運輸野生動物,光穿山甲鱗片就有3.67公斤
    檢察機關指控,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犯罪嫌疑人吳某、巫某非法收購穿山甲、貓頭鷹等大量野生動物及製品,並非法出售給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並從中獲利。據悉,該案扣押活體穿山甲23隻、冰凍穿山甲8隻、冰凍熊掌4隻、冰凍貓頭鷹1隻、穿山甲鱗片3.67公斤。法院將擇日審理。(轉自中國普法《法治熱點早知道》,來源:檢察日報)
  • 被咱們快吃滅絕了的穿山甲——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宿主
    極危)印度穿山甲 Manis crassicaudata(瀕危)菲律賓穿山甲 Manis culionensis(瀕危)黑腹穿山甲屬 Phataginus地穿山甲屬 Smutsia本文會把它們都認識一遍,希望它們能繼續存活在這個地球上。
  • 巨型「穿山甲」亮相中國國家地理70年特展
    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12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巨型穿山甲藝術裝置亮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巔峰之路」特展。作為本次展覽的公益合作夥伴,WWF將通過此穿山甲藝術裝置,呼籲公眾關注這種雖身披鎧甲卻難逃瀕危命運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