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在軍事上導航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但是能發射導航衛星的國家寥寥無幾,這也讓衛星導航成為了一個國家國防實力的體現之一,如果自己沒有衛星導航,那麼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會束手束腳,處於劣勢的狀態。在意識到衛星導航的作用,並且在與歐洲合作研製導航系統中受到西方國家限制後,中國毅然決然的走上了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的道路。目前我國研製的北鬥衛星導航即將全面建成,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的衛星導航系統。
但是在我國研製北鬥衛星導航過程中,因為與歐洲的頻率重複,所以在2000年召開的通信大會上考慮刪除中國北鬥所佔用的頻率,最終我國與俄羅斯共同反對,成功保住了這一頻率。但必須在七年之內有衛星佔用,否則這一頻率就會作廢。
2007年我國北鬥衛星入軌後遭到了其他國家強電磁的幹擾,這一問題極為棘手,很多專家認為只有換頻率才能解決問題,但是這將讓我國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王飛雪要扛過去。他們最終攻克了強幹擾環境下高精度測距的世界難題,使得其的抗幹擾能力提升了10000倍。2008年我國與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展開了頻率信號之爭,王飛雪再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讓中國成功擠掉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佔據了該頻率信號。使得中國在世界上再次揚眉吐氣,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王飛雪是我國的國寶級專家,從小就勵志要報效祖國,他憑藉自己極高的天分,和滿懷報國的熱情,為中國北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