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頻率險遭刪除,國寶級專家力挽狂瀾,成功擠掉伽利略導航

2021-01-13 飛龍觀察

衛星導航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在軍事上導航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但是能發射導航衛星的國家寥寥無幾,這也讓衛星導航成為了一個國家國防實力的體現之一,如果自己沒有衛星導航,那麼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會束手束腳,處於劣勢的狀態。在意識到衛星導航的作用,並且在與歐洲合作研製導航系統中受到西方國家限制後,中國毅然決然的走上了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的道路。目前我國研製的北鬥衛星導航即將全面建成,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的衛星導航系統。

但是在我國研製北鬥衛星導航過程中,因為與歐洲的頻率重複,所以在2000年召開的通信大會上考慮刪除中國北鬥所佔用的頻率,最終我國與俄羅斯共同反對,成功保住了這一頻率。但必須在七年之內有衛星佔用,否則這一頻率就會作廢。

2007年我國北鬥衛星入軌後遭到了其他國家強電磁的幹擾,這一問題極為棘手,很多專家認為只有換頻率才能解決問題,但是這將讓我國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王飛雪要扛過去。他們最終攻克了強幹擾環境下高精度測距的世界難題,使得其的抗幹擾能力提升了10000倍。2008年我國與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展開了頻率信號之爭,王飛雪再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讓中國成功擠掉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佔據了該頻率信號。使得中國在世界上再次揚眉吐氣,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王飛雪是我國的國寶級專家,從小就勵志要報效祖國,他憑藉自己極高的天分,和滿懷報國的熱情,為中國北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頻率
    2015年1月12日至16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與歐盟代表團在捷克布拉格舉行了北鬥與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第四次頻率磋商會談在本次會談中,歐盟代表團接受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提出的頻率共用理念,同意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完成衛星導航頻率協調。中歐衛星導航系統結束了長達八年之久的頻率協調工作,雙方將攜手合作走向共同發展。這是中歐在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成果,將促進中歐更好的落實雙方領導人會晤時,關於在衛星導航科學及其應用方面尋求並培育新的合作領域的倡議,推動中歐深入開展衛星導航領域應用合作。
  • 「伽利略」衛星首發成功
    儘管延遲一天,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的首批兩顆衛星21日還是從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歐盟希望在2019年完成全部30顆衛星的發射,從而對全球衛星導航市場進行重新洗牌。目前在這一領域和歐洲競爭的不僅有美國,還有中國、俄羅斯以及印度等多個國家。
  • 歐空局成功發射最後四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完成全球組網
    IT之家7月29日消息 本周,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搭載著最後四顆伽利略衛星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完成組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歐盟研製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於1999年2月由歐洲委員會公布,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
  • 衛星導航正處於大爆發的前夜,北鬥將逆風翻盤
    現在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一般認為是4+2的格局,4個全球系統分別是GPS、北鬥、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還有兩個區域導航系統,一個是日本的準天頂的導航系統,由三顆導航衛星組成。這是一個區域導航系統,作為GPS系統的增強信號。
  •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兩件事是直接原因
    另一個驚險的瞬間是爭分奪秒打贏頻率保衛戰。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必須首先向國際電信聯盟(ITU)申請頻率,所以頻率成為美、俄、中、歐四方必須爭奪的寶貴資源。2000年4月17日,中國向國際電信聯盟提出頻段申請;同年6月5日,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也提出了頻段申請。關於頻率,國際電信聯盟有兩個規則:「先用先得」和「逾期作廢」。
  • 北鬥導航系統誕生和成功,源自美國的六次羞辱和伽利略的天價欺詐
    2010年7月31日上午,在世界東方,有一個強有力的聲音向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系統的正式意味著我們完全擺脫對GPS的依賴,在茫茫宇宙中,我們有了自己的視覺神經,從此上天入地,下海跨洋,不用再依靠別人家的GPS。這套系統已經問世,就不再是單純的中國的北鬥,而是地球的北鬥,必然會改變衛星導航世界的格局。
  • 北鬥導航系統精準度高嗎?和GPS,伽利略等相比差別多少
    【北鬥導航系統精準度高嗎?和GPS,伽利略等相比差別多少】我們知道6月23日,北鬥導航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預示著我國的北鬥系統終於完成了全球組網。我們先解釋下北鬥導航系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必須要知道,北鬥導航系統實際上指的是——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注意:北鬥導航不是地圖,是導航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除了有「中國速度」,同樣有「中國精度」
    全球共有四個全球導航系統建成或在建,除了北鬥,還有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盟伽利略。GPS上世紀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在我國也有龐大應用規模,但我國依然努力建設了自己的北鬥系統。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甚至是基礎設施中的支撐和基礎。從時間上來講,導航系統提供的時空基準不可或缺。
  • 科學匯|衛星的排兵布陣、星載原子鐘、電磁波頻率……北鬥能夠導航...
    6月23日,北鬥家族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對於北鬥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已經有了很多解讀。但為什麼北鬥三代需要35顆星?導航定位的原理究竟又是怎樣的?核心部件之一的星載原子鐘到底是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電磁波頻率如此珍貴?
  • 打破美國卡脖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網友:美國難受
    文/超腦智能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今天上午(23日)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在西昌發射成功,這標誌著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不再被美國卡脖子,更不用再擔心美國在GPS上搞手腳幹擾我國了!,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導航「休克」一周
    在導航等服務「休克」一周後,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當地時間18日終於恢復正常。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系統此次到底發生什麼故障?問題有多嚴重?又帶來哪些教訓和啟示?地面故障導致衛星「休克」提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經常首先想起美國的GPS系統。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6552.htm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手機裡的導航地圖,當我們啟動了百度、騰訊、高德等手機地圖導航軟體時,手機就已經在後臺自動調用北鬥導航衛星、GPS導航衛星、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衛星、歐盟的伽利略導航衛星的信號,甚至還有日本的導航衛星的信號
  • 距離「關門」只剩不到4小時,北鬥衛星成功傳回了信號
    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放眼星空,最適合衛星導航的黃金頻段已被美俄全部佔用。我國與同時希望建設自己衛星導航系統的歐盟,推動國際電聯從航空導航頻段中,最大限度地擠出一小段頻率,提供衛星導航共同使用。這一小段頻率,是建設一個全球導航系統最基本的頻率需求,各國均可平等申請。2000年4月18日,北鬥和伽利略系統同時申報。
  • 北鬥簡史:一文讀懂國產導航的26年成長路
    6月23日9時43分,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至此,中國耗時26年、投入超過120億美元、先後發射59顆衛星的自研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建成。這意味著中國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徹底結束了依賴GPS的歷史。
  • 衛星導航原理,北鬥導航到底如何?
    北鬥三號系統採用3軌道設計,分別在距離地面21500千米中圓軌道的3個軌道面、赤道上方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靜止軌道和同高度的傾斜地球同步軌道部署了24顆、3顆和3顆衛星,5顆試驗衛星,總數35顆。其他3家導航系統衛星都處於中圓軌道,而美國GPS有32顆衛星(8顆備份),俄羅斯格洛納斯有29顆(5顆備份),歐盟的伽利略有30顆(3顆備份)。
  • 詳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獨立自主、穩定覆蓋全球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縮寫為BDS[1-2],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並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10時17分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學宇宣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太陽帆板展開到位,衛星狀態正常,此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際上,最後一顆北鬥原計劃在5月發射,後因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 ,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又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再次推遲。
  • 伽利略衛星突發異常,引發外界猜測:美軍為破壞北鬥做的預演?
    中國當初也曾積極加入伽利略導航計劃,但最終卻被狠狠坑了一把,那之後中國便潛心研製自己的北鬥導航,甚至後來佔了伽利略衛星原本「預訂」的頻段,當然這些也都成為了歷史。此外伽利略衛星的性能被備受質疑,其導航水平也被認為不如GPS與北鬥。去年的時候,伽利略衛星還癱瘓了一周,引起外界質疑。伽利略如今的窘境一方面也說明了建立導航系統是多麼地不易,而故障頻發的伽利略導航也成為人們的笑談。
  • 關於北鬥導航的那些事兒
    這顆「收官之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顆地球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24顆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最後一步完成。2.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
  • 專家預測未來衛星導航系統領域是"四分天下"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被稱作「人類在太空裡的眼睛」,哪個國家擁有這雙「眼睛」,就好比掌握了太空戰制勝的「王牌」。軍事需要和不可小覷的商業利益。目前,世界上僅有4套衛星導航系統處於工作或研製狀態,即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我國的「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