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2021-01-20 鳳凰江蘇

導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

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知道這些故事原來就發生在家門口,不少南京人備感自豪,大呼長知識!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

起源於南京的成語還有很多,這則微博中,便列舉了41條,部分成語背後的典故,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例如,「一往情深」最早跟愛情無關,而是東晉宰相謝安用來形容桓子野對於音樂發自內心深處的熱愛。不僅如此,眾人皆知的成語「畫龍點睛」裡,南朝畫家張僧繇筆下那畫上眼睛便會飛走的龍,便是從烏衣巷的安樂寺騰空而起。而拋出「誰能將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這個難題的人,便是南唐時期,南京清涼寺的法眼禪師,那位回答出「解鈴還須繫鈴人」的智者也正是寺內的法燈和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成語中,有一半出自東晉時期,而夫子廟附近的烏衣巷則成了熱門地點,鳳毛麟角、大筆如椽、管中窺豹都與此頗有淵源。「其實,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南京學者薛冰表示,南京歷史文化悠久,作為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首都,文化集中度高,名家輩出,「成語的形成需要時間,只有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並且獲得人們一致同意的才能成為成語。」薛冰介紹,作為六朝古都,南京出了很多傑出人物,「不僅文化人多,有影響力的名人也願意來。」

但南京並不是出產成語最多的城市,「現在小的成語詞典,收錄了3000多條,而大的則有10000多條,與南京有關的佔到100多條,並不算多。」薛冰表示,幾大古都,如西安、洛陽、杭州、北京等,均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與之相關的成語也不少。 

相關焦點

  • ...阿貓阿狗居然都是成語?杭州語文老師:成語還有這些「坑」要繞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本周,新浪微博@央視新聞發了個視頻,並迅速上了熱搜,因為大家看完都驚到了:「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來源:央視新聞這段視頻來自央視大型勵志節目「挑戰不可能」。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當被問到「喝西北風」是不是成語,北大畢業的主持人撒貝寧十分有信心:「『喝西北風』要是成語,我把手卡吃掉!」
  • 「喝西北風」是成語嗎?中華成語研究會會長:見仁見智
    江蘇省中華成語研究會會長、常州工學院教授莫彭齡表示,目前學界一般認為,成語是相沿習用的、具有書面色彩的固定短語,它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成語具有習用性、書面性、固定性三個特徵,成語的來源一般都有出處,多有文縐縐的典雅色彩。」記者注意到,在撒貝寧「翻車」的那期節目中,對「喝西北風」一詞的出處也做了解釋。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最不像成語的成語」了解一下
    在 8月23日晚播出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被問到「喝西北風」是不是成語,撒貝寧十分有信心地表示:「『喝西北風』要是成語,我把手卡吃掉!」結果,他輸了!節目播出後,「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就一舉衝上了在微博熱搜。其實,不只「喝西北風」,你能想到嗎?令人噴飯、張三李四、阿貓阿狗、加減乘除,這些耳熟能詳的詞語竟然都是成語。
  • 這些都是七字成語
    這些都是七字成語成語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下面讓我們盤點下這些七字成語吧。
  • 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根植於五千年文明沃土的成語,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地處華中腹地,通衢九洲的湖北,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孕育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班門弄斧」「亡羊補牢」「美人遲暮」等191個成語皆與楚文化有關?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北僅襄陽一地,就孕育了「價值連城」「安邦定國」「初生牛犢不畏虎」等155個成語?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
  • 中國成語之都:上千條成語與這有關,中國一座被遺忘的古都
    這裡有著數座在歷史上極盡輝煌的城市,也有著不少文化上影響力、傳承非常深遠的城市,例如之前筆者寫過的普通話採集地承德,也例如咱們今天要來了解的這座公認的中國成語之都——邯鄲。根據官方的統計,有上千條成語都與這座城市有關聯,其中不乏很多咱們平時經常用到的或者其中意義非常特殊的成語,筆者在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了。
  • 不喝西北風是成語,這些奇怪的詞也是成語,成語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最近一期《挑戰不可能》中「北大不行」撒貝寧認為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都不算作成語,實際上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都是成語。蒙曼老師在節目中簡單為觀眾朋友們介紹了一下加減乘除和喝西北風這兩種成語,實際上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於加減乘除這樣看起來不像成語的成語。
  • 南京玄武湖名字的由來,和一動物有關,現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南京是中國最有名的歷史文化城市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作為「六朝古都」,有著「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等美譽,沒有表現出南京景觀、歷史感等深刻的城市。除了積累了深厚的文化歷史外,南京的自然景觀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山、深水、平原集中在一起,這樣的排他性成語形容了南京獨特的自然景觀,南京太多了,有自然景觀值得好好說明,今天和大家分享南京玄武湖和玄武湖名字的由來。
  • 與昆蟲有關的成語和典故
    該成語比喻其力量很小,卻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唐·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此成語與「螳臂當車」意思相近。   飛蛾撲火   蛾子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其腹部短而粗,休止時翅膀呈屋脊狀,多在夜間活動,但有趨光性,喜歡聚集在光亮處,因此民諺有「飛蛾撲火自燒身」的說法。人們利用該習性,用黑光燈(其波長更適合昆蟲的視覺)來引誘蛾類,既可用來捕殺害蟲,也可用來採集蛾類標本。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積累:與「鼠」有關的成語
    鼠的第一個象徵意義是靈性,包括它的機靈和性能通靈兩個方面;鼠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生命力強。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邏輯填空題目,詞語的考查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話題性。那各位可愛的小夥伴,就跟隨中公教育專家一起在鼠年到來之際學學與「鼠」有關的成語吧!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瘋狂猜成語》鳥和老虎是什麼成語 鳥和老虎成語答案
    導 讀 瘋狂猜成語是一款根據圖片提示猜成語的小遊戲,玩家在遊戲的同時還能夠學習成語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 形容忽然醒悟的成語 形容忽然醒悟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是漢語經過長期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固定的短語,大多都是四個字。每一個成語都有其代表的意思,同樣的意思也可以衍生出多個成語,那你知道形容忽然醒悟的成語有哪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4類成語,4種為人處事策略
    「自強不息」和「持之以恆」這兩條成語分別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之語,這兩條成語強調的是進取精神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周易·繫辭下》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之語,「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龍蛇之蟄」這三條成語均源於此。
  • 微信《成語消消看》第10關有哪些成語 1-100關答案
    導 讀 成語消消看第10關有哪些成語?下面就分享成語消消看第10關答案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成語新解,又是漲知識的一天
    襄陽恆大御府作為衝浪小達人  帶你速速了解這些常用又新鮮的成語新解  讓你成為飯局、酒局、牌局、相親局  各類社交場上最耀眼的仔    圖片源於網絡  PART1    成語本意:發揮優點,克服缺點
  • 成語「牛溲馬勃」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語言是我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成語是我們離不開的精彩詞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我們說話時成語出口成章,成語已經印在了我們的大腦中。儘管我們對常用的成語很熟悉,但它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很多成語的出處不甚了解,當然就有經常用錯成語的尷尬情況。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來源 | 央視新聞整理自《成語典故歌》《中華成語故事辭典》等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藥店飛龍、無腸公子、慘綠少年……這些竟然是成語?!
    他因為父親的關係當上戶部侍郎後,母親開始擔憂,覺得他才幹不夠,身居戶部侍郎之位早晚要有災禍。潘孟陽卻不服氣。  於是,母親就讓潘孟陽請同僚來家裡吃飯,自己偷偷觀察這些人。看完後,這位母親放下心來,覺得這些人果然才幹都和兒子差不多,卻單單問"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就是問,坐在最後穿綠衣服的少年是誰。  潘孟陽回答,此人是補闕杜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