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溲馬勃」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

2020-12-03 國學大觀園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語言是我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成語是我們離不開的精彩詞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我們說話時成語出口成章,成語已經印在了我們的大腦中。儘管我們對常用的成語很熟悉,但它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很多成語的出處不甚了解,當然就有經常用錯成語的尷尬情況。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那些不熟悉的成語做一個梳理,雖然我們不經常用,但成語文化背後的故事流傳千年,我們要補上這一課,了解成語的來歷,有何深意,怎麼應用,不免以後不懂裝懂,曲解意思,亂用成語。要知其中奧秘,請看大話成語。

首先我們講的2個成語是「牛溲馬勃」和「牛衣對泣」,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和2個歷史典故有關。

牛溲馬勃

出自於唐代大文學家韓愈《進學解》,文中說到「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唐朝文學家韓愈在任國子監祭酒時,經常給太學生講課,要求他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同時要求他們注重實踐,兼收並畜,把別人認為無用之物,變成自己有用之物,比喻不起眼的小物件,運用得當就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成語「竊時肆暴」到底啥意思,原來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了
    今天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竊時肆暴、青氈舊物,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竊時肆暴和老鼠有很大的關係,而青氈舊物和書法家有關。讀懂這2個歷史典故,你就會準確應用成語啦!竊時肆暴這句成語出自唐代柳宗元《三戒·序》卷中的一則故事。說是在永州有一戶人家,主人的生肖是屬鼠的。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知道這些故事原來就發生在家門口,不少南京人備感自豪,大呼長知識!「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原意無關風月,如今意思卻羞於啟齒!
    一句長句經過成語的概括就可以轉化為四個字或者一句令人耳熟能詳的諺語。大部分的成語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所傳下來的,而有些則是引用了名人的典故。但是由於這些歷史故事距離我們較遠,其表達的含義也發生了些許變化。人們口口相傳的使得這個成語完全從一個褒義詞變為了貶義詞。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成語吧!
  •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或者見過吧?很多人會顧名思義去理解這個成語,認識是真正的善良會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所以這個詞會被人誤解,那麼這個詞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來說一說「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在最早「上善若水」這個詞的出現是在我國古代的《道德經》中。當時的意思是「偉大的善良就像是水一樣,水會幫助自然界成長,但是不會奪取自然界的任何東西。我們先來說一說水這個東西被人們怎麼看待的吧?
  • 《武帝紀》中的7個成語典故,你了解幾個呢?
    其實今人常用的成語,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要麼約定俗成,要麼有教育意義。來看《三國志》中的典故吧,這次是《武帝紀》,主角是曹操,字孟德。這段來自裴松之引注的《魏書》,其實在黃巾起義之前,漢朝就已經挺腐朽的了,當皇帝的帶頭賣官鬻爵哪能好得了。「貨賂並行」的意思是用金錢、財物收買別人,把有才者擋在門外,讓無才者身居高位,連三公這種級別的官職都可以拿來賣,這世道有多黑可想而知。
  • 與昆蟲有關的成語和典故
    該成語比喻其力量很小,卻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唐·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此成語與「螳臂當車」意思相近。   飛蛾撲火   蛾子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蜂類屬膜翅目昆蟲,主要指蜜蜂和馬蜂,其複眼很大而呈球形,人的眼睛要長成這樣,那一定很可怕。  [成語故事] 傳說春秋時期,楚王準備立他的大兒子商臣為太子,一時沒有決定下來,便找令尹(宰相)子上來商量。子上說:「大王,你現在還很年輕,愛兒子的情感還不專一。如果你這樣早就立了太子,將來移情愛另外一個兒子時,再廢除這個太子,這樣做容易發生禍亂。
  • 有趣的看圖猜成語,共6張圖片成語詳解,讓孩子認識古代典故
    咱們今天來說說這6張圖片代表的成語。第一張圖,一座山,山後面是一個字,很明顯,這座山有一個名字,叫孫山。名落孫山。啥意思呢,沒考上。孫山已經是最後一名了,如果你還沒有孫山厲害,就說明沒有考上。所以叫名落孫山。話說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普通人不多,這個叫孫山的何其幸運。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這些成語,是來搞笑的嗎?
    ——範曄《後漢書·志·五行一》這個成語差不多可以算是「你咋不上天」的古文版!原來古人這麼會玩兒~蹇人,跛足的意思。一個跛足的人心心念念想上天。意思是比喻不可能之事。你不努力的話,長大了就和它一樣!這種激勵人的方式,恐怕只有親爹才想得出來~意思是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 三長兩短、七情六慾、八拜之交……有關數字的成語有哪些?
    一說是和棺木有關。棺木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合計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伸展手指就知道寸的長度,伸展手就知道尺的長度,伸展雙臂就知道尋的長度。這裡談到的「尺」、「寸」、「尋」都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在我國曆朝歷代的長度單位不盡統一,甚至有的朝代,如春秋戰國時期還比較混亂。長度單位歸納起來主要有:絲、秒、纖、微、忽、毫、發、程、釐、分、寸、咫、尺、步、丈、引、仞、尋、常、墨、舍等,不過這些單位並不同時存在。
  • 中國爸爸目瞪口呆,美國小學的英語成語竟這麼變態!
    我當時看得立刻就懵了,啥意思?讓我把手指交叉起來?這跟工作有啥關係?那天晚上我整宿都在琢磨這個問題:老闆是打錯字了嗎?finger應該是figure?老闆是暗示什麼嗎?批評我工作不力,讓我反省?抑或這是老闆表達表揚的方式?
  •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多圖]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這是螞蟻莊園今天12.10日更新的題目,那麼各位同學們都知道正確答案嗎?還沒答題的夥伴可以先等等,小編已經為各位整理好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成語雪泥鴻爪的相關內容吧,包括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什麼?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成語雪泥鴻爪的解釋及出處?
  • 創新成語舞臺劇,這個節目不一般!
    2019年6月31日河北衛視《成語天下》一經播出便備受好評。截止目前,河北衛視《成語天下》播出三期,微博話題破億,網絡媒體影響力躋身全國前十,《學習強國》APP開放直播通道,助力宣推。是什麼讓這檔全新文化節目引發觀眾熱議,全網支持?
  •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見多怪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少見多怪,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出自:漢 牟融《理惑論》:「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近義詞有:管見所及,反義詞有:見多識廣、多見少怪,少見多怪是貶義成語,複句式成語;可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十道選擇題,五百多年歷史你能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跨度五百多年,不僅是諸侯爭霸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和思想文化璀璨的時代;其它不說,後世的不少成語都和這一時期息息相關,今天就以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出十道選擇題,看看你對那段五百多年歷史能了解多少?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究竟是什麼意思,長見識!
    我國農村的俗語文化,歷史悠久,深入人心。民間俗語又叫老話或者諺語,多半都是老祖宗對以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凝結成一句短語,方便記憶和背誦。俗語的表面意思大多數都是一聽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深入發掘其中的道理,卻是十分深刻的。俗語背後的智慧,才是俗語文化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