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銨肥料主要成分的分子式為NHCl,簡稱氯銨。氯化銨肥料可以直接由鹽酸吸收氨製造,但其主要來源則是作為聯鹼工業的聯產品。氯銨中的氯離子來自食鹽,銨離子來自碳酸氫銨。生產過程的總反應式為:
NaCl+NHHCO→NaHCO+NHCl
每生產1t純鹼,可聯產約1t氯銨,隨著我國聯鹼工業的發展,聯產氯銨的數量將會不斷增加。
一、氯化銨的化學特性
氯銨肥料為白色結晶,含雜質時常呈黃色,含氮量為24%~25%。氯銨臨界吸溼點較高,20℃時為相對溼度79.3%,接近硫銨,但肥料產品中由於混有食鹽、游離碳酸氫銨等,有氨味,吸溼性比硫銨稍大,易結塊,甚至潮解,生產上有時將之精製並粒狀化來降低其吸溼性。
氯銨的溶解度比硫銨低,20℃時,100g水中可溶解37g。氯銨肥效迅速,與硫銨一樣,也屬於生理酸性肥料。作為聯鹼工業的聯產品,其質量標準為:含NHCl 90%~95%,含N 4%~25%,NaCl 0.6%~1.0%,碳銨等其他雜質<3.0%,水分1.5%~3.0%。
二、氯化銨的施用方法
氯銨施入土壤後,遇水很快電離成銨離子和氯離子,銨離子被土壤膠體吸附,氯離子則與被交換出來的陽離子生成水溶性化合物。在酸性土壤中,氯離子與被交換下來的氫離子結合生成鹽酸,使土壤溶液酸性加強。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氯銨與土壤膠體作用的結果生成氯化鈣。氯化鈣易溶於水,在雨季及排水良好的地區可被淋洗流失,可能造成土壤膠體品質下降。而在乾旱地區或排水不良的鹽漬土壤中,氯化鈣在土壤溶液中積累,造成溶液鹽濃度增高,也不利於作物生長。
氯銨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比硫銨慢,這是由於氯銨肥料中含有的大量氯離子對硝化作用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這就使得氯銨中的銨態氮的硝化流失減少。氯銨不像硫銨那樣在強還原性土壤上會還原生成有害物質,因而施用於水田的效果往往比硫銨更好、更安全。但由於其副成分氯離子比硫酸根具有更高的活性,能與土壤中二價、三價陽離子形成可溶性物質,增加土壤中鹽基離子的淋洗或積聚,長期施用或造成土壤板結,或造成更強鹽漬化。因此,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應適當配施石灰,在鹽漬土上應儘可能避免大量施用,氯銨不宜作種肥,以免影響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
此外,諸如馬鈴薯、亞麻、菸草、甘薯、茶等作物為明顯的「忌氯」作物。施用氯銨肥料能降低作物塊根、塊莖的澱粉含量,影響菸草的燃燒性與氣味,降低亞麻、茶葉產品品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