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16年度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出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動力電池等50家公司上榜。
據悉,該榜單推出以來廣受行業和資本關注,三年來,每年榜單的調研和調查本著公平、獨立、透明的原則,不惟一規模、不惟一產量、不惟一體制。2016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涵蓋鋰離子電池行業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動力鋰電池五大細分行業榜單,榜單的推出歷經近一年的跟蹤調研、持續關注、實地訪談、電話溝通,從企業產能、銷售收入、創新能力、增長率、體制管理、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權衡、分析得出。
1、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排名:NO1
企業簡介:天賜材料成立於1996年,主營有鋰離子電池材料、個人護理品材料和有機矽橡膠材料等業務,2014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擁有廣州、九江、東莞(凱欣)三個供應基地,年產能達到33000噸,其中東莞凱欣產能10000噸。六氟磷酸鋰產能達2000噸/年,正在實施增6000噸/年液體六氟磷酸鋰項目(折算為固體也是2000噸/年)預計2016年底建成投產,2000噸/年的固體六氟磷酸鋰產能將會在2017年中投產,屆時天賜材料六氟磷酸鋰總產能將達6000噸。主要客戶有ATL、比亞迪、SONY(新加坡)、沃特瑪、萬向、哈光宇、國軒高科等,2016年上半年出貨量約9000噸(含凱欣),實現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267.30%。
上榜理由:廣州天賜自從2014年上市以來,資本運作能力凸顯,切入磷酸鐵鋰及其上遊材料碳酸鋰和磷酸鐵,積極完善正極材料和電解液產業鏈布局。通過收購電解液供應商東莞凱欣,成功打入CATL的供應鏈體系,並打入比亞迪和sony的供應鏈,不斷拓寬自身的客戶渠道。在技術儲備上,廣州天賜在實現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自給自足基礎上,以參股或者控股的方式收購了中科立新、張家港吉慕特等公司,藉助外力獲得了有機矽電解液方面、電解液添加劑和六氟磷酸鋰生產線副產品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在業務布局上,廣州天賜準備在寧德和天津兩地擴建自身電解液產能,一期預計投產的產能將超過12000噸/年。此外,天賜通過收購江西艾德納米,布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天賜材料旨在逐步擴大自身鋰電池材料業務,但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應加快自身技術的儲備,保障自身應對對新的電池體系和高安全性電解液的需求變化,此外公司切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表面上業務領域拓展了,但正極材料的競爭激烈,未來能否佔據一席之地有待觀望。
2、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排名:NO2
企業簡介:新宙邦成立於2002年,通過資本運作不斷擴大自身業務領域,現在涵蓋鋰電池化學品、電容器化學品、有機氟化學品和半導體化學品等幾大板塊。目前新宙邦擁有惠州和南通兩個工廠,總產能達到20000噸/年,主要客戶有三星SDI、松下、索尼、力神電池、比亞迪、比克電池、哈光宇等一流的鋰電池企業。2016年上半年出貨量約6000噸,鋰電池化學品收入達到3.47億元,同比增長104.8%。
上榜理由:新宙邦在業務上屬於穩紮穩打型,在原有的鋰電池材料、電化學品業務的基礎上,先後進軍了有機氟化學品和半導體化學品。在鋰電池材料上,新宙邦非常重視自身技術優勢的鞏固,先後收購了瀚康化工、海斯化工,加快了在動力電池電解液、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新型溶劑等技術儲備。新宙邦著手布局顯著改善鋰電池安全性、低溫放電性能和高溫循環性能的新型鋰鹽添加劑——LiFSI。與鑫聯華源共同出資建立湖南博氟科技,建設年產200噸LiFSI項目,預計2016年年底達產。新宙邦電解液業務雖然在技術上具有較大的優勢,但還在資本運作和客戶開拓方面動作還是較慢,從營業的收入結構來看,公司的重心開始在新的業務開拓上如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尋求在新的業務上多點開花,但鋰電池電子產品的市場地位有所下降。
3、張家港市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競爭力排名:NO3
企業簡介:國泰華榮化工是江蘇國泰的子公司,是國內最早實現鋰電池電解液產業化的企業。目前主營產品有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矽烷偶聯劑。現有電解液產能10000噸/年,目前開始實施2萬噸/年動力電池電解液擴建項目,未來產能將達3萬噸/年。國泰華榮主要電解液客戶有ATL、力神、LG、松下等,2016年上半年電解液出貨量約4000噸,電解液銷售收入約2.3億元。
上榜理由:由於國泰華榮進入鋰電池電解液領域較早,擁有ATL、力神電池、LG、松下等國內外一流電池企業,在國內電解液行業一直佔據龍頭地位。在技術儲備上,國泰華榮在LIFSI體系電解液通過了中試, iTFSI已經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從原來的30噸/年增至到200噸/年。然而國泰華榮在市場地位上有所下滑,2015年先後被天賜、新宙邦等企業超越。在從母公司業務比例來看,2015年貿易收入佔據90%比例,化工(包括電解液和矽烷偶聯劑)佔比不足8%,母公司重點仍然在貿易和紡織服裝領域,對化工的似乎不夠重視,受制於國企背景下的管理機制,在新興領域投入力度不夠,業務轉型的進度慢。未來在資本運作、管理機制、技術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4、東莞市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競爭力排名:NO4
企業簡介:東莞杉杉是杉杉股份的子公司,目前電解液業務分布在東莞杉杉和廊坊杉杉兩個公司,前者於2005年成立,後者為2013年成立。現有產能15000噸,其中東莞工廠產能10000噸/年,廊坊工廠產能5000噸/年。主要客戶有比亞迪、比克電池、ATL、深圳創明、沃特瑪等,2016年上半年公司電解液出貨量約4000噸,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
上榜理由:東莞杉杉正在加快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一方面實現自身產能的擴張,由2015年底9000噸提升到15000噸;另一方面調整自身的客戶結構,從以小型數碼電池客戶為主轉向沃特瑪等動力電池客戶,在技術儲備上,也加快了鈦酸鋰、矽碳負極等新型材料匹配電解液等技術研究進展。 2016年上半年也首次實現盈利,擺脫了連續虧損的狀態,但這主要是由於電解液銷量大幅增加、電解液價格上漲所致。母公司杉杉股份涉足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隨著其他板塊業務的升級,未來公司在整個戰略中或許有所側重,對於電解液為主的東莞杉杉可能面臨著被忽視的風險。